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雙城故事展 策展人:促進兩地理解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27 第604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上海雙城故事展 策展人:促進兩地理解
市場瘋猜測…網傳特斯拉美廠去中化 副總裁:原產國非排除標準
北京禁字節跳動用輝達晶片
免簽+智慧通關 赴陸遊續升溫
10餘國代表 雲南「喝咖啡」尋商機
應對「出海」挑戰 陸企主動管理ESG
香港出口貨值連升20個月
昔日地產資優生 萬科股債雙殺 恐爆雷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上海雙城故事展 策展人:促進兩地理解
特派記者謝守真/上海報導/聯合報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預計年底在上海登場。在此之前,「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於26日開幕。在上海的台灣創作者、本次活動策展人麥子(本名梁忠)指出,上海創作者對台北理解有限,在策展過程中需要從飲食、建築到人物逐一溝通。他表示,希望透過作品讓上海民眾看見兩地生活的共同性,減少誤會並促進理解。

上海台北雙城故事展昨日開幕,由上海市台辦新媒體中心主辦,今年展覽在具有城市文化象徵意義的上海圖書館1樓展廳舉辦,規模較去年首屆更為盛大。上海市台辦主任金梅、上海市台辦副主任王立新、台北市議員秦慧珠、台灣書法家協會會長沈榮槐等兩岸嘉賓皆出席開幕式。

金梅說,上海與台北「一海之隔、情深意長」,上海具有海派文化底蘊與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就,而台北不僅保留著傳統文化的精髓,更充滿現代都市的活力。本次展覽從味覺印象、城市符號到習俗呈現文化相通。她說,文化是維繫民族精神的重要紐帶,交流要「跟上新時代步伐、承載新內涵」。上海今年舉辦逾500場交流活動,將持續搭建平台,鼓勵更多普通人成為交流主角。

秦慧珠表示,今年是雙城故事展第2屆,使兩地故事得以延續。她提到上海自1291年設縣、台北於1884年建城,兩地歷史背景不同,但早在百年前就已建立連結。談到雙城論壇,她說,自2010年創辦後已累積40份合作協議,涵蓋歷史文化、城市建設與科技創新等領域。此次展覽延續民間故事與城市互動,以文化作為兩地連結的橋梁。2年前台北市長蔣萬安赴上海時以「雙城好、兩岸好」為致詞核心,強調上海與台北的地位都十分重要,而兩城的友誼在愈是艱難的時刻,愈要持續展現兩地「金石」一般的友誼,更多交流交往。

麥子說,今年約3至4位台北創作者,其餘為上海藝術家,相較去年全由上海創作者,他希望提升代表性。他稱最難的是大陸對台北理解有限,需逐一提供切入點。他說,有創作者發現兩地共同性,如皆有「西門」、城牆、依河靠海並以貿易發展。若有下一屆,作品形式可擴大,不侷限於繪畫。

他說,文化互動本質應著眼生活經驗,而非政治立場。並舉例大陸日常語彙如「小資」、部分台味飲食近年愈發普及;而大陸許多食品、咖啡豆也出自台商工廠,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故事展盼呈現兩地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向,讓雙方看到更多共同點,從細節理解彼此。

 
市場瘋猜測…網傳特斯拉美廠去中化 副總裁:原產國非排除標準
台北26日電/中央社
近日盛傳特斯拉(Tesla)決定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將停用中國供應商的零組件,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今天表示,特斯拉全球生產基地供應商選擇標準嚴格客觀,「供應商的原產國或地理來源不構成排除性標準」。

陶琳26日在微博發文稱,無論是美國、中國還是歐洲,特斯拉全球各生產基地的供應商選擇都採用同樣嚴格、客觀的標準,完全基於品質、總成本、技術能力成熟度以及長期供貨連續性。「供應商的原產國或地理來源不構成排除性標準」。

她還引述特斯拉中國發布的影片提到,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的每一輛Model 3和煥新Model Y,超過95%的零件都產自中國。

陶琳說,中國國內消費者可以用全球最低的價格買到Model 3/Y,要歸功於上海超級工廠的「中國智造」。很驕傲能和中國本土的400多家供應鏈夥伴們一起,追求最好的品質、最高的效率和最優的成本,為國內、亞太和歐洲市場的數百萬使用者打造最棒的產品;也很榮幸他們已經把其中60多家供應商引入特斯拉的全球採購體系,助力大家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台。

陸媒每日經濟新聞今天報導,此前有消息稱,特斯拉計畫在未來一兩年內將其美國製造電動車的中國零部件全部替換,引發了市場關於其供應鏈策略出現「區域差異化」的猜測。

報導引述一名特斯拉中國工作人員稱,陶琳今天的表態正是對上述傳聞的直接否認。

 
北京禁字節跳動用輝達晶片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輝達利空再傳,美國科技網站The Information報導,最近幾個月北京當局禁止字節跳動在新的資料中心使用輝達(NVIDIA)晶片,是8月局勢的升級,也反映出中國仍堅持自製先進晶片、切斷依賴美國或輝達的策略。

包括彭博資訊等外媒8月時曾報導,中國大陸出手勸退企業使用輝達的AI晶片,並推動陸企採用本土製造的產品,當時主要是因為北京認為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對於晶片管制的言論很「侮辱」人。

報導也指出,一些中國科技集團已暫緩採購、或大砍H20訂單。

最新報導引述字節跳動員工說法指出,該公司今年已採購的輝達晶片,比其他陸企還多,主要著眼於華盛頓禁止輝達晶片出口中國。

輝達發言人告訴路透,法規環境讓該公司無法出口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到中國,只好把廣大的市場拱手讓給日漸強大的競爭對手。

此外,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本周公司的全體員工大會上表示,希望員工能用人工智慧(AI)時就用,他也堅稱,不需要擔心會在過程中丟了工作,「據我所知,有些輝達主管叫下屬少用點AI」,「你瘋了嗎?」他表示強烈反對。

黃仁勳說,「我要任何有辦法用AI自動化的工作,都用AI自動化」,「我向你保證,你會有工作做」。

外界持續憂慮,AI興起將引發失業潮,但黃仁勳表示,輝達員工毋須擔心,在其他科技公司開始裁員的同時,輝達上季增聘了「數千人」。他也開玩笑說,這造成了辦公室停車位不夠的問題。 □

 
免簽+智慧通關 赴陸遊續升溫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登機前在網路上填好入境卡,通關時出示二維條碼就可以,節省了時間,智慧口岸太便利了!」11月20日上線的外國人入境卡網上填報系統,讓抵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口岸的葡萄牙旅客瑪西婭.拉凱爾感慨。

新華社報導,截至11月23日,北京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員量達到1935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8%,入出境外國人達578萬餘人次,同比增長超35%,其中享受免簽和臨時入境許可政策的外國人占比約60%。

同一天,廈門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540萬人次,其中外籍旅客超過96萬人次,創同期歷史新高。位於內陸的山西大同口岸,年內出入境旅客量首次突破5萬大關,新增的俄羅斯莫斯科、南韓首爾等國際航線,讓千年古都與世界緊密相連。

「廈門口岸60%的外籍旅客通過免簽入境,相當於每3位外籍旅客就有兩位說走就走。」高崎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處長沈文娟說,「免簽+郵輪」等多樣態出行方式帶動了客流攀升。

目前,大陸已與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並對4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過境免簽政策也全面放寬優化,免簽「朋友圈」從歐洲延伸至拉美、中東。

11月5日起,大陸新增10個機場為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出入境邊防檢查查驗手續口岸,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入境口岸總數由60個增加至65個,吸引更多國際客商「遊中國」。多語種問候回盪在口岸大廳,中國大陸開放的節奏已融入每個通關的瞬間。

為保障新舉措順利實施,北京邊檢總站提前開展政策宣介,在口岸內增設指引標示,張貼二維條碼,對不便操作智能設備的旅客提供多語種引導協助,一系列安排從旅客需求出發,覆蓋通關流程的各環節。

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入境查驗大廳,義大利遊客林娜用母語向多語種邊檢AI智能交互機提問,隨即獲得解答。「人工+智能」的多語服務模式,已覆蓋30餘種語言。大同雲岡機場邊檢通道旁,警員為抱嬰旅客、老年旅客、傷病人員等特殊群體開設「綠色通道」,提供「一對一」協助服務。

 
10餘國代表 雲南「喝咖啡」尋商機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第三屆國際精品咖啡產業發展大會25日在雲南保山開幕。來自中國大陸、宏都拉斯、牙買加、玻利維亞、衣索比亞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500位政府部門、企業、協會和科研機構代表共赴咖啡之約,共話合作新機遇。

中新社報導,雲南地處北回歸線穿過的世界咖啡種植「黃金地帶」,是大陸最大的咖啡種植地、貿易集散地和出口地。

保山市市長左廣介紹,保山是大陸小粒咖啡產業化發源地,正積極推廣咖啡優質品種、標準化種植與精細化加工,咖啡種植面積達15萬畝,建成雲南最大咖啡加工園區,集聚咖啡企業81家,本土龍頭企業的咖啡產品飄香海外。雲南首個咖啡主題公用型保稅倉庫即將在保山建成,助力當地咖啡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宏都拉斯駐陸大使薩爾瓦多.蒙卡達表示,咖啡不僅是該國重要出口商品,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超過12萬戶家庭依賴咖啡產業。大陸正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咖啡市場,也是宏都拉斯咖啡五大出口目的地之一。「對高品質咖啡與日俱增的熱愛正成為宏都拉斯與中國新的聯結」。

牙買加駐陸大使亞瑟.威廉姆斯長期關注雲南咖啡產業。他認為雲南通過科學布局和系統發展,實現農文旅融合,助力減貧和文化交流,這與牙買加倡導的發展理念一致。

他建議通過加強兩國咖啡種植技術交流、打造連接雲南保山和牙買加藍山的咖啡之旅、舉辦雙向咖啡文化活動等方式,講好兩地咖啡故事,深化技術、貿易與文化領域合作。

 
應對「出海」挑戰 陸企主動管理ESG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領域,大陸企業正從被動合規走向主動布局。德勤中國可持續發展與新興技術鑑證業務主管合夥人胡建宇25日在北京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愈來愈多大陸企業開始主動管理ESG,以應對「出海」過程中的挑戰。

中新社報導,當天發布的「德勤中國2025財年社會影響力報告」顯示,該財年,德勤跨越96個海外市場,助力2000多家中資企業出海。  基於這些合作實踐,胡建宇觀察到愈來愈多大陸企業開始主動管理ESG,一方面響應官方「雙碳」政策和綠色轉型號召,另一方面積極應對出海過程中的多方挑戰。他特別提到,許多企業已意識到,在全球價值鏈中,上下游夥伴正以更嚴苛的標準審視其可持續發展表現。

胡建宇強調,ESG已不再僅是企業合規的底線要求,更成為決定企業長期可持續運營、資本市場高效穩健運作乃至整個價值鏈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儘管ESG評價體系在大陸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胡建宇認為,大陸無論在理論構建還是政企實踐,均已駛入快車道。例如今年4月,大陸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企業可持續披露準則第1號—氣候(試行)(徵求意見稿)」;9月滬深北交易所就修訂後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編製指南」公開徵求意見。胡建宇表示,這些政策讓企業科學準確地識別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的風險與機遇。

 
香港出口貨值連升20個月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5日發表的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顯示,2025年10月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均錄得同比升幅,分別上升17.5%和18.3%。截至今年10月,香港整體出口貨值已連續增長20個月。

中新社報導,繼今年9月錄得16.1%的同比升幅後,今年10月香港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4618億元(港元,下同),較去年同月上升17.5%。同時,繼今年9月錄得13.6%的同比升幅後,今年10月商品進口貨值為5017億元,較去年同月上升18.3%。今年10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99億元,相當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0%。  今年前10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去年同期上升13.8%。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上升13.6%。今年前10個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340億元,相當於商品進口貨值的7.3%。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全球經濟維持溫和增長,加上近期外圍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減退和對電子相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應會在短期內有利香港的商品貿易增長。

 
昔日地產資優生 萬科股債雙殺 恐爆雷
記者林茂仁/綜合報導/經濟日報
大陸地產開發商昔日「資優生」萬科昨(26)日再度出現股債雙殺局面,多檔公司發行的債券大跌高達20%,在A股掛牌的萬科A大跌2.48%,港股掛牌的萬科更大跌6.2%,外界擔心在大股東收緊貸款的情況下,萬科可能成為大陸房地產下一個地雷。

萬科股債26日延續前一天跌勢,且多檔公司債呈現斷崖式下跌,其中,在深交所掛牌的「23萬科01」、「21萬科06」跌幅均超過20%,盤中臨時停牌,「21萬科04」跌超過30%,盤中第二次臨時停牌,萬科A收在人民幣5.89元,創下17年新低。

萬科股債雙殺背後,源自於市場傳出,大陸中央政府已向深圳市政府發出初步指示,考慮以「市場為導向」的方式處理萬科的債務。所謂市場導向最極端的做法就是公司倒閉,而深圳市政府旗下的深圳集團就是萬科的最大股東,引爆點則是在11月2日,萬科與深鐵集團簽署「關於股東借款及資產擔保的框架協議」。

根據框架協定,萬科於2025年至2026年6月30日前,從深鐵可獲取的最高貸款金額為人民幣220億元,後續可提取人民幣22.9億元。有市場觀點認為,深鐵集團新增額度有限,難以償還年底前到期債務,萬科資金危機不脛而走。

深鐵集團已累計向萬科提供借款超過人民幣300億元,其中未提供抵押、質押擔保措施的借款合約金額約220億元。也就是說,萬科向深鐵集團的借款總金額已經接近上限。

萬科下個月將面臨直接考驗,兩檔境內債將到期:一筆人民幣20億元和一筆人民幣37億元債券,將分別於12月15日和12月28日到期。彭博計算,截至明年6月底,萬科將有約人民幣134億元的境內債到期或觸發回售選擇。遠高於萬科能夠從深鐵集團拿到的貸款額度。這些債務都讓萬科頭大,可能面臨債務違約或是債務協商的問題,萬科是否成為下一個地雷股,受到業界關注。

 
「It's my duty.」你以為很禮貌,老外聽起來卻很刺耳的英文
Maggie在商展上遇到的一家海外廠商向她要公司的產品項目。Maggie熱心、迅速地整理了資料給他。對方感激回應:"The information you sent was useful.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organize it.�胊y用她一向的禮貌,謙虛地回答:�羑ot at all, it's my duty. �苳ㄚ�氣,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本來就是我該做的)。不料這話一回答,氣氛卻有些僵。

科學家突破!老鼠注入年輕免疫細胞 竟能回春又變聰明
Forever young有希望!美國西達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的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成功讓老鼠「回春」!不僅大腦老化跡象逆轉,記憶力也明顯提升,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被譽為抗老化與阿茲海默症治療的重大突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