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製造業生產連20紅 10月雙創同期最佳成績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1/26 第622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工業製造業生產連20紅 10月雙創同期最佳成績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昨(25)日發布10月工業生產指數115.11,製造業生產指數116.03,雙創歷年同月新高,分別年增14.5%、15.38%,呈連20月正成長。經濟部表示,AI需求動能未減,預估今年全年製造業生產將再創新高,且年增有望逾15%。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表示,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拓展,推升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生產持續成長,加以歐美年終採購旺季備貨需求延續,有助支撐台灣製造業生產動能穩步成長。

10月製造業生產年增率較9月趨緩,陳玉芳解釋,主因伺服器廠商生產規模不同,經價格平減,致指數有些微落差。她指出,10月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生產年增高達45.39%,創歷年同月新高,呈連28紅,該類其中最重要產品就是伺服器,「生產未見延緩」。

今年累計前十月製造業生產年增17.43%。陳玉芳表示,AI浪潮帶動下,經濟部預估,1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年增10.6%至14.5%。今年全年製造業生產將創新高,不僅達到二位數成長率,預估成長15%「有機會」,成長逾二成「機會小」。

陳玉芳分析10月製造業生產。資訊電子產業方面,受惠人工智慧浪潮推動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發酵及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續增,致電子零組件業年增21.66%,其中積體電路業增產21.69%,雙雙創歷年同月新高,皆連22月正成長。10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45.39%。

但她指出,傳統產業方面,受市場需求平疲及海外同業競爭影響,部分廠商調節減產或產線排修,致化學材料及肥料業年減0.47%、基本金屬業年減2.89%、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4.72%;機械設備業則受惠半導體產業積極擴充產能,年增3.44%,呈連13月正成長。

她分析,傳統產業雖受全球需求未回溫等因素影響致生產疲弱,但只要與電子產業沾上光,生產仍相當不錯。她舉例,基本金屬業中,其他非金屬品如靶材,受惠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需求增加而增產。化學材料及肥料業中,「拋光矽晶圓」受惠半導體客戶需求而增產。至於機械設備業,則受惠半導體及印刷電路板持續擴充產能,帶動生產設備增產。

 
確保純度 國防部無人機採購案排除紅鏈背景廠商
記者黃淑惠、宋健生/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防部將於明(27)日舉行的無人機徵商說明會,被產業界視為無人機產業起飛的關鍵時刻。這場說明會採取高規格管制、全程收繳手機、不得攜帶電子設備入場,形同正規軍火採購程序,顯示國防部將其列為年度指標大案。

依據公開資料,本次徵求的五型無人機全數要求在台生產或組裝,並全面排除中國製零組件及陸資背景廠商,確保供應鏈純度,形同建立軍規級「台灣無人機國家隊」標準。

在這場軍規化競標中,已有多家台廠備受矚目,成為最可能受惠的核心軍工供應鏈,包括漢翔(2634)、雷虎、中光電、長榮航太、經緯航太等均受到矚目。

雷虎科技最早表態參與投標,該公司表示,五款無人機雷虎均可承接製造,也都有競標的興趣。

 
500億無人機採購案動起來 國防部27日舉行徵商、規格說明會
記者黃淑惠、宋健生/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防部史上最大軍用無人機採購案動起來,國防部軍備局宣布,明(27)日將舉行徵商、規格說明會,五型新式無人機採購量近5萬架,代表500億元大單將首度進入洽商階段。

據了解,軍備局於11月27日辦徵商說明會後,將提出初步規格,細節最快年底定案後公告,則隨即啟動招標作業,得標廠商明年起將逐步量產交付,兩年內完成。業內認為,此舉象徵無人機國家隊吹響進攻號角,將帶動台灣無人機產業鏈全面起飛。

國防部於政府採購網的最新公告顯示,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正式啟動「115年沉浸式無人機等五項」公開詢商作業,廣邀廠商針對五款無人機提供報價。徵商說明會明日上午10時在南港舉行,廠商須於今日中午前完成報名。此案被視為軍方歷來規模最大、金額上看500億元的無人機採購計畫,意味軍用商規無人機正式從概念走向定案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軍備局首度捨棄先前沿用的「甲、乙、丙、丁、戊」等代號,改以功能明確的五款名稱呈現,包括沉浸式無人機、投彈式無人機、中程自殺式無人機、小型自殺式無人機與濱海監偵型無人機,各型採購量明後兩年規模均大幅放大。

其中,沉浸式無人機明年籌獲7,500架、後年26,500架;投彈式明、後年合計4,140架;中程自殺式將採購近4,040架;小型自殺式近5,860架;濱海監偵型則在明後年共710架。與7月徵商公布的規模相去不遠,顯示軍方需求方向已趨於一致。

軍備局此次公開徵求的五款機型,被視為繼去年國防部首度向民間採購軍用級無人機(總值近70億元)後,再度擴大向民間下單。相較前案歷時近二年、採購六款機型,本次五款無人機採購量高達4萬8,750架,規模直逼倍數成長,被業界視為台灣民間無人機真正進入「軍用商規量產元年」的關鍵轉折點。

 
新聞眼/薪資M型化加劇 不患寡患不均
本報記者陳素玲聯合報
主計總處發布去年全體受僱勞工總薪資中位數統計,不意外的,又是在科技業帶動下,拉高全體受僱者薪資中位數。然而,「台灣病」卻成為民眾心中的痛,薪資M型化的問題愈來愈嚴重,不管台灣經濟多麼亮眼,也很難讓普羅大眾全面有感。

擺脫前兩年高通膨吃掉薪資成長,今年以來主計總處發布的各項薪資統計,都因為通膨趨緩,一般勞工的薪資成長幅度,終於超越通膨,實質薪資成長由負轉正。

不只如此,無論是勞工每月固定領取的經常性薪資,或包括業績獎金、分紅的非經常性薪資,往年年增率頂多百分之一、百分之二,但今年以來每月增幅都在百分之二以上,非經常性薪資則因廠商獎金發得多,都在百分之三、四以上,以致年增率動輒刷新近五年、近七年紀錄。

今年經濟成長速度也一樣,從年初大家擔心能否「保三」,逐季上修到百分之四以上,最近已經喊到百分之五,甚至智庫已經上看百分之六。周五主計總處就會公布最新預測,一般預料,全年經濟成長率可能接近百分之六。

薪資統計、經濟成長數據都亮眼,但何以這些數字難讓國人同感榮耀?正如「經濟學人」近期封面談到的「台灣病」問題,這篇文章雖以匯率為主軸,質疑央行為保護出口競爭力,長期壓低匯率,導致台灣出現房價高漲、薪資停滯、民眾購買力受損等「台灣病」症狀。

產業發展兩極化、薪資M型化,固然都是老問題,卻是不容忽視的國安問題。政府除了要維護台灣具有優勢的產業,更要協助被全球經濟甩在後面的傳統產業積極轉型,畢竟其吸納的就業人口才是多數。唯有傳產也能具有轉型能力,提升競爭力,員工薪資才有改善可能。

至於薪資M型化問題,昨天外媒記者也在台經院記者會關切台灣產業失衡,會不會危及經濟韌性?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回答,一個國家要百花齊放很難,經濟韌性不是所有產業都賺錢,單一產業賺很多錢不是問題,無法分享才是問題,政府應透過財稅或經濟共享等方式讓所有人雨露均霑,「韌性應該要全方位」。孫明德的說法正是「不患寡患不均」,所有行業都高薪或許不易,如何公平分配才是關鍵。

 
去年68%員工 總薪資低於平均
記者陳素玲、洪安怡/台北報導聯合報
加薪有感嗎?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全體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為五十四點六萬元,不過,低於平均數的員工比率達百分之六十八點七五,為歷來第二高。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主因高薪群體拉高整體平均數,使落在「平均數以下」的受僱員工比率增加。

主計總處公布民國一一三年受僱員工薪資中位數五十四點六萬元,年增百分之四點○三,為有統計以來最高。平均總薪資七十三點二萬元(換算每月總薪資六點一萬元),低於平均總薪資員工比率百分之六十八點七五為歷年次高,顯示高薪者拉高平均值效應愈趨明顯。

觀察不同產業的薪資結構,產業景氣分化態勢依舊存在。全年總薪資中位數的「百萬俱樂部」成員,仍由具備寡占特性的金融、電力等行業囊括,其中,金融及保險業全年總薪資中位數一百一十點六萬元居冠,其次是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一百○九點一萬元、排名第二。

至於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總薪資中位數為五十七萬元,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八十七點六萬元、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八十九點九萬元,都是去年業績亮麗的受惠產業。

然而,工時員工較多的其他服務業、教育業(不含小學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總薪資中位數都不到卅九萬元。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去年薪資中位數和平均數的年增幅都較往年亮眼,探究原因有二。

第一是基期影響,疫情期間因遠距需求,終端電子產品銷售佳,墊高基期;但前年疫情解封後,電子業面臨存貨消化壓力,導致當年的薪資增幅不如預期,相對也壓低了去年比較的基期。此外,去年起,人工智慧(AI)應用快速發展,帶動電子業出口表現亮眼,廠商發放較優渥的獎金,加上配合基本工資調整及企業內部調薪,綜合因素使得總薪資呈現高年增率。

以地區做觀察,新竹仍是全台薪資最高,竹科所在的新竹市以全年總薪資一二九點八萬元拔得頭籌,新竹縣一百點三萬元居次,台北市九十四點七萬元排名第三。

 
國際財經要聞
AI晶片戰傳Meta擬投Google懷抱 資料中心採用TPU
舊金山24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媒體報導,Meta正與Google洽商2027年起讓自家資料中心採用Google的TPU(張量處理單元)人工智慧(AI)晶片,並先於明年起租用這些晶片。Meta目前是輝達大客戶。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的報導指出,Google(谷歌)主打TPU是比輝達(Nvidia)的GPU(繪圖處理器)AI晶片更便宜的替代選項,且適合對安全標準要求較高的企業。Google並提過目標其TPU晶片能達到輝達營收的10%。

路透社報導,鑒於輝達晶片目前供應吃緊,現已能透過Google的雲端運算服務Google Cloud租用的TPU,成為另個選擇。

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自2022年以來一直是輝達最大客戶之一,採購了大量GPU來訓練其AI模型,以及用於服務旗下應用程式(app)每天30億餘使用者的流量。

然而根據The Information報導,Meta如今考慮斥資數以十億計美元採用Google的AI晶片。

路透社尚無法核實這則消息,Meta、Google和輝達也未立即回覆置評請求。

Meta今年稍早已宣布,未來3年將投資6000億美元在美國打造基礎設施及創造就業,包括建設AI資料中心。

 
Meta傳擬採用谷歌TPU AI晶片 輝達早盤股價挫跌5%
紐約25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社群媒體巨擘Meta據報導正與Google(谷歌)接洽,可能採用Google自研的TPU AI晶片,美國AI晶片大廠輝達今天早盤股價應聲挫跌5%。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Meta正與Google洽商2027年起讓自家資料中心採用Google的TPU(張量處理單元)人工智慧(AI)晶片,並先於明年起租用這些晶片。

據報導,Google主打TPU是比輝達GPU(繪圖處理器)AI晶片更便宜的替代選項,且適合對安全標準要求較高的企業。

法新社報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4時40分左右,輝達股價為每股173.37美元,跌幅達5%。(編譯:陳正健)141125

 
加密幣市值 六周蒸發1兆美元 市場是否觸底仍未知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短短六周內,加密貨幣市值蒸發近1兆美元,就算早已習慣劇烈震盪的加密幣投資人也大受震撼。比特幣自10月初創下12.6萬美元歷史新高後反轉走低,上周五甚至跌破8.1萬美元,本月很可能成為加密貨幣史上數一數二慘烈月份,而市場是否觸底仍未知。

比特幣報價到25日紐約早盤左右報8.75萬美元,已比先前觸及的七個月低點反彈,但投資人情緒依顯謹慎,凸顯市場的脆弱狀態。比特幣仍可能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糟糕的單月表現,投資該代幣的ETF料將寫下創立以來的最大單月資金流出。

根據德意志銀行(DB)分析,與過往多由散戶投機情緒所驅動的崩盤不同,本輪加密幣跌勢發生在機構大舉進場、政策變革與全球經濟變局交織之際,而最關鍵之處在於,主流資金的操作邏輯與典型加密貨幣投資人截然不同。

比特幣目前深陷熊市,價格較前次高點已暴跌30%,跌幅遠超過美股大盤標普500指數僅自高點回調3%,這可能造就2022年「加密寒冬」以來最嚴峻的局面。聯準會(Fed)是否降息不確定性,以及人工智慧(AI)估值有疑慮的雙重夾擊,使包括加密幣在內的風險資產整體承壓。

然而,最致命因素是主流資金加入所帶來的市場結構質變。自美國監管機關批准現貨比特幣基金後,數十億美元的傳統資金湧入市場,但這些新進的投資人並不具備早期信仰型擁護者的忠誠度。

此一結構性變化的影響在10月10日閃崩時一覽無遺。川普當日重啟對中貿易戰,引發恐慌性拋售,進而導致高度槓桿部位瞬間連環斷頭時,大量新進主流資金選擇抽身,市場喪失穩定買盤,加劇價格波動。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師索斯尼可指出,比特幣如今已經普羅大眾化,其結果是,新進投資人僅將比特幣視作普通的高波動性資產,一旦遭遇價格閃崩或波段回調,撤出速度更快。

BTC Markets分析師盧卡斯指出,比特幣24日交投清淡,或許代表賣壓正在減弱。她認為短期支撐在8萬美元,而任何實質性反彈可能受阻於9萬至9.5萬美元區間。

 
亞馬遜攻 AI 加碼600億美元 廣達、緯創、緯穎等接單可期
編譯黃淑玲、記者蘇嘉維、陳昱翔/經濟日報

亞馬遜(Amazon)將在美國合計投資超過600億美元,強攻這波人工智慧(AI)算力競賽,加上OpenAI、微軟等大廠持續擴大在AI資料中心的投資,持續讓AI伺服器商機進入爆發潮,未來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等代工廠及jpp-KY等機構件大廠訂單料將持續進補。

為提升雲端算力,支援快速成長的AI需求,亞馬遜計劃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北部投資約150億美元,設立資料中心園區。亞馬遜表示,除了去年宣布的110億美元投資,新的資料中心項目將為所在地區增加2.4GW算力,且預期可創造1,100個工作機會。

此外,亞馬遜也宣布最多將投資500億美元,為旗下雲端事業AWS的美國政府客戶擴大AI、超級運算的算力,這是公司針對公共部門最大規模的雲端基礎設施承諾之一。

針對美國政府的基建計畫預定明年開工,將建設配備先進運算和網路技術的資料中心,在AWS Top Secret、AWS Secret和AWS GovCloud區域,新增近1.3 GW的AI和高性能運算能力。AWS為美國政府客戶提供的雲端服務,根據資料敏感性等級劃分不同區域,目前已為超過1.1萬個美國政府機關提供服務。

由於AI算力當前已經是全球雲端服務大廠(CSP)爭逐的焦點,更被視為各國政府爭搶的新地盤,帶動AI伺服器需求商機持續爆發,當前廣達、緯創、緯穎等代工大廠已經順利搶下亞馬遜AWS、Google及Meta等CSP大廠訂單。業界指出,訂單能見度已經到2027年,且客戶持續追加訂單,代工大廠明年將加速投資在北美設廠腳步,以因應未來AI伺服器龐大商機。

除了代工廠持續暢旺之外,應用在伺服器的機構件需求同樣持續升溫。法人指出,航太機構件暨散熱大廠經寶精密jpp-KY,目前公司訂單能見度已看到明年3月,為因應客戶龐大需求,公司也啟動擴產計畫,預估明年機櫃產能將增加20%,沖壓產能則增加30%,整體AI相關業務將較今年提升25%以上,將是未來獲利主要來源。

據了解,jpp在AI資料中心的主要客戶便是亞馬遜,由於亞馬遜為鞏固其市場領先地位,今年以來不斷擴大AI資本支出,進而推升jpp業績展翅高飛,並促成產線滿載,成為營運火熱的關鍵動能。

 
Fed內部出現分歧…鮑爾盟友挺降息 鋪路利率連三降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聯準會(Fed)內部對利率展望出現分歧,主席鮑爾將在12月決策會議調和鼎鼐,但他的盟友近日都是在「鷹聲嘹亮」之際,發表對降息持開放態度的看法,為利率仍可能連三降鋪路。

隨著支持降息的聯準會官員增加,依據芝商所FedWatch最新降息機率逾八成。

美國25日公布9月零售銷售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都低於預估,顯示消費與通膨都趨緩,也使聯準會(Fed)12月三度降息機率進一步升高。

身兼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副主席的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上周表示,利率在「近期仍有調整空間」,暗示12月仍可能降息。

最新一位表達看法的Fed官員是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莉,她支持12月降息,因為她認為就業市場驟然惡化可能性高於通膨復熾,風險也更難管理。雖然她今年沒有決策投票權,但她甚少公開發表和鮑爾看法相左的意見。

她說,「在勞動市場,我沒信心我們能領先情勢」,勞動市場情勢「現在弱到足以出現非線性改變的風險」,「相較下,通膨激升的風險較低,因為關稅推升的成本增幅一直比今年稍早預期更低」,而且若關稅造成的成本提高加速或蔓延至服務業物價,「我們看得到,也能領先情勢」行動。

有「Fed傳聲筒」稱號的華爾街日報(WSJ)記者蒂米羅斯(Nick Timiraos)指出,Fed內部分歧程度超乎往常,加重鮑爾「一錘定音」的角色,他可能評估兩種路線,一是如市場預期般降息,再於決策聲明以妥善協商的措辭暗示未來降息門檻升高,他2019年底也曾用過這種「降息後暫停」途徑,雖可能招致鷹派同僚抗拒,但可望終結目前官員將歧見公諸於世的狀況,凝聚不保證下次將再降息的新共識。

鮑爾也可能12月先按兵不動、明年1月再評估,因為屆時會獲得更多就業和通膨數據,消弭因政府關門欠缺經濟數據的窘境,但這也會使Fed公開分歧再上演七周,也無法保證獲得更多數據能否消弭歧見。

立場鴿派的Fed理事沃勒24日便說,就業市場依然疲軟到足以促使12月再降息,但之後的行動較不確定,取決於即將發布的數據「洪流」,「到明年1月時可能會更偏向逐次會議決定方式」,「但我仍認為勞動市場未來六到八周將不會好轉」。

蒂米羅斯分析,鮑爾的決定將取決於他認為通膨和就業何者風險較高,以及若他判斷失誤,何者修補難度較高。

12月再降息1碼,也符合鮑爾8月定下的政策計畫:因為關稅相關通膨風險已降低,勞動市場疲弱成為更大憂慮,將利率降至更接近中性水準。

 
要聞
金融業唯一 富邦金控勇奪「BSI數位信任獎」集團獎
記者藍鈞達/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全球指標第三方驗證機構英國標準協會(BSI)25日舉行「2025數位信任獎」頒獎典禮,富邦金控獲頒「集團獎」,為唯二的獲獎企業、也是唯一獲獎金融業;子公司富邦人壽、台北富邦銀行、富邦證券榮獲「卓越獎」,顯示富邦推動企業資訊安全、隱私保護及雲端安全成果居產業領導地位,受國際機構肯定。

富邦金控以集團視角進行資安管理,確保組織生態系統安全與穩定營運,旗下子公司導入多項管理系統,全面強化組織資訊韌性。富邦人壽為首家通過國際標準NIST CSF資安治理框架認證之金融業。台北富邦銀行依循美國NIST資安框架建構分層防護與縱深防禦機制,自主研發「資安分析系統」並取得創新專利認證。富邦證券導入國際標準BS10012個資保護管理、ISO22301營運持續管理及 ISO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此外,富邦金以創新AI科技作為資安防詐的核心,為強化集團資安防護,全面導入「24小時AI偵測即時通報」機制,全天候監控可疑行為與偽冒帳號,確保第一時間發現異常並即時通報相關單位,從源頭阻斷詐騙風險,截至今年10月底共處理828件偽冒帳號案件。

富邦人壽致力打造「識詐、堵詐、阻詐」三道防線,全方位守護保戶資產安全。識詐方面,與刑事警察局、台中高分檢及台中市政府簽署MOU並攜手法務部推動防詐宣導。堵詐方面,率壽險業之先推出商用簡碼「68999」,並在官方FB粉絲專頁「富邦人壽是怎young」顯示藍勾勾官方認證符號。阻詐方面,全國客戶服務櫃檯推行「識詐阻詐三措施」,另設置獎勵機制,給予成功阻詐之同仁嘉獎、獎金,累計成功阻詐金額已逾3700萬元。

北富銀導入AI技術開發洗錢防制模型「鷹眼識詐模型」,精準偵測異常交易,自2023年無償分享金融同業使用,並在金管會指導下,偕同刑事警察局成立「鷹眼識詐聯盟」,截至目前已有39家本國銀行及外國銀行加入,推動AI防詐技術共享,成為金融界重要的聯盟防詐典範。

富邦證券以「防詐阻詐」為核心,持續精進防詐機制與作為,全面強化交易安全。公司成功攔阻多起詐騙案件,並啟用官方簡訊短碼「68588」,協助客戶辨識訊息來源,通報情資量居同業之冠,獲F-ISAC肯定。

 
臉書廣告涉發詐騙財 美參議員促調查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路透日前報導,Meta透過臉書(Facebook)與Instagram上宣傳詐騙或違禁品的廣告獲取收入。兩位美國聯邦參議員致函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要求對Meta Platforms展開調查。

參議員霍利(Josh Hawley)、布魯門塔(Richard Blumenthal)在信中表示,聯邦貿易委員會與證券管理委員會應立即展開調查,若報導屬實,應採取強而有力的執法措施,讓Meta返還不當所得、支付罰款,並停止刊登此類廣告。

路透日前報導,Meta一份二○二四年底的內部文件預估,公司當年約百分之十的收入來自非法廣告。其中一份文件顯示,Meta每六個月從「高風險」詐騙廣告獲取卅五億美元。

對此報導,Meta表示,過去十八個月,他們已將用戶報告的詐騙事件減少了百分之五十八。

Meta的發言人史東(Andy Stone)表示,霍利與布魯門塔的信件「內容誇大且錯誤」。他說:「我們積極打擊詐騙,因為使用者不想看到這些內容,合法廣告主不想看到,我們也不想看到。」

但兩位議員提及可公開查詢Meta所有廣告的「廣告資料庫」,對該公司打擊非法廣告的努力表示懷疑。

他們在信中寫道:「即使只是短暫檢視Meta的廣告資料庫,也能清楚看到非法賭博、支付詐騙、加密貨幣詐騙、AI深偽色情服務,以及假冒聯邦補助的廣告。」

兩位議員引用路透報導指出,Meta自行估算其平台涉及全美三分之一的詐騙案;同時,聯邦貿易委員會估計美國人去年因詐騙的損失達一五八三億美元。兩人在信中寫道:「這意味Meta可能需對超過五百億美元的消費者損失負責。」

 
Google AI 晶片傳 Meta 大採購 狂踩輝達地盤
編譯葉亭均、記者鐘惠玲/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美國媒體報導,Meta正洽談斥資數十億美元,採購Google研發、專為人工智慧(AI)推論打造的「張量處理器」(TPU)。業界解讀,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已經不只是利用自行開發的特殊應用IC(ASIC)降低成本,與輝達等AI晶片品牌廠競爭態勢再升高。

近年輝達等品牌廠AI晶片在資料中心AI基礎設施的採購商機中出盡風頭,不過,也有CSP業者為降低總擁有成本(TCO),加強自研晶片布局,不一定要全都採用品牌廠的AI晶片,可以各種模式搭配使用。

但Meta洽談採購Google自研AI晶片的傳聞,意味著CSP業者以前只供自用的ASIC晶片,往後也可以對外租售賺錢,與AI晶片品牌廠競爭態勢再升級。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對於自家晶片與CSP的ASIC晶片比較下了註解,他認為,加速計算可以進行資料處理、影像處理、電腦繪圖及各種類型的計算,而輝達的GPU是唯一能完成所有前述操作及AI的產品,ASIC晶片或許能實現AI,卻無法實現其他功能。

Meta採購Google自研AI晶片若達成協議,可望幫助Google的TPU成為輝達AI晶片的替代選項,並大幅推升Google的營收。

消息人士透露,Google雲端部門的一些主管曾表示,這項業務可能讓公司搶下輝達年營收的10%。依照輝達營收規模計算,這代表Google每年可增加數十億美元營收。

彭博分析,Meta開始採用Google TPU,顯示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第三方服務業者近期可能開始以Google為第二家推論晶片加速器供應商。Meta針對2026年至少1,000億美元的支出,估計會有至少400億-500億美元投入推論晶片量能。

Google吸引客戶採用TPU的方式之一,是強調比昂貴的輝達晶片便宜。輝達晶片價格之高,使甲骨文(Oracle)等雲端服務供應商難以靠出租輝達晶片的運算能力,產生良好的毛利率。

輝達GPU和Google TPU都能執行AI任務,但設計不同,輝達GPU採用的是通用平行處理架構,能同時處理大量不同的任務,主要用來「訓練」AI模型,TPU則是專用晶片,在協助AI模型根據問題生成答案的這類運算較輕的「推論」過程中,能發揮極高效率,開發成本更低,而且在滿載運算時的耗電量更少。

 
政院版財劃法 在野黨封殺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行政院上周提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版本,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昨(25)日處理院會議程時,在野黨挾人數優勢,暫緩將政院版草案列入議案,本周將不會排入報告事項,形同封殺政院版草案。

行政院昨日對此表達高度遺憾,強調政院版財劃法是目前最具共識版本,應該要有排入立院審查,讓各界共同討論的機會。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本周將繼續與地方政府溝通,討論事權劃分;行政院在此次院版財劃法中,關於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款,三項合計對地方補助,絕對高於今年度數字,希望立法院回頭是岸,儘速理性審議政院版財劃法。

卓榮泰昨日赴立法院備詢,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針對財劃法再度表示,財劃法今年一共有三次修法,真的是「匆匆忙忙」,結果是讓政府要舉債、要負擔更多債務,匆匆忙忙的結果是讓政府破產。

 
投資展望論壇12月11日登場 四大智庫:成長續航 風險升溫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全球掀起AI熱,推升台灣經濟一路衝高。但展望明年,國內四大智庫領袖多認為「成長續航、風險升溫」,外需成長將由「爆發」走向「溫和」。同時,美國選舉與關稅政策、地緣政治與中國大陸經濟走向,將成為左右出口與投資的關鍵因素。

經濟日報將於12月11日舉辦「經濟投資展望論壇--韌性2026」,邀請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台灣金融研訓院長高一誠、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長張俊仁、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齊聚一堂,展望明年經濟情勢,座談由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主持。本論壇由中國信託銀行、富蘭克林投顧、國泰投信協辦。

連賢明表示,明年台灣經濟表現將繼續由AI需求牽動,外界憂心「AI泡沫化」,但AI擴張速度受限於算力中心與電力等基礎建設擴張速度不快,短期不易「失速過熱」,反而走向務實成長;另項關鍵變因是關稅與貿易政策,明年上半年有機會明朗,不確定性可望逐步收斂,讓企業投資與布局有較清楚的依據;其餘重大變數包括地緣政治,如美國大選、俄烏戰後啟動重建需求等,也需密切關注。

高一誠表示,台灣今年經濟表現突出,主因AI與伺服器需求持續強勁,高科技產品出口占比已逾七成,這波科技浪潮提升了國際對台灣關注,AI產業仍處於成長初期,明年仍將持續成為推升台灣經濟成長的核心動能。不過,傳產與內需產業仍是主要勞動力來源,如何讓出口榮景外溢至內需領域,形成更均衡的產業發展,將是政策布局關鍵。

吳再益表示,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的關鍵,是川普「對等關稅」與「AI科技」兩大外在因素。至於明年台灣經濟下行風險的三大主軸是全球經濟放緩、AI熱潮消退、地緣政治風險。出口雖仍是明年經濟成長關鍵引擎,但伴隨而來的風險也較高,不確定性仍多,但目前評估台灣經濟成長動能應可延續,合理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能在2.8%至3%區間,樂觀情況下,甚至有機會再往上看到3%以上。

張俊仁指出,當前國內產業景氣呈現「科技熱、傳產冷」的不均衡現象,展望明年,美國關稅政策後續發展、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整步調,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皆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動能,須關注美國關稅對全球貿易的壓抑效果及其對通膨影響,加上今年基期偏高,預期明年台灣出口與民間投資成長動能將趨緩,整體經濟成長率維持溫和擴張,約在2%至3%之間。

立即預約報名

 
美中將簽署1,200萬噸大豆合約 散裝運價飆 挑戰兩年高點
記者邱馨儀、謝守真/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原物料採購訂單湧出,散裝運價續漲,挑戰兩年高點。川習24日熱線,談及中國大陸對美的大豆採購議題,美方預期,最快一周內美中將簽署1,200萬噸大豆採購合約,近期將率先排擠散裝船舶運能,推升運價向上。

加上俄烏終戰計畫傳出重大進展,根據外電,烏克蘭同意簽署和平協議,為雙方停戰邁出一大步。業內預期,相關重建計畫蓄勢待發,歐亞間搶運原物料情況將擴大。兩大關鍵恐再促使散裝航運業掀起漲價潮。

主要運送大宗原物料的海岬型船舶運價指數(BCI)昨(25)日收3,730點,續漲30點,近一周漲逾11%;散裝航運指數BDI收2,309點,續漲14點。業內認為,在多方利基匯聚後,本周散裝航運指數正醞釀一波大漲勢。

近日海岬型船舶現貨日租金已經突破3萬美元,航商預料,一周內可能出現大漲情況,運價短線可望先挑戰近兩年高點。

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當地時間24日透露,美國政府預估未來兩周內宣布農民援助計畫及一項大陸採購美國大豆(黃豆)協議,並稱北京可能在「本周或下周」簽署。

今年10月中美元首在南韓會晤後,川普政府稱,大陸同意在明年1月前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後續採購總量可能再翻倍,達到2,500萬公噸。就在上周,大陸三天內購買近160萬噸大豆,創兩年來單周最高。

美國之音引述交易員估計,10月底川習會晤後,中方採購總量或達200萬至300萬噸。

路透指出,兩艘貨船24日正前往紐奧良附近穀物碼頭,準備裝載大陸自5月以來購買的首批美國大豆。數月來川普政府一直表示將向受農作物價格低迷和貿易爭端影響的農民提供補助,但尚未公布任何計畫。

 
台積電提告前資深副總羅唯仁 羅疑攜機密帶槍投靠英特爾
記者簡永祥、林海、張宏業/台北報聯合報

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疑在退休前帶走二奈米等先進製程資料,前往英特爾任職,台積電昨天聲明表示,已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出對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的訴訟;經濟部表示,會密切掌握此案對產業的影響,台灣高檢署指出,刑事部分檢方先前已分他字案調查,案件偵辦中。

台積電昨日正式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告羅唯仁,台積電表示,羅唯仁任職期間已簽署保密條款及離職後的競業禁止條款,但離職前並未告知會去英特爾任職,台積電憂心營業秘密及機密資訊恐將因此外洩,決定對羅唯仁採取法律行動。

台積電強調,羅唯仁任職期間即簽有保密條款及離職後的競業禁止條款,承諾離職後不為競爭之同意書。且台積電資深副總暨法務長方淑華在今年七月廿二日進行離職面談時,特地說明離職後的競業禁止義務,且法務長詢問其離職後去向,羅唯仁回應將至學術機構任職。

經濟部表示,檢調已針對此案啟動調查,會配合檢調,確認是否該案有侵害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是否涉及侵害國安法。另外,羅唯仁今年九月被遴選為工研院院士,雖然工研院針對院士目前沒有撤回機制,經濟部已經請工研院進行研議。

 
國票金爭奪戰 台鋼持股增…公股陣營有硬仗要打
記者邱金蘭、朱漢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票金(2889)明年改選,經營權爭奪戰提前開打,各方勢力積極卡位,其中,台鋼集團持續加碼國票金,傳持股水位已逾7%,而加入戰局的宏泰集團掌門人林鴻南與台鋼,合計持股達10%,已具關鍵地位,恐使公股面臨一場硬仗。

在政府高層政策指示下,財政部盡全力要在明年拿下國票金過半席次,希望藉以強化國票金經營體質,並維護公股權益。據了解,公股陣營持有國票金股權合計已有20%左右,有一定的股權實力,但國票金股權結構複雜,加上又有各方人馬加入選戰,讓明年的改選充滿變數。

知情人士表示,原本國票金的主要股東,包括旺旺集團、領航集團、美麗華、公股及耐斯集團,今年6月群益投信發行的ETF 00919換股,出脫國票金約10%持股時,引發各陣營趁機追逐釋出的籌碼,也讓國票金的股權結構變得更複雜。

目前浮出檯面的,包括台鋼集團、林鴻南、三發集團,此外,上屆支持旺旺集團的錦鋐氣密窗,據悉手中仍握有持股的這些民股不論持股高低,不少都已有徵求委託書資格,可在明年選戰扮演一定角色。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三發集團、錦鋐氣密窗被市場視為挺旺旺集團;而領航及美麗華在多次選舉中,公股都曾試圖爭取支持,但最後都還是向旺旺集團靠攏。

林鴻南及台鋼的角色,最引人關注,台鋼一度被視為與耐斯集團友好,耐斯向來挺公股,因此市場剛開始推測台鋼應該會支持公股,但在林鴻南加入戰局訊息傳出後,台鋼到底還是不是公股的盟友,也出現問號。

知情人士分析,宏泰集團旗下安泰銀行,曾多次與國票金洽談合併,林鴻南跟國票金公司派旺旺集團有良好的互動關係,目前看來林鴻南傾向挺旺旺集團。

市場好奇林鴻南會不會想藉此機會支持旺旺集團後,再進一步推動國票金與安泰銀行合併?

而市場傳出,宏泰集團下群益金鼎證券高層與台鋼關係友好,這次因ETF換股出脫國票金持股的群益投信,也是宏泰集團旗下金融事業,台鋼就是在這次ETF換股吃下國票金持股,台鋼的角色也更加令人好奇。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