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連23紅 下半年拚新高


成功不是偶然,能力才是關鍵!【能力雜誌電子報】是專業經理人暨上班族提升競爭力最佳管道!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6/09 第537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出口連23紅 下半年拚新高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昨(8)日公布5月出口420.8億美元,是歷年單月次高,年增12.5%,連23月正成長。雖5月受中國大陸封控政策衝擊,略為壓制出口成長力道,但接下來迎接旺季,出口仍審慎樂觀,下半年很有機會再刷新單月新高紀錄。

另外受出口引申需求拉抬,5月進口396.8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6.7%,是連19紅,其中進口電子零組件最具指標意義,單月就進口92.1億美元,是單月次高。

而通膨壓力攀升,前五月出口年增率20.1%,但前五月出口物價年增11.8%,扣掉物價漲幅後,實質增加率為8.3%,換句話說,有六成的出口成長力道來自於價格推升;進口也呈現類似態勢。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上月原本預估5月出口規模落在419億至434億美元間,昨日揭曉結果為420.8億美元,落在預期區間的下緣,明顯受到大陸封控政策影響,衝擊擴大,干擾到部分出貨動能。

不過蔡美娜也指出四大有利因素,首先全球經濟雖減弱跡象,但並未偏離成長軌道;第二,原物料行情處於高檔;第三,新興科技運用蓬勃發展,帶動終端晶片需求;最後則是出口價格調升。

從各貨類觀察,蔡美娜表示,科技產品中,電子零組件仍是重要支柱,由於車用電子、5G、高效能運算需求維持活絡,5月出口值167.1億美元,是單月第三高,年增25.9%,光是電子零組件這項貨類,對總出口增幅貢獻就達到四分之三。

資通與視聽產品5月出口年增率下滑到1.7%,是否會繼續下探、甚至進入負成長,6月將是關鍵期;另因面板供需失調、價格下挫,5月光學器材出口年減三成以上,是表現最為慘澹的科技產品,同時光學器材前五月出口年增率,也是11貨類中唯負成長的。

傳產貨品方面,礦產品表現亮麗,5月出口25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主因俄烏戰爭延續,國際原油處於高檔,而各國防疫解禁、經濟解封使油品供需緊俏;機械因基期偏高,加上大陸投資氛圍轉淡,5月年減1.8%,終止連19月正成長。

展望未來,蔡美娜表示,6月出口將介於407億至421億美元之間,年增率落在11%至15%間,依此來看,上半年出口增幅約在19%,而下半年因基期高,年增率可能只剩一成一左右,但旺季效應下,主計總處估下半年平均每月出口441億美元,很有機會看到單月新高紀錄再刷新。

 
離岸風電□中彰3場環評初審過關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離岸風電今年邁向第3階段區塊開發階段,業者須取得環評初審建議通過才能申請開發,被視為關鍵環節。包括彰化外海的旭風二號、旭風三號及台中外海的渢妙等3個風場,經補件後昨二度闖關環評初審全過關,成為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批通過環評案例。

區塊開發第一期受理期間為8月16日至9月30日,若無法通過環評初審,就拿不到「入門票」。由於原本區塊開發13個風場首次闖關環評初審全都鎩羽而歸,外界憂心若沒案場申請離岸風電,恐影響我國推動能源轉型期程,昨有3場首批通過,暫解外界擔心。

環保署近期也會密集排審其他10案的第二次審查,外界質疑是否有政策配合上的排審壓力?環保署官員表示,有案子送進來就審查,跟其他所有案件流程都相同,沒有特別。

旭風二、三號位置本就位於第二階段的潛力場址區域,已排除海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飛航管制區、軍事管制區等環境敏感區位,爭議較低,不過外界仍擔心,若海纜布設經過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可能影響生態環境。此外,台中渢妙雖也避開敏感地區,但國防部指該海纜預定範圍於陸軍射擊場,需要再確認。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旭風二、三號相對單純,因為彰化地區的海纜共同廊道已畫設完畢,但第3階段案件還包括台中、新竹、苗栗等地風場,將由經濟部、台電畫設共同廊道,預計6月底就會訂定出來;但若6月底仍未正式公告,未來審查也會要求業者配合經濟部及台電所規畫的共同廊道。

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表示,離岸風場若要與漁業共存,相關機組設置、基樁距離、海纜埋設深度跟範圍,都應該要預設一定的標準,保留足夠的漁業作業可能性,才能保障漁民權益。

環評委員決議,3案都通過初審,將送大會審查,但各要強化鳥類、蝙蝠、白海豚等生態衝擊評估及監測,海纜埋設深度至少1.5公尺,並以最劣情境進行整體環境衝擊評估提出因應措施。

 
鄧振中談貿易倡議 「美方不能反悔了」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7日正式公告,美國將與台灣將展開「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昨(8)日解釋,按理說一旦美國發出公告就意味著「美方不能反悔了」。

鄧振中昨天接受「新聞不芹菜」節目專訪時指出,外界解讀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是空洞內容,但實際上並非如此,訂出「倡議」是以往不曾發生過的,如果把台美之間的關係比喻成一對情侶,倡議就像是雙方已經訂婚,接下來就是一步一步把結婚的內容準備好,最後邁向結婚並組成家庭,只是這需要時間來處理,並非一蹴可幾。

至於是否有預期要花多久時間?鄧振中說,目前跟美國的共識就是希望以「low-hanging fruit」(垂手可得的果實)為優先,也就是先達成協議的就先簽,如果希望在一、二年有成果實屬不易,畢竟這也不是台灣單方面就可決定,台美雙方目前的共識就是愈快愈好。

另外,日前行政院前院長陳沖指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就是針對台灣半導體而來,感覺上都是美方獲得利益,尤其是美國現在非常想發展自己的半導體,台灣最強的半導體產業是否就會被搶走?對此鄧振中說,「這有點過慮了」,當然現今許多國家都會希望有台灣的半導體實力,但是台灣有自己的優勢,不管是人才、文化、教育等都是台灣的優勢,如果要搬走早就搬走了。

 
出口五窮六絕 變六趕七追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昨(8)日表示,過去常說出口「五窮六絕」,但今年由於大陸封控政策結束後追趕訂單、歐美因應旺季提前拉貨等因素,「今年態勢變成六趕七追也說不定。」

蔡美娜表示,觀察5月出口可發現,大陸因應疫情的封控政策,確實對出口造成影響,但陸續看到業界明確提到,大陸需求沒有消失,只是延後,漸漸看到隨著復工而來的需求、追趕訂單,這些遞延需求對於6月、甚至7月出口都有幫助。

另外歐美擔憂塞港重現,因應旺季來臨將會提前拉貨,種種因素對於接下來的出口表現都是有力支撐。

觀察產業界訊息,蔡美娜指出,台積電法說會最新說法仍維持過去基調,認為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需求仍穩定,產能也持續滿載,可見電子零組件出口仍具相當動能。

至於資通與視聽產品,市調機構認為通膨壓力排擠個人消費支出,可能使手機換機周期延長,下半年手機出貨量將下修,華碩、宏□也都表示,疫情紅利出現反轉,下半年將脫離過往的「爆發」,回歸到常態。

 
出口市場占比 呈陸消美長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受新冠疫情拖累,加上地緣政治干擾,主要出口占比呈現「陸消美長」的現象;我國前五月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比重跌破四成,來到39.9%,是近三年同期最低,較去年同期下降2.7個百分點;另外前五月對美國出口占比則達15.3%,是近19年同期最高水準,比去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

5月對五大市場出口表現呈現兩極化,不過電子零組件強勢支撐出口成長,則是五大市場最大的共同點。

財政部表示,5月對陸港出口158.1億美元,成長接近於停頓,由於清零政策影響物流、生產及需求,出口年增率急速收縮到只剩0.8%,是2020年2月以來最差表現;若排除香港,對大陸出口更呈現年減4%。

從各貨類來看,對陸港出口除電子零組件維持兩成年增率外,其餘貨類清一色負成長,且跌幅普遍都擴大,例如光學器材跌幅近四成、資通與視聽產品跌幅逾兩成。

對東協出口則相對亮眼,5月以出口73.4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4%,年增率是五大市場之冠,財政部分析,部分原因可能是大陸疫情升溫,有些產品轉往東協生產,拉抬對我國電子零組件、資通產品需求。

 
魯比歐:與台經貿 美做太少太遲
記者張加/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美一日宣布啟動「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美國「聯邦公報」七日公告此事,並公開徵求意見;倡議公布以來,美國政學界普遍樂見,但仍有人憂心,美台經貿進展太慢。

美國多位議員在社群媒體評論「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共和黨籍的聯邦參議員魯比歐新聞辦公室日前推文指出,魯比歐一年前就呼籲拜登政府優先考慮與台灣之間的貿易談判,他們卻拖延召開會議,並選擇將台灣排除在「印太經濟架構」(IPEF)之外。「雖然這是良好一步,但做得太少,也太遲了。」魯比歐表示。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首席議員芮胥指出,拜登政府關注與台灣的經濟連結是好事,但任何有意義的交往都必須包括擴大貿易,並將台灣納入區域經濟架構;這不應該取代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印太經濟架構」或美台自由貿易協定(FTA)。

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則說,很高興看到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將強化與台灣的經濟交往視為優先項目,與台灣的經濟交往愈緊密,抵抗威迫的能力就愈強。

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透過聲明表示,樂見這項發展,在美台貿易關係遭邊緣化幾十年後,拜登政府與蔡英文政府合作,制定並啟動一個重要且具有潛在意義的平台;希望看到此平台如何運作,也希望這項倡議能為美台雙邊貿易協定(BTA)談判開路。

 
國際財經要聞
IIF:西方制裁企業出走 將抹去俄羅斯15年經濟成長
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國際金融協會(IIF)今天指出,俄羅斯今年經濟估將萎縮15%,明年則將衰退3%,西方制裁、企業出走、人才外流及出口崩潰等衝擊,將抹去俄國15年的經濟成長。

路透社報導,國際金融協會發表報告,針對俄國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後的經濟情況進行評估。國際金融協會預估,未來幾個月俄烏戰爭不會停火,制裁可能會加緊且擴大。

國際金融協會副首席經濟學家里巴科娃(ElinaRibakova)今天在記者會上告訴媒體,在俄國侵略烏克蘭後,西方祭出的制裁引發「30年來的投資全面崩解」。

里巴科娃表示,如果歐洲逐步擺脫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俄國經濟中期而言甚至將受更大衝擊。

 
瑞信本季獲利 拉警報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8日發布會計年度第2季(本季)獲利預警,原因是俄烏戰爭和全球央行的貨幣緊縮政策,對其投銀部門構成壓力。

瑞信說,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全球主要央行為遏止通膨大舉升息,加上各國政府收回疫情期間的財政刺激措施,已導致市場波動性居高不下、客流減少,客戶也持續去槓桿化,尤其是亞太地區。

瑞信表示,儘管波動性激增帶動交易收入成長,但受前述因素影響,以及證券發售持續低迷、信用利差擴大,都抑制其4月及5月投銀部門的財務表現,這可能導致投銀部門第2季虧損,甚至拖累全集團的獲利。

瑞信近年來醜聞和風波不斷,部分股東已要求撤換領導階層。不過瑞信董事長雷曼說,全力支持執行長高曦泰(Thomas Gottstein)的改革舉措。瑞信前執行長譚天忠因竊聽醜聞卸任後,高曦泰在2020年接任執行長。

瑞信今年第1季出現淨損,並宣布管理階層改組,因該公司持續面臨Archegos資產管理公司倒閉的訴訟費用。

瑞信表示,2022年仍是轉型年,矢言加速削減成本,並將在本月28日舉辦的投資人活動提供更多相關細節。

瑞信希望近期內普通股權益第一類資本的比率達到13.5%,較長期的目標則是2024年時該比率達14%。

 
美GDP恐陷入衰退窘境
編譯林聰毅/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一項備受關注的指標顯示,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連續第二季負成長,陷入經濟衰退。

7日發布的更新中,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GDPNow追蹤指標現在顯示,第2季度年化成長率僅為0.9%。該指標顯示,在今年第1季GDP下滑1.5%後,美國經濟在墜入許多人認為的衰退之前,不會有太大進展。

GDPNow即時追蹤經濟數據,並被用來預測經濟走向。這項數據加上近來發布的其他數據,導致此預測模型調降美國經濟成長前景,由截至6月1日預估的成長1.3%下調至0.9%。

消費者支出衡量指標的個人消費支出,則由先前估計的成長4.4%降至3.7%,消費者支出占美國經濟規模近70%。此外,現在這項指標也預估,實質私人國內投資的減幅將從原估的8.3%擴大為8.5%。

與此同時,貿易前景改善促使美國第2季GDP的估值略為上升。美國與其全球夥伴的貿易逆差在4月降至871億美元(從歷史標準來看仍很大),但比3月的創紀錄水準減少逾200億美元。根據亞特蘭大聯準銀行的數據,按淨額計算,第2季貿易將使GDP減少0.13個百分點,小於先前預估的減少0.25個百分點。

在通膨飆升抑制企業利潤前景情況下,今年經濟衰退說法甚囂塵上。但許多華爾街人士仍然認為,消費者支出的韌性加上就業成長,將使美國擺脫衰退。顧問業者RSM的首席經濟學家布魯修拉斯說:「目前,任何關於經濟衰退說法似乎都是2023年的事,而非今年。」

 
美股走勢為何像松鼠亂竄?分析師:答案在債市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投資人最近一瞧見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3%,就像一群松鼠發了瘋似地躁動不安,加劇股價來回擺盪。分析師指出,要明白原因出在哪,瞧瞧美國公債和公司債殖利率水準便知。

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導,DataTrek Research共同創辦人柯拉斯(Nicholas Colas)7日在研究報告中寫道:「不論是美國聯邦政府或企業,都承擔不起殖利率升到10%以上的後果,那在1970年代很常見。這正是為什麼,『聯準會護盤』論現在焦點全轉向公債殖利率了,也為什麼股市一見殖利率衝上3%,就變得像松鼠般躁動不安。」

所謂「聯準會護盤」,意指市場盛傳有某種「聯準會(Fed)賣權」(Fed put),這種說法至少從1987年10月美股崩盤後就流傳至今。那年美股崩跌促使時任Fed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掌舵的Fed啟動一連串降息「救市」。實際的「賣權」(put option)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賦予持有人在標的資產價格來到履約價格(strike price)時有權賣出,可充當投資人防範市場下跌而買的一種「保險單」。

柯拉斯指出,美國政府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現已升到125%,遠高於1979年的31%,而企業負債水準也升到相當於GDP的49%,也高於1979年的35%。

也就是說,目前美企負債占GDP的比率,比1970年代水準高40%,只是被今日企業股票估值大幅高於1970年代給抵銷了。柯拉斯說,藉由發行股票籌錢減債,或許不是企業執行長或股東偏愛的選擇,但若償債成本變得失控,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方法。

然而,利率升高勢必加重償債成本,而如今公、私部門債務占美國GDP比率遠高於1970年代,加上美國公債遭遇劇烈賣壓已推升殖利率,美債10年期殖利率在本周一(6日)升到3.011%,是5月初以來首次回升到3%以上。同時,美股今年來已隨美債殖利率攀升而重挫,反映對通膨熾熱和Fed積極升息的顧慮。

柯拉斯警告,美國公債和公司債殖利率萬一衝破10%,勢必使償債成本大增,帶來的衝擊將遠甚於1970年代。他認為這正是「Fed護盤」已從股市轉向債市的原因,因為Fed主席鮑爾與其同僚明白,絕對不能讓結構性通膨越雷池一步,也必須讓公債殖利率維持在遠低於1970年代水準。

這點足以說明為何美國股市在美債殖利率升抵3%時變得搖搖欲墜,和2018年第4季的情況如出一轍。他說,重點是,市場擔心,殖利率一衝上3%後,就可能持續升個不停,那將帶來諸多的不確定性。

 
憂成長放緩 史指收跌1%
記者張大仁/綜合報導世界日報
由於投資人關注潛在經濟放緩的跡象,並密切關注債市動向,美股8日下跌。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下跌269.24點或0.81%達3萬2910.9點。史坦普500指數下跌44.91點或1.08%至4115.77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88.96點或0.73%至1萬2086.27點。

近日不少企業更新今年財測,投資人正在權衡經濟成長可能正在放緩的跡象。

瑞士信貸在美交易股票下跌1.01%,該行發布第2季獲利預警,理由是貨幣政策收緊和烏克蘭戰爭。管理層在一次產業會議上警告半導體需求減弱後,英特爾下跌5.28%。

與此同時,亞特蘭大Fed的GDPNow追蹤器現在顯示第2季成長率僅為0.9%,低於上周的1.3%。根據抵押貸款銀行家協會(MBA)的數據,上周房貸需求達到22年來最低水平。

德意志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盧澤蒂(Matthew Luzzetti)之前曾預測經濟會在2023年底前出現衰退,他在給客戶的最新報告中表示,未來幾個月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可能會上升。

他寫道:「我們的主要結論是,隨著金融狀況收緊,今年稍後,前瞻性衰退的可能性看起來會更加險惡。」

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里安(Mohamed El-Erian)中表示,隨著聯準會(Fed)繼續收緊貨幣條件,對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的擔憂可能對股市產生更大的影響。

他說,「市場對這個消息的接受程度比其他情況要好得多,但如果我現在全力投資,我會從桌面上拿走一些籌碼,等待創造更多價值。」

債市走勢可能損害了投資人的情緒,因為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回升至3%以上。石油價格也上漲,美國指標西德州中質原油(WTI)價格遠高於每桶120元。

能源類股是亮點,收盤創2014年8月來新高。中國科技股也有效推動那指走升,在美上市的京東和拼多多分別上揚7.66%和9.73%。

在其他方面,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詳細說明交易的潛在規則變化,像是可能要求散戶下單改採拍賣方式後,Robinhood下跌3.9%。莫德納(Moderna)在研發的新冠病毒加強劑顯示對新變種病毒的反應更強後,上漲2.19%。

在財報方面,金寶湯在發布強於預期的財報業績後上漲1.6%。

投資人正在關注10日的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讀數。許多人認為,對於Fed政策的路徑以及是否會繼續以半個百分點大幅升息,這些數據將至關重要。

富國銀行策略師任恩(Scott Wren)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表示,「我們認為,一旦預期升息周期出現暫停跡象,股市可能會反彈。積極的消費者數據也可能有助於緩解一些成長擔憂。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進一步擔心Fed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措施來冷卻需求。」

他說,「在有明顯跡象顯示Fed成功控制通膨之前,股市反彈可能會遇到阻力,並且無法持續下去。」

由於Fed的激進升息引發了對經濟衰退的擔憂,股市今年來走勢波動。史指較1月創下的歷史高點下跌約14%。上月還在盤中一度短暫跌入熊市區域。與此同時,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指較歷史高點下跌約25%。

 
要聞
台塑四寶5月營收 雙增
記者魏鑫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塑(1301)四寶昨(8)日公布5月營收,四寶單月合計營收1,781.1億元,月增13.7%、年增23.8%,呈年月雙增格局;四寶累計前五月營收7,887.7億元,年增21.8%。因國際油價維持高檔,台塑化(6505)表現突出,是推升集團5月營收成長關鍵。

四寶5月營收個別看,台塑化月增逾三成、年增逾六成,表現最亮眼;台塑創下同期歷史新高。不過,由於大陸華東地區封控影響下游需求,台化5月營收略為衰退;另外,隨電子廠陸續解封,南亞營收已觸底回升。

其中台塑為248.4億元,月減1.2%、年增2.0%;南亞約328.8億元,月增10.7%、年減4.6%;台化為348.9億元,月減4.2%、年增8.5%;台塑化為854.8億元,月增30.8%、年增逾61%。

台塑化表示,5月原油每日煉製量較4月增加3,876千桶,加上5月杜拜原油每桶平均價格比4月上漲5.3美元,因此5月煉油事業營收月增48.6%;至於烯烴事業,因庫存調度與市場需求疲弱影響,營業額月減4.1%。

另外,台塑指出,因配合客戶船期,液鹼及EDC部分訂單遞延至6月,加上麥寮AE廠5月安排歲修,導致整體產銷量減少。不過,因歐洲能源價格大漲,當地鹼氯廠因成本偏高減產,且EVA太陽能封裝膜需求持續增加,加上亞洲多家丙烯酸(AA)廠檢修,原料供給減少,5月液鹼、EVA及SAP價格比4月上漲。

今年全球經濟持續成長,加上俄烏戰爭爆發,台塑表示,推升能源及大宗原物料價格,帶動5月乙、丙烯合約價格分別比去年同期上漲21%及11%。因此,5月各主要產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幅度介於14~126%。綜合以上,5月營收雖較4月微幅下滑,但仍創下同期歷史新高紀錄。

四寶5月營收受到大陸封控影響最大的是南亞,南亞表示,隨上海、昆山等地疫情管控措施逐漸放寬,電子產業上下游廠商陸續復工,物流恢復正常,電路板、銅箔基板、環氧樹脂、玻纖絲等電子材料產品銷售量增加;加上美國地區棉、粒需求良好,且瓶用粒進入傳統旺季,使聚酯廠訂單滿載,帶動5月營業額較4月成長。

台化表示,受大陸疫情及封控影響,且俄烏衝突持續,各國對俄國實施經濟制裁及OPEC增產有限,加上通膨及經濟下行疑慮,影響原油價格高位震盪,PTA、PIA 5月平均售價上漲,其餘SM、酚酮及塑膠產品,則受大陸疫情及封控影響,需求疲弱行情走跌,5月營收較4月減少了15.2億元。至於福懋則因秋冬成衣及運動戶外布訂單出貨尾聲,影響銷售減少2.5億元。

 
統一大動作 擺明不租信義誠品
記者邱馨儀、黃淑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1216)董事會拋出震撼彈,用行動表明信義店將不續租誠品。統一昨(8)日公告,用地產交易的方式,回購環泥建設及坤慶國際手中統一國際大樓商場22.98%持分。此後,支持誠品續租信義店的兩位大股東退出商場持股。

統一國際大樓商場即信義誠品所在地。根據統一昨日公告,統一買下環泥建設、坤慶國際持有該商場股權,分別為16.57%、6.42%,合計折算金額約58.96億元。統一則是用統一國際大樓辦公樓層與若干有價產品,與環泥建設及坤慶國際完成交易。總價金為34.9億元。

檢視統一的公告極為繁複,簡言之,統一國際大樓商場的兩位股東環泥建設及坤慶國際,在手中持股被買下後,形同退出這場戰局,未來誠品信義店要不要續租,是統一、統一超、太子建設、南紡說了算,而這四家企業態度一致,不續租誠品、將收回自營。

原本吳旻潔透露,在七家房東中,有兩家房東同意續約,誠品也提出比現行合約更高的條件,表達續約的決心。

不過,在統一把這兩家公司手中的商場股權買下來後,租信義店給誠品的奧援退場,隨之機會也趨近於零,再加上這統一集團這四位股東態度一致,等於間接宣告誠品信義店明年熄燈,要開始找新房東了。

消息人士指出,這次台南幫大團結,未來將不會再續租給誠品,未來將收回自行營運。之前市場盛傳說,以統一集團的實力,真要買下環泥建設、坤慶國際持有的統一國際大樓開發股權也不是難事。

 
30%民眾還未報綜所稅
記者翁至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報稅季已過半,財政部昨(8)日表示,截至6月7日止,綜合所得稅已完成結算申報件數約460萬件,約占去年總申報件數645萬件的71.32%,等於還有近三成民眾還未報稅。

而在已申報案件中,採稅額試算件數共151萬件,採網路申報件數共306萬件,兩者合計457萬件,占已完成申報件數的99%。

另外,營利事業所得稅已完成結算申報約76萬件,約占去年總申報件數99萬件的76.77%,109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44萬件。

財政部賦稅署表示,所得稅結算申報及繳納期限至今年6月30日止,提醒納稅人務必在截止日前完成申報及繳納稅款,並儘量在家利用網路報稅,以減少接觸、降低染疫風險。

 
確診用藥理賠 七家保險從寬處理
記者齊瑞甄/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因應政府防疫政策改變,防疫險放寬新冠確診者居家隔離也可申請住院理賠金,但需有醫療行為、由醫師開藥證明才會賠,而理賠用藥標準,則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認定,如今傳出,各家業者針對用藥限定理賠規範不一,甚至有保險公司只針對七種藥物才理賠,引發民眾抱怨。

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

兆豐產指出,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者,不限政府公告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依居家照護日數以關懷金的方式給付,就算是普拿疼也可以賠;中壽公告保戶只要提供所需文件,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改為關懷金,而非一般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日前曾表示,原則上不要求一定要用哪些新冠用藥才理賠,要回歸醫療行為,居家照護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至於哪些藥才賠則交由各公司進行理賠判斷。

近日市場盛傳,有保險業者限定居家照護理賠七種藥物,分別為三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清冠一號,以及四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等,才願意讓保戶申請理賠,引發民怨。

目前承保量能最大的富邦產險,對於用藥理賠則回應,「依照防疫保單契約,住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住院須實際入住醫院,居家照護原本非屬承保範圍,但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本公司配合政策放寬認定,開放原需入院治療但因醫療量能而無法入院之居家照護保戶得以申請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金。」

富邦產進一步強調,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的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

 
五金控獲利下滑 三壽險轉虧
記者陳怡慈、楊筱筠、齊瑞甄、夏淑經濟日報

金控5月獲利陸續公布,受到資本市場動盪以及新台幣升值影響,至昨(8)日公布獲利的六家金控中,除了玉山金因4月基期低外,其餘5月單月獲利均較前月減少,且其中三家旗下有壽險子公司的金控,壽險5月均單月虧損,累計前五月獲利以中信金(2891)暫居第一,元大金居次。

中信金5月稅後純益24.4億元、較前月與去年同期均衰減近三成,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221.7億元,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14元。

5月獲利減少主因子公司台灣人壽5月單月稅後淨損9.1億元,中信銀5月則是賺33.77億元。中信金財務長邱雅玲表示,台壽5月淨損9.1億元,因5月未大幅處分股債賺取資本利得,以及新台幣對美元5月升值4.15角,匯兌成本較高,5月單月匯兌成本10億至15億元,投資獲利不敵匯兌成本因而導致單月虧損。

元大金5月單月稅後純益10.36億元,累計稅後純益90.13億元,EPS 0.74元。受5月元大人壽單月淨損3.5億元影響,以及證券、銀行等主要子公司獲利也遜於前月下,元大金5月單月獲利較前月減少逾四成。不過,元大人壽今年來表現其實較去年同期大幅躍進,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15.05億元,EPS 0.63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將近九成。

永豐金5月稅後純益8.03億元,較前月衰退35%,累計稅後純益64.45億元, EPS為0.57元。5月獲利衰退主因永豐金證券5月稅後淨損1.36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純益剩下7.43億元,5月台股大幅波動且量能縮小,使證券5月單月虧損。永豐銀5月稅後純益12.59億元,累計稅後純益60.34億元,年增23%,主因包括銀行財富管理以及放款業務表現佳,手續費表現穩健。

台新金5月稅後純益4億元,單月獲利較前月衰退23%,累計稅後純益30.6億元,EPS 0.21元。台新金發言人、總經理林維俊表示,獲利減少主因有三,一是取得人壽的合約或有價金因美債殖利率上升影響提存;其次為市場波動影響收益下跌;及人壽5月因台幣升值虧損。

台新人壽5月稅後淨損2.2億元,因5月下旬台幣急速升值,導致5月兌換損失增加,累計稅後純益12.6億元,則是較去年同期成長,因投資資產配置調整實現處分利益,以及之前台幣貶值增加兌換利益等。

 
旅遊防疫險 產險業不賣
記者廖珮君、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5月中外交部、觀光局聯袂向產險公會提案,希望針對出入境旅客提供「旅遊防疫險」,其中觀光局更提出四項保險需求,據了解,產險公會已回覆,除了隔離理賠,其他相關保險需求,目前的旅平險都已涵蓋,換言之,不會因應政府的旅遊泡泡或是疫後旅行團,再推出「新旅遊防疫險」。

據了解,外交部提出,針對境外旅客抵台的旅遊保險需求,包括醫療、隔離等;而觀光局則是針對國人赴海外旅遊,在當地的衍生的醫療費,或是因確診須隔離及得多停留天數等。

據產險公會回覆,主要有兩大項,一是外交部要求對境外旅客抵台的旅遊保險需求,公會表示,因旅客都在海外,無法在出發前向國內保險業者完成投保程序,其次,台灣機場入境處也無設置相關保險櫃檯,可供入境旅客投保。

二是,觀光局向產險公會,提出對國人赴海外旅遊的四項保險需求,包括身故及失能保額500萬元、醫療及隔離費(含檢測費)保額50萬元、額外交通費及食宿費用保額也是50萬元,及由旅客自行購買的緊急救援險。

公會則回覆,觀光局提出的四項保險需求,除了隔離費用,其他的保障,各保險公司現行的旅平險,或旅綜險都有提供;但隔離費,基於風險難評估和控管,無法提供相關保障。

一家產險業高層說,觀光局此提案,新增了「隔離費(指在海外旅遊當地確診的隔離補償費)」,這簡直是在業者傷口上撒鹽,「難道要業者從國內、賠到國外?」

他說,除了目前各產險業的防疫險還沒賠完,最大關鍵是,病毒仍持續變種、演化成新病毒,加上各國的疫情發展及採取相對應的防疫政策不盡相同,沒有相關數據評估做風險管控下,根本無法提供相關保障。

另一家產險業者也說,觀光局要求的身故及失能保障、或是海外醫療,目前旅平險及旅平險附加的海外突發疾病險,都可提供相關保障。

至於在當地確診或隔離的額外交通及食宿費,包括旅程更改等,都可透過旅遊不便險做保障,甚至部分產險業者也在旅平險附加了緊急救援服務,等於並不需要針對旅遊泡泡,再額外設計「新旅遊防疫險」。

交通部觀光局業務組長湯文琦昨(8)日說,目前交通部尚未收到公文,預計這兩日就可能會收到,若確定產險公會不願推出,觀光局會持續建議。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