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你的眼睛》──世界各藝術學院與視覺研究指定閱讀,特別收錄新版台灣作者序!
32個主題,帶領你緩慢細緻地使用眼睛,觀察周遭不曾細看的事物,領略出前所未有的視野。
越是快速消費的時代,越是需要放慢眼睛
看了,卻看不見──這是講求快速消費的眼球經濟時代,衍生而來的普遍問題,畢竟實在有太多東西可以看。
透過本書,作者要我們學會去「看」,看見以為自己看不懂,或是早就視而不見的奇妙事物。
新版台灣序
本書自初版已近二十年,艾爾金斯總結讀者回饋,為本書的分類與定位提出更完整的想法。
精彩內容,包含「人造物」與「自然物」類別
人造物──
●如何看路面:開裂、變形、崩解——我喜歡這些路面磨損的術語,充滿了人類災難的隱喻。
●如何看埃及聖甲蟲:學者們很想知道刻在聖甲蟲底部裝飾紋樣的意義。它們有什麼意義嗎?
自然物──
●如何看蛾的翅膀:那隻飛進你燈裡,或者死在窗玻璃上,已經乾了的小棕蛾,可能根本就不是棕色的。
●如何看日落:當空中有雲,日落時什麼顏色都有可能出現,有時甚至會是明亮的蘋果綠。
【人造物】〈如何看地圖〉(節錄)
現代地圖是根據幾何規則嚴格組織而成的。經緯線由數學方程式處理,以電腦繪製。就算是國境、河流和道路的彎曲線條,也都忠實嚴守幾何投影法,由電腦加進地圖。製圖師選好投影法,但之後的每樣東西都遵循著基礎幾何學進行。有些現代地圖企圖以省略網格線的方式擺脫這種幾何學的專制暴政。提姆•羅賓森(Tim Robinson)是一位英國製圖師,他製作了愛爾蘭西部的地圖,每座圍欄和牧場都詳細記錄,唯獨省略了熟悉的網格線。他的想法是鼓勵人們體驗風景,讓每個地方都擁有自己的個性。他的一些地圖裡甚至還有小小的註釋,就像是他藏在風景裡的日記小片段。但這些地圖依然是「按照比例尺」畫出來的,也依然屈服在無形網格的暴政之下。
現代之前的地圖就完全不同了。它們不受經緯度的限制,所以在人們如何想像世界的樣子這方面可以表達出更多東西。以下這幅地圖是上千例子中的一個:一張奇怪的世界地圖,長得像個破掉的蛋。這是十九世紀緬甸繪製的佛教地圖,所以可能不是你的世界,但對很多人來說,這就是世界的樣子——而且至今依然是。
在佛教、耆那教和印度教徒的想法中,宇宙是盤狀的。其中心是須彌山,周圍有四大部洲環繞,樣子像是切開的派。下圖是南方大陸的地圖,稱為南瞻部洲,圓圓的呈雞蛋形。所有人都居住在南瞻部洲。這裡指的主要是印度,但也包括現在的緬甸、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和西藏。地圖最頂端——這裡是宇宙的中心——是神聖的「閻浮樹」,佛陀坐在樹下,看著人世。其下是喜馬拉雅山脈覆蓋的廣闊區域。
這幅地圖畫出了巴利佛經中描述南方大陸的主要特徵:七個大湖(以小白圈表示),包括阿耨達池在內,池中有一朵蓮花,四條螺旋形河流環繞;須彌山飾滿珠寶,四周圍著七列山脈。
地圖下半部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下方,是這位緬甸地圖師實際知道的一部分世界。地圖描繪了印度和緬甸的氾濫平原,河流縱橫交錯。因為繪製這幅地圖的人是緬甸人,所以河流可能都屬於伊洛瓦底江,或者他可能把恆河、伊洛瓦底江和其他河流都畫在一起。這位地圖師似乎並不像西方人那樣考慮追蹤任何一條河流的流向,只是在展示一片布滿河流的土地是什麼概念而已。這塊居人之地的中心是佛教聖地,包括佛陀開悟之處的那棵菩提樹。在這片土地下方,蛋裂成了五百個碎片:佛教徒認為,這五百個島嶼是來自薩穆德拉海(Samudrá,梵文「海洋」之意,即印度洋)的低等民族居住的地方。
這些特殊地點在佛經中都有記載,但它們在這張地圖裡排列的方式並不正統。須彌山不在地圖中心,七個湖泊像西方的地形圖一般分散在周圍,這是很不尋常的。在早期的印度地圖中,這些特殊地點是完全對稱的,跟車輪的輻條一樣。事實上,這整幅地圖都受到了西方地圖的影響。這位地圖師顯然看過一些十八世紀的歐洲地圖,因為他(或她)試圖模仿西方想像景觀的方式。喜馬拉雅山的神聖區域以歐洲風的「鳥瞰圖」方式描繪,就像我們從一個很高的地方往下看一樣。正如某位作家所說,這片佛教聖地「以小小的紅色方塊和圓斑呈現,感覺很古怪」,好像佛陀是出生在法國的一個小村莊一樣。
地圖師甚至採用了歐洲以幾何線條標示地圖的習慣——有一條模糊的赤道虛線,另一條可能是北迴歸線,但這兩條線都不在它們該在的地方,看來這位地圖師只是在模仿這種作法,卻並不理解它。最奇怪的是土地的顏色區分,完全是隨意的;這些土地沒有命名,也不符合印度次大陸任何一種實際的土地劃分法。彩色區域內甚至還有虛線邊界(有些還超出了區域範圍)。似乎這位地圖師只是喜歡這樣的花斑圖案,卻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象徵不同國家的方式。
《如何使用你的眼睛》──越是快速消費的時代,越是需要放慢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