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大戶 不漲民生用電…7月電價平均漲8.4%


【人資e周刊】內容包含最新勞工政策解析、企業管理進修、人事聘用秘方,希望您的疑難雜症能獲得解決之道。 【慈濟月刊電子報】提供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彙編選粹,慈悲與智慧的雋永語錄,是您日常生活中的心靈資糧!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u值媒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2/06/28 第538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漲大戶 不漲民生用電…7月電價平均漲8.4%
記者黃有容、簡永祥、陳素玲、林海聯合報
經濟部昨天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決議自七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八點四,平均電價從每度二點六二五三元漲至二點八四五八元,其中住宅用電每月一○○一度以上調漲百分之九,高壓及特高壓的產業用電大戶漲幅更高達百分之十五,共卅八點二萬戶受影響,也終結史上最長電價「連七凍」紀錄。

工總呼籲 政府應該考慮核電

不過,用電大戶調漲百分之十五超乎預期,引發業者跳腳,抱怨「真的是漲太多」、「太離譜」,揚言要轉嫁成本甚至不排除抗議。被形容是「吃電怪獸」的國內晶圓大廠大多噤聲不評論,但希望政府強化供電穩定性。工總理事長苗豐強等商界大老則呼籲政府應該將核電納入考慮。

為了兼顧成本、經濟等面向,這次電價調整方案非常複雜,經濟部表示,電價不調漲用戶包括住宅每月用電一千度以下、小商家、高中以下學校、低壓與高壓用電中的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等六類產業;其中住宅不受影響戶數約一二七二萬戶,小商家約一三三萬戶。

住宅用電 逾千度漲百分之九

電價平均調漲百分之九的用戶為住宅單月用電一○○一度以上,且排除使用維生輔具的身障家庭。調漲方式為,當月使用的第一○○一度以上,才以調漲後的鑑價計費。以繳納電費試算,今年非夏月每期兩個月電費六五九二元、夏月七九○四元以下的家庭用戶,電費不會調漲。

漲幅最大的是高壓及特高壓產業用電,平均調漲百分之十五,影響約二點二萬戶。台電估算,電價調漲後燃料成本降低近三百億元,意味著受影響的用電大戶增加近三百億元的用電成本。

台電虧損□全年度恐破千億元

經濟部表示,國際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台電光是燃料成本,就比去年預估增加三千億元。

而根據三月底台電在審議會提出的電價公式計算,當時燃料成本預估比去年增加逾一千三百億元,電價調幅應為百分之廿點四,推估這次調幅介於百分之四十至五十,也就是說,即使電價平均調漲百分之八點四,台電估算也只能彌補虧損約二九○億元,全年度虧損恐將超過一千億元。

昨天的臨時會歷時三個半小時,由經濟部次長林全能主持,他表示,與會委員對於燃料成本上漲讓台電經營狀況嚴峻、應維持台電營運韌性皆有共識,討論較多的是電力穩定供應能力要強化,待下次電價委員還會再討論。

用電大戶一次調漲百分之十五,工總代表認為逐次調漲較佳,林全能說,與工總溝通將在會議紀錄上充分揭露其意見,工總遂同意。

主計總處預估,這次漲電價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為○點○四三個百分點,但學者表示,用電大戶一次漲百分之十五太重了,政府誤判下半年經濟局勢,下半年出口大受影響的廠商將面臨內外夾擊,電價即使不調,經濟要「保三」都不容易,如今企業下半年經營會更困難。

 
大戶電價漲15% 工業界喊離譜
記者林海、簡永祥、謝艾莉/台北報聯合報
電價解凍,經濟部宣布民生用電不調漲,但工業用電大戶漲幅高達百分之十五超過原先預期,工業界大為不滿。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表示,「這個漲幅太離譜了」,且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稅收都有很大貢獻的製造業來說,既不公平也不正確,會讓台灣投資環境惡化。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說,這次電價調漲幅度「在意料之外」,大漲百分之十五「真的是漲太多」,將嚴重衝擊機械業的製造成本,不排除有業者表達抗議。

特高壓用電大戶電價將調漲百分之十五,國內晶圓代工大廠,同時也是用電大戶台積電、聯電和力積電都噤聲,不對這次漲幅做任何評論,強調會透過持續生產效率因應,不過,多數晶圓廠還是再呼籲,希望政府強化供電穩定性,免得跳電頻傳,廠商得繃緊神經。

除了科技業,電價調漲方案也大大超出鋼界預期,電爐煉鋼業一片譁然,「只能轉嫁,否則就不煉鋼、向國外買鋼胚算了」。台灣鋼鐵公會理事長翁朝棟緩頰說,國內產業電費多年沒漲,遞延到今年反應,總要面對現實,鼓勵鋼界加強發展汽電共生或多元綠電,共同面對全球能源大漲的議題。

中鋼副總黃一中指出,去年總用電量約五十億度,廠內汽電共生系統自發電比率約為五成五。電價調漲百分之十五,中鋼初估每年約會增加成本八億元。

金寶董事長許勝雄昨天在股東會後受訪表示,雖然政府與民間都很積極朝向綠電發展,但畢竟短時間之內還難以趕上,建議政府可以把核能當作是一個備載概念,「現在這個階段,真的是應該可以考慮了吧」。

工總理事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也說,「台灣電價不是漲跌問題,而是策略問題」,政府應務實檢討能源結構,如果政府不正視最乾淨且對淨零碳排最有效率的核能發電,要透過大規模建構離岸風電及太陽能,且比率要拉升至六成,恐難達到目標。林伯豐指出,「台灣電價會貴,很大的原因在於能源政策的錯誤,依靠燃煤與燃氣發電,對於淨零碳排也不是好事,政府應該要將核電納入考慮。」

對於政府宣布受疫情衝擊的農漁、食品、百貨、餐飲、電影院、健身房六類產業的高壓用戶不漲電價,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百分之九十能接受」,唯一不滿的就是未納入五星級觀光飯店。過去兩年國際觀光客、商務客進不來,對觀光飯店的衝擊很大,而政府給的理由是國門即將開放,對觀光飯店來說沒差那幾個月,這是無法接受的。

 
冷眼集/漲到最高點 蔡政府又在逃避問題
本報記者黃有容、賴昭穎聯合報
電價審議委員會昨宣布,七月起平均電價上漲百分之八點四,高壓和特高壓用戶更是大漲百分之十五,直接漲到台電估算方案中最高幅度的選項,讓業者叫苦連天。站在使用者付費的角度,用電大戶為了營業額,對電力的需求大增,確實應該承擔高漲的發電成本,但是,在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的當下,用「漲好漲滿」的方式要業者馬上吞下超出預期增加的營業成本,這是蔡政府不得已的唯一選擇嗎?

原本電價沒有一次漲到百分之八點四的必要。會種下今天的苦果,第一個原因,就是要粉飾過去連七凍的錯誤決定:那七凍無論是政治考量、民粹、擔心和馬時代油電雙漲劃上等號,都讓台電累積虧損沒補破網機會,讓台電承擔不可控風險的能力降到最低。但台電光是今年的虧損,就遠比這百分之八點四能補足的,還要多出三、四倍以上,漲到方案中的天花板,都還只是塞牙縫。

假如過去幾年,就已經實在地反映電價公式,產業不至於一次承擔巨額成本變化,台電也不至於到現在命懸一線。

第二個原因,今年九月底的電價費率審議會,已接近縣市長選舉時間,從選票考慮,再次調電價的機率甚低,因此無視工總代表分段漲的建議,拿著「國際都在漲、台電不能垮」的大旗,要讓廠商一刀大出血。護國群山若是敢吭一聲,就如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了一句台灣確實常跳電,馬上被經濟部長王美花在電台專訪上暗酸一把。

更不用說,產業荷包大失血,產業最大的願望供電穩定,也不會有任何官員敢畫押,官員心知肚明,供電走鋼索的根源問題不在電價,而是錯誤的能源政策,官員聲稱漲電價能支持國家供電穩定,充其量只個幌子。

電價漲百分之八點四,是蔡政府再一次逃避的開始。到二○二四年大選以前恐一動不如一凍,畢竟這個把打選戰擺第一的政府,要電價脫離政治摧殘、符合電價公式的可能性,在掩耳盜鈴的鴕鳥習性下,微乎其微。

 
北捷自喊話 電費翻倍增3億
記者林麗玉、胡瑞玲、陳秋雲、朱冠聯合報
電價漲,各軌道運輸大受衝擊,北捷每年電費增加三億元,各捷運都呼籲台電提供更多電價優惠。列車同樣吃電營運的雙鐵昨則表示,目前沒有調漲票價的打算。

台電業務處長蔡志孟說,本來就提供軌道用電優惠,且台電財務虧損情況比北捷還嚴重。

北捷總經理黃清信提出「北市府持續紓困、中央通盤考量電價訂價策略、提供軌道公用企業用電大戶電價優惠」三項訴求,以免增加成本。原預估依百分之八每年需增加一點五億元電費,但晚間發現漲了百分之十五,電費將暴增到三億元。北捷已二十六年沒漲過票價。

桃捷公司表示,電價調漲,機捷每年將增加近三五○○萬元電費。台中捷運公司表示,若未來電價調漲,一年將增加約八一六萬元。

高雄捷運公司表示,疫情衝擊運量,近二年高捷運量幾近腰斬,虧損逾七點五億元,日運量剩十萬多人次,電費占經營成本百分之十二,若電價調升,每年支出約增加四千五百萬元,將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高捷另建議,民眾轉換運具搭乘大眾運輸的減碳成效,應轉換成綠色憑證,由捷運公司出售給需要憑證的企業,落實實質鼓勵與補貼。

 
藍:能源政策錯誤 綠:凍漲劫貧濟富
記者李承穎、劉宛琳、鄭□/台北報聯合報
電價調漲結果昨天出爐,國民黨表示,即便調漲對象限為住宅用電每月一千度以上、高壓及特高壓用電戶等,但整體電價平均漲百分之八點四,恐仍會牽動國內物價攀升、加劇通膨壓力,讓人民的荷包大幅縮水、產業的成本大幅提高。國民黨批評蔡政府一意孤行、不恤民瘼,毫無苦民所苦之心。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等人則說,「繼續鎖死電價,就是擴大劫貧濟富」,支持基本民生用電不漲,調漲工業大用戶的電價。

國民黨質疑,經濟部已承認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確定跳票,顯示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人民必須承受電價調漲的苦果,蔡政府應為錯誤的能源政策道歉。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電價審議小組這次沒有調漲民生用電和小商家部分,黨團給予支持;但先前在物價平穩時不緩慢調整,現在一次漲,顯示民進黨重大決策的前提都是選舉考量。

時代力量黨團總召邱顯智指出,工業電價調漲可以支持,但反對民生用電漲價,一般用戶也是有可能達到一千度以上。

【記者潘才鉉、陳秋雲、游振昇、王慧瑛、李成蔭/連線報導】國內用電大戶電價調漲,台中市長盧秀燕認為去年三級警戒未調電價,今年也不該漲;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批天天停電還漲價是本末倒置,二人都說時機不宜。

 
環團喊話用電大戶 自發綠電減緩衝擊
記者吳姿賢/台北報導聯合報
電價審議會拍板平均電價調漲百分之八點四。環團表示,用電大戶若藉此投入自發綠電,將能減緩電價衝擊,幫助台電減輕供電負擔、增加全台綠電占比;也有環團認為,漲幅須更有感才能抑制用電量,政府應輔導業者汰舊換新、加強節約。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說,用電大戶應乘機重新盤點用電,大力推動節能與發展再生能源,才能讓台電集中資源、解決跳電問題。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說,電價須漲到一定程度,業者才會想辦法淘汰掉高耗電設備,如馬達汰舊換新後用電量至少可省一半。

 
國際財經要聞
埃克森美孚 對獲利有信心
編譯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已是大勢所趨,連石油大咖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也認為,未來新的客車都會是電動車,但該公司仍有信心維持獲利能力。

埃克森美孚執行長伍茲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該公司預計,到2040年時在全球銷售的每輛新客車都是電動車。

市調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1年所有銷售的新客車,僅9%是電動車,包含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但是這個數字比2020年大增109%。

有鑑於埃克森美孚的營運模式,伍茲表示,埃克森美孚正在評估,汽油的銷售下滑可能對其事業的衝擊。埃克森美孚是全球最大的上市汽油公司之一,也是業界領導者。

在官網則自稱為全球最大「煉油商與石化產品的行銷公司」,同時也是一家化學品公司。

伍茲認為,在轉型至潔淨能源的期間,化學品將是埃克森美孚繼續賺錢的關鍵。例如,該公司所生產的塑膠,可望用於電動車的內裝。

伍茲另指出,即便2040年時所有新車都是電動車,依埃克森美孚的計算,也只會讓石油需求回落到2013、2014年的水準。

 
英大學畢業生…薪情好
編譯季晶晶、林奇賢/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英國2022年大學畢業生找工作,薪資比前一年畢業的學長姐高7%,不過每個人需勝過另外35人才能被錄取。

彭博資訊報導,根據求職網站Adzuna於27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今年夏天英國徵才廣告開給畢業生的薪資,攀抵六年來最高的26,076英鎊(3.2萬美元)。與此同時,英國的職缺數量也比一年前大增59%。然而儘管如此,每份工作仍有36名畢業生互相競爭。

根據英國招聘和就業協會(REC)的數據,截至12日的當周,雇主刊登廣告的求才職缺為169萬個,創今年來最高紀錄。幾乎所有職業的職缺都有增加,其中營造業的增加數量最多,工具製造商、木工、監造單位都求才若渴。

英國正因嚴重的缺工而陷入困境,例如英國機場旅客暴增,但卻遭遇航空業缺工,導致行李堆積如山。造成嚴重缺工的一大原因是,在新冠疫情爆發時離開勞動市場的數十萬人,選擇不重返職場。

REC表示,職缺數量增加,顯示招聘廣告會張貼更久的時間。

建造業訓練局(CITB)發布的報告另指出,該產業每年必須招到5萬人,方能滿足需求。

 
迪卡儂全面退出俄羅斯 商品打7折促銷
莫斯科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法國連鎖運動用品零售商迪卡儂(Decathlon)在俄羅斯因為供貨受限,在當地的商店今天起停止營業。週末俄國迪卡儂門市的貨架多已空蕩,店內商品最多打到7折進行最後促銷。

路透社報導,俄羅斯2月底出兵侵略烏克蘭後引發眾怒,許多西方品牌因此陸續撤離俄國,其中最知名包括美國連鎖速食店麥當勞(McDonald's)、瑞典的宜家家居(IKEA)和法國車廠雷諾(Renault)。

其他業者則曾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的經濟和金融制裁,造成它們在俄羅斯的營運面臨物流和供應鏈困難。

俄羅斯顧客留波夫(Lyubov)表示,迪卡儂離開「令人遺憾」,但她堅信俄國消費者能應付。「我們是有彈性的民族,我們會適應的。」

另名顧客伊凡(Ivan)則說:「它結束營業,真的很可惜。我平常會登山,我將會懷念迪卡儂。但你能怎麼辦?原則上我們能買其他(商家的)產品,但即便如此,人們會懷念迪卡儂。」

迪卡儂在俄羅斯有60家門市,販售的產品大多來自進口。它在3月已宣布,由於「繼續...在俄羅斯活動的供應條件不再獲得滿足」,因此暫停業務,但會繼續發薪給當地2500名員工。

迪卡儂在俄羅斯的門市已分批陸續關閉,它在當地的官方網站宣布,27日起消費者將無法再在實體店面或網路商店採購,但一些分店會維持開門以處理退貨。

迪卡儂隸屬法國穆里葉(Mulliez)家族掌握的零售業帝國,其中還包括自己動手做(DIY)修繕用品零售商勒華梅蘭(Leroy Merlin)及連鎖超市歐尚(Auchan),這兩家業者在俄羅斯仍維持營運。

迪卡儂一再用「暫時」一詞形容俄羅斯業務結束情況,暗示它可能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恢復當地門市營運。在問答集網頁上,迪卡儂承諾保留俄羅斯會員的累積點數,並將讓消費者知道何時能使用這些點數。

迪卡儂今天拒絕提供進一步評論。

 
美國調高部份俄羅斯進口產品關稅 稅率提升至35%
華盛頓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依據白宮發布的公告,美國總統拜登今天將特定俄羅斯進口產品的關稅稅率提高到35%,這是因為俄國軍事侵略烏克蘭,俄羅斯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已被取消。

這份公告指出,較高的35%關稅稅率適用於「俄羅斯聯邦特定其他產品的進口,這些產品的進口尚未被禁止」。

但白宮尚未公布列有這些課徵更高關稅產品的相關附件。

拜登(Joe Biden)政府先前已禁止美國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和能源產品、魚類、海鮮、酒精飲料及非工業用鑽石。

 
亞馬遜促銷大戲 熱度消退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電商巨擘亞馬遜今年年度促銷活動Prime Day預定7月12和13日舉行,延續近年來多舉辦一天以極大化銷售的趨勢,但華爾街日報指出,亞馬遜對此活動的熱度似乎不再如以往,今年的Prime Day盛況恐怕將不如往年。

華爾街日報報導,據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估計,亞馬遜今年Prime Day的美國銷售將可達到約77.6億美元,比去年高約17%;雖然這項活動仍將為亞馬遜第3季業績提供極為需要的提振,但近年來Prime Day的銷售成長已經趨緩,過去增幅一度高達約65%。

不僅如此,消費者的訂單規模也縮水。據研究機構Numerator統計,去年Prime Day的平均訂單規模為54.15美元,低於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58.77美元;去年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平均單價為30.83美元,也低於2019年的33.88美元。

亞馬遜過去兩年在不同月份舉辦Prime Day活動,也未公布過Prime Day的銷售數據。

亞馬遜2015年首次舉辦Prime Day,以提振夏季淡季銷售和提升Prime會員人數,因為只有Prime會員才可參加活動。

亞馬遜員工表示,在大陸電商巨擘阿里巴巴的光棍節啟發下,公司主管早年都會呼籲員工要讓Prime Day成為「史上銷售最高的一天」,並為了凸顯活動而精心打造官網首頁,甚至邀請明星歌手舉辦演唱會,或推出與名人合作的獨家商品。

但從去年開始,亞馬遜改變對Prime Day的策略,網站首頁不再精心設計,多數促銷也集中在亞馬遜自家產品,例如語音助理Alexa和Fire TV電視機上盒。Prime Day提供的整體折扣也未比其他時候好。據線上零售服務提供商CommerceIQ分析,亞馬遜在Prime Day期間對非電子產品的平均折扣約為七折,與非Prime Day期間幾乎相同。

亞馬遜今年也已經表示,並未計劃舉辦任何Prime Day演唱會或是推出獨家商品。

亞馬遜發言人回應報導時則表示,公司仍繼續在Prime Day活動中看到「巨大成功」,今年將為許多品牌商品提供史上最高折扣;亞馬遜第三方賣家在去年活動創下歷來最佳銷售,公司將增加服務的市場和增加新體驗,繼續砸重金投資這項活動。

 
供應疑慮不散 國際油價應聲走高
紐約27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投資人正密切關注七大工業國集團(G7)各國領袖的峰會進展之際,兩個產油國利比亞和厄瓜多都警告說可能因為政治動盪而下調產量,國際油價今天應聲走高。

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8月交割價上漲1.95美元,來到每桶109.57美元。

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8月交割價上揚1.97美元,來到每桶115.09美元。

 
要聞
景氣燈號連3綠 民間悲觀
記者陳素玲、巫其倫/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發會昨天公布五月景氣燈號,連續三個月亮出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但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都持續下跌,其中同時指標連四跌,且跌幅擴大,顯示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國發會官員表示,全球都下修經濟成長率,隨著外貿需求疲弱,台灣出口變數及挑戰比較大。

全球面臨經濟衰退風險衝擊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連帶拖累經濟成長率。國泰金控昨天舉行第二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國泰金團隊表示,今年第一季以來,戰爭與疫情的不確定性仍高,且各國央行已改採緊縮貨幣政策,國內外需求將受影響,因此將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從原本的百分之三點七下修為百分之三點四。國泰金的預測不僅低於主計總處和中央銀行預測的百分之三點九一、三點七五,也是目前國內民間機構預測值最低的。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目前生產及外銷雖仍暢旺,但國際情勢出現諸多變數,全球經濟狀況下修,美國、中國大陸經濟也都下修,美國、歐元區及中國大陸領先指標也下滑,顯示外在挑戰非常多,包括通膨、俄烏戰爭,使得外需疲弱,對台灣外銷及出口形成很大挑戰。

吳明蕙說,與外貿相關的國際局勢變化比較無法控制,例如大陸封控影響訂單、供應鏈,缺料也會影響台灣生產,但投資與消費是比較能掌握,例如半導體及綠能投資持續進行,加上疫情回穩後,國內經濟活動慢慢回穩,消費面可望較有支撐,未來幾個月這部分有內需支撐,對七、八月維持綠燈有一定信心。

儘管官員對景氣前景維持正面看法,但是和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昨天發布的六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結果出現不小落差。調查總數為六十四點一四點,較五月下降三點六七點,不但連五降,指數更創十二年七個月最低。

CCI調查的六項指標全數下降,降幅最多的指標是「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六月為廿五點五點,較上月大降七點四點,創歷史最低。其次是「未來半年國內經濟景氣」的八十點九五點,創一○九年六月以來、廿五個月最低,反映疫情衝擊景氣,民眾對未來經濟信心嚴重不足。

至於降幅第三的指標是「未來半年國內物價水準」的廿六點六五點,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物價也是顯著下降,創十三年七個月最低,主要是民眾仍感受各種物價都上漲壓力,而最近一直談電價調漲也會有影響,讓民眾對物價續漲出現預期心理。

 
BIS:用短期痛苦 壓制長期通膨
編譯任中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清算銀行(BIS)26日警告,全球主要經濟體非常接近「墜入」通膨陷阱,物價快速上漲成為正常現象,主導民眾的日常生活,而且很難平抑;建議各大央行不要怯於引發短期的經濟痛苦,甚至衰退,以防止掉入持久性高通膨的陷阱。

BIS總經理卡斯坦斯說,「各大央行的解決之鑰,在於趕在通膨積重難返之前,採取快速且果斷的行動」。各大央行已開始快速升息,但BIS認為目前的行動還不夠強。

BIS年度報告中指出,這些使主要經濟體轉入高通膨環境的情況非常罕見,但也非常難以扭轉,而且許多經濟體已經進入此一階段。

 
台美貿易倡議 鄧振中視訊參與
記者張文馨、張加/華盛頓─台北連聯合報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於美東時間廿七日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我國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因確診新冠肺炎,以視訊方式參與,美方主談人為美國副貿易代表畢昂奇(Sarah Bianchi)。

鄧振中辦公室廿五日宣布鄧在墨西哥確診新冠肺炎,留在當地隔離,只能臨時更動行程,無法率團親自參與美國商務部舉行的選擇美國(Select USA)投資高峰會。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仍宣布舉行雙邊會議,在墨西哥隔離中的鄧振中,以視訊方式與美方官員會面。

駐美代表蕭美琴也到場參與。駐美代表處表示,會後將透過新聞稿說明會議成果。

台美本月一日宣布啟動「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涵蓋十一項議題,包括貿易便捷、法規制定、農業、反貪汙、中小企業、數位貿易、勞工、環保、標準、國營企業及非市場經濟。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首場會議仍依原定計畫在華府舉行實體會議,僅鄧振中以視訊方式參與,預計從早開至下午;首次會議將討論新倡議的整體架構、後續處理、未來開會情況等。

據悉,鄧振中症狀輕微,至於之後是否仍赴美訪問,尚未決定。

鄧振中與畢昂奇月初在美國在台協會(AIT)和我駐美代表處(TECRO)主辦之下進行視訊會議,會後宣布啟動「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聚焦貿易便捷、法規制定、農業、數位貿易等十一個議題,並敲定月底於華府首次面對面談判。

AIT當時表示,「美台廿一世紀貿易倡議」目的為基於共同價值發展深化經貿關係的具體途徑,推廣共同貿易重點,促進創新,為雙方勞工和企業帶來包容性的經濟成長。

 
在途防疫保單 還有36萬件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本土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12家產險公司均向金管會承諾6月底前會完成防疫險核保,據各產險最新統計,防疫保單在途件仍有36.8萬件,其中南山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泰安產險、國泰產險共五家業者已完成核保,剩下七家產險中,以中信產險在途件12.4萬件、富邦產險在途件10.4萬件占最多。

國內疫情目前呈現緩降坡趨勢,不過防疫保單先前搶保潮,造成產險業核保塞車情況,金管會已協調各產險公司,於6月底前會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處理完畢,對於尚未核保的民眾,可透過產險公司官網查詢目前核保進度。

根據12家銷售防疫保單業者揭露最新統計,目前南山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泰安產險、國泰產險共五家業者已完成核保,另有七家產險公司累計尚有36.8萬在途件,力拚6月30日前全數消化完畢。

統計指出,截至6月23日,在途件超過十萬件的產險公司共二家,其中中信產險有12.4萬件待核保占最多,其次則是富邦產險10.4萬件,單是前二家業者即占整體在途件逾六成。

其餘在途件尚有萬件以上的業者共四家,依序為和泰產險(5.4萬件)、兆豐產險(4.1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9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3萬件),至於明台產險的在途件僅剩1,980件。

由於各產險公司均允諾6月底前會完成防疫險核保,金管會也督促還有在途件的業者盡快辦理核保作業。產險業者指出,以目前核保速度來看,應可趕在期限內消化完畢,如透過紙本進件方式,須由人工作業,因此已加派人力處理,希望能如期完成。

另從12家業者揭露統計來看,若扣除尚未核保的在途件,目前有效防疫保單合計達517.5萬件,其中承保前五大業者依序為富邦產險161.2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88萬494件、國泰世紀產險83.6萬件、和泰產險70.9萬件、兆豐產險41萬2,715件。

中信產險防疫險有效契約有29萬5,930件、泰安產險13萬82件、明台產險10萬4,703件、新光產險10萬件、南山產險4萬6,341件、旺旺友聯產險2萬7,542件、華南產險2萬197件,由此可見,有銷售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承保件數皆突破萬件。

 
後支付土洋大戰 搶市場大餅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網路家庭(8044)昨(27)日推出結合行動支付Pi拍錢包的「慢點付」,讓台灣又多一種「先買後付」(BNPL、後支付)產品。

國內中租控股在2018年就攜手Yahoo奇摩推出零卡分期服務,目前穩坐本土後支付第一大。

近期來自日本的Aftee和新加坡Atome進軍台灣市場,加上本土也有其他業者提供BNPL,在台灣電商與零售商引發BNPL「土洋大戰」。

BNPL模式是指由平台業者(如電商)提供消費者支付額度,結帳時消費者選擇BNPL服務,帳單來時可以決定一次繳清、或是特定期數零利率分期付款,或是繳手續費選更多分期服務甚至遞延帳單。

業者估計,台灣沒有信用卡的無卡族估計達800萬戶,有些人有卡卻可能額度很低。業者說,美國矽谷有不喜歡留個資的工程師大量使用先買後付,這些人的購買力都不低,但先買後付反而刺激更多消費。

拍付國際總經理韓昆舉指出,利用BNPL服務消費的金額確實提高,一般用戶還是在便利商店、超市買東西,但購買金額相對提升,例如100元變200元,相較使用其他支付工具(如信用卡)者消費額度高。中租發現,連有卡族也用零卡分期合作,因為不想帳單寄到家裡被發現,利用手機簡訊連結付款更方便,買起高價品也不手軟。

日商Aftee去年進入台灣,目前在台合作超過2,200家電商零售客戶,預期累積會員今年將超過50萬人,直逼中租。根據Aftee的用戶輪廓描述,用戶女多於男,以30歲世代最多,其次是20歲、40歲族群,顯見利用BNPL服務者年齡層分布廣。

今年Aftee喊出交易金額年增250%的高目標,並要擴展多元付款和異業合作,看好業務在台灣的高成長性。

 
海尼根併購維士比啤酒廠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荷蘭知名啤酒品牌海尼根(Heineken)昨(27)日宣布,與台灣三洋維士比集團達成合作協議,取得三洋維士比子公司、台灣龍泉鑽興業營運屏東啤酒廠主要經營權,該廠原先是代工海尼根旗下虎牌啤酒。業界認為,這是國際酒業巨擘併購台灣酒廠首例,更是首次有國際品牌啤酒廠商在台生產。

海尼根不願說明交易金額與持股比例。海尼根表示,台灣是海尼根在亞太區的戰略市場、亞太地區最大出口市場,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市場。海尼根旗下虎牌啤酒原先就是委託三洋維士比屏東酒廠製造,此次併購其子公司,是看好該廠釀造跟包裝設備皆具有高標準。

這項交易已獲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批准,目前尚未完成交割,有關未來營運與產品方向,海尼根指出,會在適當時機公布。

三洋維士比回應,該廠原先是代工青島啤酒,後來代工海尼根旗下虎牌啤酒,屏東廠和三洋維士比旗下其他產品是完全不同的生產線。三洋維士比同時強調,該廠不是完全賣掉,而是採取合資方式,只是多數實際經營和管理權交由海尼根負責。

1987年海尼根將旗下海尼根啤酒引進台灣,一開始總代理為德記洋行(當時統一尚未併購)。2002年海尼根正式成立台灣分公司,旗下知名品牌包含海尼根、虎牌啤酒、Strongbow(詩莊堡蘋果酒)、Edelweiss(艾德懷斯)白啤酒等。

最初海尼根進入台灣時,進口啤酒市場百家爭鳴,除海尼根外,還有美國美樂啤酒、漢龍啤酒、老虎啤酒、老K啤酒、百威啤酒。目前海尼根在台灣市場一年營收規模可達60億元,僅次於台灣啤酒;日本麒麟(KIRIN)及統一旗下南聯代理的百威啤酒則緊追海尼根之後。

海尼根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或地區,均有經營啤酒釀酒廠,並有麥芽處理廠、與蘋果酒酒廠等其他生產設施。

喝酒不開車,經濟日報關心您。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