日本小說「哪阿哪阿神去村」,描述男主角從都市叢林翻山越嶺,來到手機完全收不到訊號的神去村,過著與外界隔絕的生活。接到報社任務,要我們兩個女記者前往海拔一千公尺、路途六小時的大同部落採訪,我們都感到興奮,但出發前心情不免忐忑,不禁聯想到神去村的故事情節。
因交通不便,讓大同部落蒙上神祕面紗,他們靠什麼維生?為什麼不遷下山?在規劃專題時,腦中設想了各種可能,但直到體驗部落生活四十個小時後,我們終於理解,部落十五戶居民為什麼願意承受跋涉辛勞,長年在山林間過日子。
泥路難行 六小時的挑戰
採訪過程中,即便把相機記憶卡都拍滿,依然無法透過鏡頭捕捉部落最真實的美。愛上大同部落的理由,文字難以精準表達。
像同禮部落發展協會理事長郭新勇常掛嘴邊說的:「你問我們為什麼要留在山上,上來走一回就會找到答案」。
從太管處走到大同部落,路程不到十公里,但海拔超過一千公尺,後半段幾乎都是泥土路,一旦遇雨,山路泥濘,連當地人都得小心翼翼前進,一般遊客至少得走上四至六個小時。
山中槍響 他們的夜生活
在這裡,時間彷彿不重要。族人們依循大自然運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初亮,族人就上山砍柴、採筍;中午用過午膳,要下山採購、賣農產品的的族人,動作就得加快,否則天一黑,山路難行,增添危險。
山上沒電燈,若以為山上沒有「夜生活」,倒也不盡然;晚餐時間,族人彼此吆喝晚上打獵。深夜山中傳出槍響,再加狗吠聲,大家彼此會心一笑,知道明天要加菜了。
沒有電,自然沒有冰箱、電熱水器。要洗澡,自己燒;沒冰箱,吃不完的食物,不是找來族人分享,就是再改用炸的、滷的,延長保存期。
鐘乳石洞 成了天然冰箱
在這裡,距離似乎有不同計量單位;和族人聊天提到部落裡有座鐘乳石洞,是族人用來保持食物新鮮的天然冰箱,央求對方帶我們去看,不料他們口中的「就在隔壁」,竟走了一個多小時。
上山抵達部落時,看到房屋門口掛著門牌,不免好奇「郵差會送信來嗎?」追問之下得知,雖然部落幾年前爭取設置門牌,但郵差只把信送到山腳下的富世村,族人得下山收信。
郵差不來 族人下山收信
山區醫療資源缺乏,家戶都自備成藥,老一輩的人甚至會採草藥治病。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會看到下山道路兩旁點燃火把,部落年輕人接力跑步,在最短時間內將生病的族人家揹下山。
純樸的生活吸引不少背包客、山友,部落為招待這群遊客,逐漸發展出接待家庭的制度,不過山上沒電話,族人常得透過二G手機詢問,一聽到有遊客要上山,事前準備大量食材不說,甚至還會請親友請假上山幫忙。
一名大同部落女婿形容,部落一名長輩每次下山不是買酒就是喝得爛醉,有次在山上遇見,驚覺這名長輩判若兩人,原來是山區生活充滿危險,這名長輩沒事不敢喝酒,天黑了就上床睡覺。
族人感慨,山下生活雖便利,但貨幣改變人性,讓原本與世無爭的家人偶爾為了金錢爭吵,但再多紛爭,回到山上後竟能消弭無形,或許是族人難以割捨山林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