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方稱多次從台灣輸入的石斑魚中驗出禁藥,因此禁止台灣石斑魚銷陸,但我方說過去檢測都合格,雙方說法成為羅生門。國內養殖業者說,政府稽核抽查的對象多針對合法業者,但更多業者未納管、未被抽查,出事拖垮整個產業。
中國大陸日前指稱,多次從台灣輸入石斑魚中,檢出土黴素超標、還有石斑魚檢出孔雀石綠和結晶紫等兩種禁藥,並通報兩運搬船、登錄三業者,但漁業署發現三業者根本沒有賣魚給運搬船,另外追蹤,才又說出另外十一家養殖業者待驗中,也坐實借牌、借單產業常態。
農委會漁業署表示,管制十一養殖場檢驗,全數合格,未檢出不得使用的禁藥,但農委會並未提供檢驗報告,僅稱後續會加強用藥輔導與抽查,並就活魚運搬船及養殖場等持續調查。
屏東養殖協會總幹事陳啟宏表示,屏東合法養殖登記的業者僅四成多,其他未登記納管的業者,超過一半,「不覺得風險很大嗎?」政府每年抽檢的分母都是合法養殖業者,未納管的業者永遠在規範外,未上市的魚若真的都合格,為何外銷屢屢被質疑有藥物殘留?
陳啟宏建議,應先查核過去從未被檢驗過、從未配合政府政策的業者,加強納管,逼原本就在規範外的養殖業者轉型,產業才有機會導向正軌,不把這些黑數揪出來,倒楣的都是合法業者。
產業界人士表示,就像外銷水果,農糧署不依照採樣規定,自己到田間抽樣,反而讓業者自己送樣檢驗,業者只需要留一區、專門應付送驗的即可,「採樣的巧門太多了」。
針對外界質疑過去水產抽檢方式,農委會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說,在養殖申報體系內,查驗的母數已達到九成一,已具有代表性,且去年底有兩家業者的石斑魚被禁止輸入大陸,養殖戶為了自清,出貨時也開始留樣本,絕大多數查報都沒問題。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很遺憾近年中國片面禁止台灣輸出鳳梨、釋迦、石斑魚、白帶魚等農漁產品,不符合國際慣例;農委會將持續跟陸方溝通協調,若無法解除禁運會將向WTO申訴。
綠指ECFA是元凶 馬:蔡為何不廢?
【記者楊正海、劉宛琳、周宗禎、潘欣中、王昭月/連線報導】中國大陸對台灣石斑魚下禁令,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質疑,前總統馬英九是元兇,ECFA是馬與中國大陸設下的陷阱。馬英九昨反問,如果他做了這麼壞的事,民進黨上任怎麼不把ECFA廢掉?蔡英文總統又搞了六年,「蔡英文在幹嘛?」民進黨則駁斥,馬不反省過去政策錯誤,導致農漁業曝險於中國市場,還跟北京一鼻孔出氣,令人不齒。
屏東縣佳冬鄉養殖戶蔡清涼說,近日龍膽石斑外銷價由每公斤一百五十元跌至一百卅元,龍虎斑一百六十元跌至一百廿元,業者每月飼料和電費要花三百萬,價格一跌破百元,就開始賠錢。農委會雖祭出「調節產量、加強內銷、拓展外銷」因應,但石斑屬高價魚種,只有恢復銷陸管道才救得了,但「政治問題漁民管不了,大家只有剉咧等」。也有石斑養殖業者抱怨,農委會宣布加碼十億元紓困貸款,但貨銷不出去才是重點,只怕愈貸款會賠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