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大陸1,731家上市公司年報當中,有超過七成報喜(意指獲利成長),顯示企業的盈利水準正出現回穩反彈。業界人士認為,要延續這一態勢,今年大陸仍需要在供給側改革上繼續發力。經濟參考報報導,截至1月22日,滬深兩市共計有1,731家上市公司披露2016年業績預警資訊。預警類型為負面(預減、略減、首虧和續虧)的企業共362家,占比20.9%;預警類型為正面的企業共1,311家,占比75.7%,其中預增(淨利年增50%以上)494家,略增434家(淨利年增0-50%),轉虧為盈192家,續盈191家;其餘58家則為不確定。
從不同增長類型來看,上述數據均較2016年第3季報有顯著改善,其中繼續虧損的企業大幅減少,預增、略增、轉虧為盈和續盈的家數均有所增加。總體來看,企業盈利水準出現進一步改善。
此外,滬深兩市共計有71家上市公司公布2016年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上述企業2016年共計營收人民幣1.27兆元,年增1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為人民幣2,175億元,年增3%。
報導引述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表示,考慮A股上市公司總量和目前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家數,以及一些企業的季節性結算因素,從目前來看,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出現一些積極的變化,但是否就此判斷企業盈利水準探底或全面回升,還為時尚早。
業界人士認為,國有企業經營情況改善,是企業盈利回穩的重要原因之一。財政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1月至11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年增2.4%營利年增2.8%,其中,煤炭、鋼鐵和建材等行業利潤增幅較大。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表示,從2016年第1季開始,企業的盈利水準已經出現觸底回升,目前繼續延續此一態勢,主要是供給側改革以及企業補庫存所致,但補庫存的效應不會持續太久,未來能否延續,主要取決於供給側改革能否繼續強化價格回升的態勢。
他認為,今年第2季之後,企業盈利水準取決於包括全球外需能否好於預期,三四線地產能否補足一二線地產調整的窟窿,汽車行業能否繼續充當零售增長點;在供給端,主要則取決於供給側改革能否從去產量轉向去產能,範圍能否從煤炭、鋼鐵進一步擴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