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Politico十二日報導,知情人士指出,台美貿易談判中,美方要求台灣,要比照美國與日韓協議模式投資美國,金額介於南韓的三千五百億美元與日本五千五百億美元間,台灣希望月底前與美國敲定協議。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表示,「台灣模式」與美日、美韓之間的投資模式並不相同,無法直接類比。
我憂半導體祭新關稅
美國從八月七日起對台灣商品課徵百分之廿對等關稅,雖然這項關稅可能遭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台灣仍持續推動與美國貿易協議,原因在台灣更擔心美國商務部正在進行的調查,並依據貿易擴張法第二三二條對台灣在全球占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祭出新關稅。
台美政府正就協議中要求台北在美國大筆投資條款談判,該條款的設計仿效美方與韓日兩國達成的類似承諾,要求台灣在美國投資數千億美元。
知情人士表示,台灣的投資承諾金額將「介於南韓的三千五百億美元與日本的五千五百億美元之間」。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如果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台北希望能在本月底前完成協議。
了解台美談判情況的人士不願預測談判何時結束,理由是川普經常臨時變卦。這位人士說,「我已放棄試圖預測川普究竟何時會同意」。
時任經濟部長郭智輝八月初主持產業會談時,曾說台灣投資美國金額絕對不是三千億或三千五百億,「可能再加一些四千億美元」,這個數字被外界認為是美方要求台灣投資的金額。經濟部當時澄清,郭智輝是舉例,以日韓先前投資美國規模推估,非指政府有具體投資承諾。
卓揆稱以台灣模式談判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談判架構以「台灣模式」為基礎,由台灣廠商、產業自主赴美投資,雙方政府會針對產業設置園區;有些外界訊息未經證實,但不影響談判內容進度。
李慧芝指出,我方談判團隊正以「台灣模式」跟美方洽談供應鏈合作,並爭取調降對等關稅且不疊加原稅率,以及二三二條款多項關稅優惠。目前正進行書面文件討論、凝聚共識,達成共識就會進入總結會商,達成台美貿易協議。
美方正加速與他國談判
此外,分析家預料美國最高法院最快會在年底前宣判,可能推翻川普加徵的對等關稅,白宮仍持續推進相關談判,外國貿易夥伴也依然願意配合,美方正加速與台灣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談判。
Politico說,超過六名外國外交官與知情人士透露,各國政府仍在努力爭取協議,希望降低川普對汽車與鋼鐵等行業加徵的關稅,以及避免針對製藥與半導體等行業加徵關稅;這些個別產業關稅不受最高法院判決影響。
外國政府也押注最高法院關稅案可為自己帶來更多談判籌碼,因此積極加速與美方洽談。
川普上周在白宮與多個中亞國家領袖會面後,積極宣傳與烏茲別克達成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新協議。越南為降低關稅進行的談判,同樣未受到最高法院關稅訴訟而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