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昨(27)日公布今年1至2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為人民幣7,080.1億元(約新台幣3.2兆元),較去年同期大減14%。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近十年來最快的下滑速度,也是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放緩的最新跡象。所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人民幣2,000萬元(約新台幣9,2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去年全年大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0.3%,去年12月出現1.9%的降幅,不料今年以來情況進一步惡化。
大陸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指出,部分重點行業利潤下降及春節假期因素是影響工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朱虹表示,今年前兩個月,大陸汽車、石油加工、鋼鐵、化工等四大重工業的產品出廠價格都出現下滑。受工業品價格下降影響,汽車行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大減人民幣370.7億元,石油加工行業減少317.3億元,鋼鐵行業減少290.6億元,化工行業減少188.8億元。
朱虹稱,光這四大產業合計就下拉利潤增速14.2個百分點。此外,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春節假期因素對工業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周期更長,客觀上也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影響。
但金融時報指出,儘管自去年7月以來,中國政府就推出一系列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力圖支撐經濟增長,但工業企業利潤仍出現下滑。受中美貿易戰和整頓由債務驅動的企業支出影響,2018年中國經濟增速已降至將近30年來的最低水準。
大陸中信證券表示,環保限產邊際放鬆、上游原材料價格有所下行,加上全球需求走弱,量價齊縮導致今年1至2月工業企業利潤大幅下跌。在油價不出現價格大幅反彈前提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行趨勢仍將延續,預計還會對2019年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形成拖累。
若依企業所有權類別來看,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衰退24.2%,幅度最大。其次依序是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下降14.5%,股份制企業下降13.5%,私營企業降5.8%。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民營企業盈利表現顯著好於國有企業,顯示大陸官方前期推出一系列針對民營企業的政策鼓勵,已讓民營企業及中小企業經營環境獲改善。
路透中文網稱,疲弱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激發市場對於大陸官方將推出更多刺激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