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塗銷登記 北市府宣布北士科 T17、T18正式收回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2025/11/25 第622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國際財經要聞
其他財經要聞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完成塗銷登記 北市府宣布北士科 T17、T18正式收回
記者邱琮皓/台北即時報導經濟日報
臺北市政府24日會同新光人壽完成塗銷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登記,土地回歸市府。接下來將續行與輝達公司(NVIDIA)之專案設定地上權簽約等事宜,對輝達海外企業總部正式落腳臺北市,更向前邁進一步。

台北市長蔣萬安也在臉書上發文。他表示,今天,臺北市政府已經與新光人壽完成最後的手續,讓輝達預計入駐的T17、T18土地已正式回歸市政府。

蔣萬安說,「上周輝達副總裁Scott Ekman代表黃仁勳執行長來訪、親自遞交投資意向書。我也向他表達,市府團隊將全面加速與輝達專案設定地上權簽約進度,期盼能在農曆年前再次相聚,共同見證歷史性的時刻。」

輝達將首個海外總部選在臺北,對臺灣具有重大意義。未來十年,臺灣將在全球競爭AI的浪潮中取得先機、站穩腳步;而輝達選擇臺北,不只是區域安全與外資加大投入的一劑定心丸,更象徵「臺北有韌性,歡迎世界來做鄰居」!

 
地上權塗銷…輝達落腳北士科 新壽還地北市府
記者林麗玉、洪子凱、藍鈞達/台北聯合報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昨完成塗銷新壽地上權,土地返還台北市政府。市長蔣萬安說,「輝達與台北又近一步。」未來十年,台灣在全球人工智慧(AI)浪潮取得先機;輝達選台北,不只區域安全與外資加大投入一劑定心丸,象徵「台北有韌性,歡迎世界做鄰居」。

副市長李四川說,接下來北市府與輝達專案設定地上權案簽約,輝達須送「投資計畫書」讓市府審查,輝達稱需要兩個月工作天,審查完,預計農曆年前,就可與輝達簽約。黃仁勳每年農曆年前都會來台參加尾牙,黃仁勳如果來台,就會由他親自簽約。

李說,目前輝達建物外觀已在美國設計好,現在輝達正在找國內建築師,等投資計畫書送來,就會送設計圖;北市府也會進行T17、T18中間道路的都市計畫變更,市府擬移三分之一土地當道路、三分之二給輝達,就可符合輝達設計的總部需求,市府拚明年五月底、六月初,黃仁勳來台參加電腦展時動工。

至於輝達成立子公司,李四川表示,輝達無「投資上限」,甚至副總裁Scott Ekman曾問北市府要求成立子公司資本額多少?李當時回預估約新台幣八億元,當時副總裁第一反應是:「什麼!small money這麼小的錢。」

由於市府與新壽先前合意解約過程,仍有人質疑進度太慢,李四川表示,「說實在,已經很拚命了。」他可接受每個人希望輝達快落腳,但就是因已發包給新壽,新壽又沒違法,還有要直接設定給輝達,也恐有法令問題。

「過程中,蔣萬安市長沒逼我,不過很清楚就是要輝達,一定要在台北市。」甚至李也透露,談解約過程曾一度卡關,他也曾跟新壽嗆「我可以承擔輝達不在台北市,我最多引咎辭職而已。」因公務員要依法行政,不過他也能理解新壽在商言商。

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昨日表示,新光人壽過去在此案上的努力不應被忽略,並希望外界給予團隊肯定。吳也表示,希望市政府跟輝達的談判能夠順利,讓他們能真正留在台灣。

 
勞動市場四大指標向好
記者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勞動市場延續穩定態勢,失業率再下滑。主計總處昨(24)日公布10月失業率3.36%,為25年同月新低,較前一個月續降0.02個百分點;工時不足就業者12.6萬人,終結連三升,轉為月減3,000人;另就業人數上升、勞動參與率也提高。

主計總處解讀,前述四大數據指標表現偏正向,顯示就業情勢穩健。

主計總處統計,10月勞動力總人數約1,203.9萬人,月增約2,000人,勞動力參與率(勞參率)則同步上揚0.03個百分點至59.54%,為連二月回升。

就業人數方面,10月總人數達1,163.5萬人,月增約5,000人。

若觀察產業別,服務業部門表現持續穩健,就業人數增加約9,000人,是帶動整體就業成長主力;工業部門則略減約1,000人,農業部門減少約3,000人。

10月失業人數約40.4萬人,月減約3,000人,減幅為0.63%。

主計總處分析,失業人數減少主要來自於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約3,000人,反映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的季節性現象。工時不足就業者人數,也在連三月上升後首度回落。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指出,工時不足就業者人數下降,可能是受到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人數微幅下降所影響。此外新台幣匯率逐漸回穩,可能使廠商接單增加,進而避免提前實施無薪假。

外界關注失業率是否受關稅影響,譚文玲指出,關稅若對產業造成衝擊,主要會反映在無薪假上,因為廠商在訂單狀況不明時,傾向先協商減少工時,而非直接裁員,因此現階段並未反映到失業率數字。

譚文玲表示,10月統計顯示勞動力增加、就業人數上升、工時不足就業者縮減、勞參率同步提高;整體指標皆朝正向變化,顯示就業環境維持穩定。

不過她也提醒,關稅議題尚未定案,廠商對後續情勢仍有疑慮,若相關政策能塵埃落定,將有助企業穩定接單、規劃布局,是影響未來勞動市場的重要變數。

 
公教退撫基金 恐提前六年破產…影響逾80萬人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公務人員退撫基金最新精算報告出爐,自2023年7月起,新進公務及教育人員改適用個人專戶制,不再加入舊制,以及舊制不足額提撥,使公務人員、教育人員退撫基金未提存潛藏負債分別達1.27兆、1.33兆元,最新破產年限為2045年、2042年,皆較前次精算提前六年。

精算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基準日,公務人員在職人數30.4萬人,領給付退休公務員及遺族近18萬人。教育人員在職人數17.9萬人,領給付教師及遺族逾13.8萬人。簡言之,公教人員退撫影響逾80萬人,合計最新潛藏負債達2.6兆元。

此次精算報告指出,公務及教育人員退撫基金皆已短於30年的財務安全目標。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野黨合作將停砍公教年金,並未納入此次精算。若該提案於立法院通過,意味未來退撫基金給付將會快速膨脹,破產年限恐會再大幅提前。

退撫基金每三年精算一次未來50年財務,此次第九次精算報告是以2023年12月31日為基準。此次精算將退撫基金報酬率由4%提高至4.5%,通膨及退休給付增加率則由上次0.5%提高至1.1%。另2023年7月起新進公務及教育人員改適用個人專戶制,不再加入舊制,亦是重大變化因素。

三年前第八次精算結果顯示,公務及教育人員退撫基金破產年限分別為2051年及2048年,當時特地將退撫新制上路因素納入後精算,公務和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因此分別提前至2046年、2044年破產,亦即分別提前五年及四年。顯示退撫新制對舊制財務重大影響。

這次第九次精算報告顯示,破產年度又提前了。精算結果顯示,公、教退撫基金出現當年度收支失衡是在2033年及2032年;基金出現負數年度分別為2045年、2042年。

和第八次精算結果相較,這次公教破產年限提前六年,最主要有兩大原因。第一是2023年7月起退撫新制實施,新任公教人員不再加入舊制,使得舊制收支失衡、基金用罄年度顯著提前,公、教退撫基金因此分別提前四年、三年破產。

第二是自2023年後公教人員退撫提撥率皆維持15%,遠低於最適提撥率,不足額提撥率產生負債增加;另,在職人員俸額增加率和已退人員退休給付增加率仍高於假設,期間退撫基金績效表現佳,但未提存負債仍大幅增加,該因素使得公、教退撫基金皆再提前破產二年。另外,因年改後節省經費挹注到公、教退撫基金,其中教育人員部分挹注款較前次精算少,推估教育人員基金用罄年度再提前一年。

 
國際財經要聞
印尼叫車平台GoTo撤換執行長 鋪路合併 Grab
編譯陳律安/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印尼叫車平台GoTo將撤換對併購形成障礙的現任執行長,為與同業Grab合併鋪路,有望因此催生一款東南亞的「超級App」。

GoTo 24日宣布,任職兩年多的執行長瓦魯喬將卸任,比原本的交棒日期早四年下台。執行長一職將交棒現任營運長帕圖瓦,這項任命案將在12月17日的臨時股東會進行表決。知情人士透露,一些股東將瓦魯喬視為與Grab合併的阻力。近幾年來,GoTo與Grab已斷斷續續進行合併談判。

隨著競爭壓力愈來愈大,GoTo股東已施壓該公司拍板與Grab的交易案。GoTo股價自2022年掛牌上市以來,已累積下跌逾80%。

GoTo與Grab合併後,將掌握印尼90%的叫車與美食外送市場,在印尼這個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催生服務包羅萬象的「超級App」,市值將突破240億美元。

軟銀等GoTo的股東已致函董事會,尋求在下次的臨時股東會上將瓦魯喬撤職,原因是股價表現低迷。知情人士指出,同樣持有Grab股票的軟銀,力主推行這樁合併案。

 
印尼國營基金擬錢進海外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類似台灣勞保的印尼國營基金BPJS Ketenagakerjaan主管24日說,如果獲得政府批准海外投資,有意投資提供人工智慧(AI)產業基礎設施的公司,範圍包括台灣、美國、日本及南韓。

路透報導,這個印尼數一數二大機構投資人的投資發展部主管愛德溫說,目前該基金正等待監管單位批准其海外投資申請,希望藉此拓展有限的國內機會,目前尚無決策時程表。

愛德溫說,該基金申請將海外投資比例提高至總投資組合的5%。這家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達879兆印尼盾(520億美元)。他說:「AI供應鏈將是我們投資組合良好多元化選擇,投資標的可能包括美國、台灣、日本與南韓。」

愛德溫表示,看好與AI產業相關的公司,包括資料中心、為AI產業供電的能源公司及電纜業者。他還說,核心AI企業如晶片製造商則「競爭過於激烈」。

 
老美施打新冠疫苗人數變少 莫德納淪最大做空標的稱冠標普500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隨著美國過去數月施打新冠疫苗的人數持續減少,疫苗大廠莫德納(Moderna)股價已跌至新冠疫情前的低點,並成為標普500指數空頭部位最高的股票。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根據科技業分析公司S3 Partners,莫德納股票的空頭部位,9月底起已在標普500指數中居冠,做空者今年來未實現利得達約6.22億美元。此外,莫德納股價21日收盤報23.72美元,相當於2020年2月水準,今年來股價累計下跌43%。

另一方面,Jefferies 2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在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數個月的反疫苗宣導後,該國施打新冠疫苗的人數,比去年同期減少約24%。分析師表示,儘管供給充足,疫苗疲勞(vaccine fatigue)導致過去數月的新冠疫苗施打率不及2023或2024年的水準。

小羅勃.甘迺迪長久以來對疫苗持懷疑論,他6月將一個最高層級的疫苗諮詢委員會成員全數開除,並在兩個月後限制政府公布的新冠疫苗施打建議。不過,莫德納自2023年起就不曾獲利,遠早於小羅勃.甘迺迪今年將疫苗懷疑論引進華府之舉。同時間,莫德納今年來已斥資逾120萬美元進行遊說,創該公司紀錄。

莫德納於2021年7月獲納標普500指數,美國政府同年向該公司購買數億劑的新冠疫苗,激勵該公司當年度營業利益率攀抵高於波克夏公司的水準。然而,莫德納營收自2021年以來已下滑逾八成。

莫德納高層在20日的投資者日上宣稱,明年獲利有望好轉,該公司預計擴大在美國以外市場的銷售,也正加緊將其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運用於癌症治療。莫德納董座阿費揚表示,市場看空莫德納股票,但沒有影響其運作方式。

William Blair分析師敏特說,莫德納在疫苗領域的曝險,使藥業巨擘無意收購,「你需要一些具說服力的腫瘤醫學數據」來引起收購者的興趣。

莫德納說,就目前看來,在澳洲、加拿大和英國的銷售,將有助提升明年營收多達10%。

另外,輝瑞在歐盟銷售新冠疫苗的合約將在2027年到期,屆時歐洲市場將為莫德納開啟。

 
油價中止連三跌、上漲漲逾1%追隨美股走高 降息預期提振金價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國際油價周一(24日)上漲約1%,隨著股市上漲,結束了連續三天的下跌走勢,因市場押注美國12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加,同時,交易人士對俄羅斯能否達成烏克蘭和平協議的疑慮加深,這攸關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前景;金價上漲,因美國降息預期升溫。

油價中止連三跌 上漲超過1%

布蘭特原油1月期貨上漲0.81美元,漲幅1.3%,收報每桶63.37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WTI)1月期貨漲0.78美元,漲幅1.3%,收報每桶58.84美元。

上周五,兩大指標原油均收於10月21日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和烏克蘭官員周一試圖縮小雙方在結束烏克蘭戰爭計畫上的分歧,此前他們同意修改一份被基輔及其歐洲盟友視為克里姆林宮願望清單的美國提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基周一表示,談判已至「關鍵時刻」,他指出有關領土和主權的談判將十分艱難

能源顧問公司Ritterbusch and Associates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近期油價疲軟主要受烏俄和平談判取得進展的報導影響,「不過,我們認為風險溢價減少超過5%有些過度」。他們補充說,戰爭可能繼續下去,重新將地緣政治風險注入油市。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稱讚烏克蘭戰爭談判出現「新動能」,並承諾歐盟將繼續支持烏克蘭。

摩根大通預測,2027年布蘭特原油均價為每桶57美元,美國原油均價為53美元,同時維持2026年預測不變,分別為58美元和54美元。

金價漲逾1%

金價周一上漲超過1%,因聯準會下月降息預期不斷升溫,投資人等待新的美國經濟數據為貨幣政策提供進一步線索。

現貨金價24日收盤勁揚1.75%,報每英兩4,136.31美元;12月交割的美國黃金期貨收高0.4%,結算價報每英兩4,094.2美元。

道明證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Bart Melek表示:「市場愈來愈相信,聯準會將在12月降息。」「我們正在等待經濟數據,預期數據可能會稍顯疲軟。通膨可能不會很高,所有這些都預示著黃金會有相當好的表現。」

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上周五表示,美國利率「在短期內」可能下降,但不會危及聯準會的通膨目標,同時有助於防範就業市場下滑。

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周一顯示,聯準會12月降息機率79%。

與此同時,美國和烏克蘭周一繼續舉行會談,以制定一項可接受的計畫來結束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雙方同意修改美國早些時候提出的一項提案,許多人認為該提案對莫斯科過於有利。

StoneX分析師Rhona O'Connell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聯準會的討論占據更多頭條,以及地緣政治的波動,尤其是烏克蘭問題,黃金仍有可能獲得買盤,但我們認為,黃金仍將陷於4,000美元至4,100美元的區間。」

現貨白銀上漲1.7%,至每英兩50.84美元;白金上漲2.3%,至1,545.91美元;鈀金上漲1.7%,至1,398.21美元。

 
年終血拚神器!OpenAI推ChatGPT購物工具 幫你量身推薦產品過濾業配文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OpenAI推出免費的AI購物研究工具,主打能在年底購物旺季期間,為ChatGPT的使用者生成個人化的購物指南。

雖然聊天機器人ChatGPT已經能回答與購物相關問題,但OpenAI 24日在部落格貼文表示,OpenAI已訓練GPT-5 mini模型的一個版本 ,會主動提出釐清需求的問題,並從OpenAI認為品質較高網站上發表的購物評論中取得答案。

在宣布上述消息前,OpenAI的代表向記者解釋說,例如在Reddit論壇上發表的使用者經驗分享,可能被視為比付費行銷內容或產品頁面上的評論更可信。他們補充說,該工具在引用產品連結時,也不會優先考慮特定網站。

這項新工具與ChatGPT使用者習慣的文字互動方式不同。人們可在聊天介面點選專門的「購物研究」按鈕,並以指令描述需求,例如:「找一張適合套房的小沙發」或「我要送一份禮物給喜歡畫畫的4歲姪女」。

研究工具不會立即產生文字回覆,而是會以問答形式提出更多問題,考量可能的因素,例如預算、顏色偏好和物品大小等。在從網路蒐集資訊的同時,它會陸續推薦10到15項商品,並讓使用者點選「更多類似商品」或「不感興趣」以進一步調整最終的推薦購物清單。

OpenAI表示,新的購物工具在電子產品、美妝、家居、園藝、廚房、家電與戶外用品等細節密集類別中特別「表現優異」。但由於新工具生成清單可能需要幾分鐘,建議使用者若是查詢價格、硬體規格這類較簡單的購物問題,仍可使用一般的ChatGPT搜尋。

OpenAI也建議使用者前往商家網站取得最準確的資訊,提醒用戶新工具「可能會在產品細節上犯錯」,例如價格與庫存狀態。

隨著聊天機器人市場競爭加劇,OpenAI一直在擴大ChatGPT的應用,以吸引更多使用者。例如過去幾周,OpenAI推出ChatGPT群組聊天室、美國中小學教師可使用的免費版本聊天機器人,以及內建ChatGPT的網頁瀏覽器。

在購物領域的競爭更是激烈。OpenAI與Perplexity AI等競爭同業正爭相讓自家的AI工具成為消費者購物流程中的一環,為新的收入來源打開大門。然而,OpenAI並不立即試圖從購物研究工具中獲利,該公司表示在1月前,所有免費與付費用戶都可享有「幾乎無限制使用」。

 
要聞
台積高雄P6廠 南管局:用地準備好了
記者徐白櫻/高雄報導聯合報
台積電坐落於高雄楠梓產業園區的5座晶圓廠如火如荼推進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南下考察,南科管理局證實,國科會已將P6廠用地變更納入且通過行政院核定,用地已經準備好了。

台積電進駐高雄帶來利多,今年4月經濟部前部長郭智輝率先透露,若台積電要在高雄擴充P6廠,土地和水電都已有所準備。市長陳其邁日前在高科實中揭牌儀式致詞時也說,台積電會有6座廠設在高雄楠梓。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赴高雄考察,聚焦高雄亞灣、軟科、科學園區及多項重大交通建設,經濟部次長何晉滄、交通部次長陳彥伯等人出席。

立委賴瑞隆現場提問台積電P6廠進度,南科管理局回覆,國科會籌設計畫已把P6變更納入且通過行政院核定,建廠時間由廠商決定,「都已經準備好了」。

南科高雄(路竹)園區、橋頭園區及楠梓園區陸續推動中,南科管理局簡報指出,高雄園區今年1至8月產值達729.14億元、員工數1萬4344人;橋頭園區已核准25家廠商,汙水處理廠等工程明年陸續完工,預估年產值達1000億元至1800億元。

楠梓園區29.83公頃土地2024年6月納為第1階段科學園區,供台積電進駐建廠,其中P1完工、P2正在裝機,P3、P4會在第2階段園區持續推動,預計2027年7月納編;園區年產值達9600億元,提供6600個優質工作機會,後續期待旗艦廠商持續建廠,為高雄貢獻。

 
台新新光投信合併 拚兆元資產規模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新新光金控今年七月廿四日正式合併後,旗下子公司整合進度加速,首家完成的是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兩公司昨日完成合併程序,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管理規模(AUM)達新台幣五千三百億元,排名升至國內第九大投信,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宣示,合併後台新投信資產規模將挑戰兆元。

吳東亮指出,政府正在全力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與資本市場國際化政策,留財引資的方向愈來愈明確,也引導業者站上國際舞台,「讓我們看見更大市場。」他表示,投信部門率先完成整合,「未來不只要變大,更要變得更強壯。」

台新投信董事會昨亦完成改選,金控財務長賴昭吟被推選為董事長。賴昭吟說,合併後有三大首要任務:第一,擴大徵才,目前合併後員工人數約兩百多人,未來將招募更多資產管理界人才,初步鎖定投研與業務精英。第二,要推出更多創新、符合市場趨勢的理財商品。第三,積極發展全權委託業務,目標為「資產規模破兆元」。

吳東亮也說明,台新投信董事會中已納入新壽主管,以強化內部橫向聯繫與合作。根據統計,以台新投信的姊妹公司台新人壽為例,其台股部位、大約兩百多億元現在由台新投信操盤,國內債券也有部分由台新投信代操,海外債券則是台新人壽內部操作。

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合併後兩家公司在資產管理、產品研發、通路布局、風險控管等領域的資源優勢將迅速整合,業務重心鎖定全權委託、主被動型ETF及共同基金,同時也會鎖定壽險資金挹注投信代操。

投信總經理葉柱均補充,截至今年九月底,台新投信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已逾一千六百億元,連續七年穩居業界龍頭。

他表示,作為金控旗下資產管理核心成員,公司將結合集團資源,打造機構法人與高資產族群的全權委託平台,提供差異化投資服務,並為金控創造更佳投資收益。

吳東亮指出,接下來,明年一月一日將是壽險合併,之後總資產將超過八兆元,其中新壽占據半數,未來,資產管理將成為金控發展的重要關鍵。

 
中小企業落實永續 減碳即競爭力
台北訊聯合報
願景工程基金會啟動中小企業加速永續計畫,日前舉辦中小企業加速永續實踐論壇,邀請專家與企業分享如何將永續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沖在論壇致詞時指出,中小企業占台灣企業的百分之九十八,占有最多的就業人口,要讓永續真正落地,就必須讓中小企業一起行動。

中小企業氣候中心(SME Climate Hub)是位於歐洲的非營利組織,提供全球中小企業落實淨零排放務實方法、資源與建議,總監Louise Rehbinder在論壇中分享全球減碳趨勢。她表示,巴黎協定設下的升溫目標是人類能繼續繁榮的底線,中小企業的參與則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全球超過九成企業是中小企業,如果他們不參與,淨零轉型就不可能實現」。

Louise Rehbinder提出三個具體行動方針,建議企業先從自身營運著手,提升能源效率、導入再生能源並推動低碳交通,以減少直接排放;進一步則要將減碳思維延伸至供應鏈,與供應商攜手減排、選用低碳原料,讓上下游形成共同進步的循環。最終可透過開發具有減碳效益的產品與服務,讓綠色創新成為企業成長的新動能。Louise Rehbinder提醒,越早啟動越能掌握競爭優勢,「永續不是負擔,而是進入國際市場的門票」。

在國際趨勢的推動下,台灣企業也開始展現行動力。台達ESG策略整合辦公室資深處長李立仁指出,台達早在成立初期就以「節能、環保、愛地球」為企業使命,如今更將永續視為營運核心,「永續不只是口號,而要與營運策略整合」。

對於仍在思索如何啟動淨零行動的企業而言,政府建立了支援機制與輔導服務,例如動力與公用設備補助、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等多項補助案,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經理陳健強建議可以預先了解與準備,待政府推出新一年度的方案後,較易順利提出補助或輔導的申請,以降低轉型的技術與資金門檻,讓永續不再只是理念,而是能被落地的行動。

 
馬斯克衝刺AI晶片 自駕車與機器人夥伴亞光、和大沾光
記者邱馨儀、劉芳妙/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衝刺AI晶片最終目的,在於打造自駕車與機器人,他預言:「人形機器人將成為史上最大的產業或產品,比手機或任何其他東西更大,因為每個人都會想要一台、甚至更多台機器人。」隨著特斯拉AI晶片能量大增,亞光(3019)、和大等特斯拉自駕車與機器人夥伴同步衝鋒。

亞光與特斯拉合作多年,提供鏡頭,用於特斯拉電動車,也是特斯拉自駕小黃關鍵元件,並積極切入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供應鏈,提供感知外界變化功能,扮演特斯拉各類AI硬體應用的「眼睛」關鍵角色。

亞光董事長賴以仁看好,繼電動車之後,人形機器人將是光學鏡頭產業下一個成長動能爆發力,目前亞光已與歐美三家客戶少量試做合作中,預期隨技術發展成熟、規模放大、成本降低,兩、三年後有望明顯放量。

車載鏡頭方面,除了特斯拉之外,亞光也有很多歐美、日客戶。亞光透露,無人計程車採用同樣軟體及鏡頭規格,新的規格為大廣角,在車載應用方面,2026年仍是自動駕駛應用,鏡頭規格也由500萬畫素、升級800萬畫素、1,200萬畫素,均已送樣中。

談到人形機器人應用,賴以仁說,除了中國客戶外,仍有很多歐美客戶,一個人形機器人至少搭載十多顆鏡頭,後市潛力看好。

和大主攻特斯拉電動車零件,供應減速齒輪箱,和大集團今年面臨中國電動車崛起造成衝擊,積極尋求轉型升級。

 
判決移轉土地 留意起訴日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民眾出售土地時,土增稅若要適用自住優惠稅率,地主或配偶、直系親屬須在出售時(立契日)在當地設有戶籍,而如果是法院判決移轉土地,在認定戶籍要件時,是以申報人向法院「起訴日」為認定時點。

屏東縣財稅局舉例表示,陳先生(化名)經法院判決移轉名下土地,經查該案於2023年6月1日向法院提起起訴,至2025年10月1日判決確定,同年11月5日向稅捐單位申報並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增稅。

財稅局指出,查核是否完成戶籍登記時點,應以向法院起訴日,也就是2023年6月1日為準,若陳先生2025年11月3日才將戶籍遷入,在起訴日前一年內查無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設籍,仍不符自住稅率規定,應依一般用地稅率計徵土增稅。

 
企業列呆帳損失 依不同情況備妥證明 以免遭剔除補稅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企業營運過程中,難免會面臨債權無法收回情形,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面對實際發生的呆帳,企業應先了解債權無法收回原因,面對不同呆帳損失發生原因,企業在列報時也需要檢附不同證明文件。

南區國稅局表示,依所得稅法及營所稅查核準則規定,營利事業遇到下列兩種情形時,可視為實際發生呆帳損失,該損失應先在「發生年度」沖抵已提列的備抵呆帳,沖抵不足部分可列報為當期損失。

第一種情況,是因債務人倒閉、逃匿、重整、和解或破產之宣告,或其他原因,導致債權的一部分或全部不能收回。

若是債務人倒閉、逃匿,企業列報呆帳損失時,應準備郵政事業無法送達的存證函,當債務人居住海外時,應取得債務人所在地主管機關核發債務人倒閉逃匿前確實營業地址的證明文件,並經相關機構驗證;若債務人重整、破產宣告,則必須提出法院裁定書;若為與債務人和解,就應備妥法院和解筆錄或裁定書,或商業會、工業會和解筆錄。

企業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仍無法獲償,此時就須提出法院發給債權憑證;若債務人依國外法令清算,應準備清算完結證明文件,及經駐外機關證明。

第二種情況,當債權逾期兩年,經催收後,未經收取本金或利息,則要準備郵政事業已送達之存證函、拒收退回存證函或向法院訴追之催收證明。

南區國稅局提醒,企業呆帳催收的地址,應以債務人「確實營業」地址為準,如債務人已倒閉、逃匿,仍應將存證函寄送至債務人倒閉或他遷不明前的確實營業地址,且要留意呆帳發生原因並取具符合規定的相關證明文件,以避免因不符合規定而遭剔除補稅。

官員指出,過去曾有公司申報營所稅時列報呆帳損失,其中部分是拖延超過兩年的應收帳款,依規定,公司應提供郵局開立的「已送達」存證函來證明,但公司只寄存證信函,卻沒取得送達證明文件,結果這筆呆帳被剔除,因此提醒營利事業,列報呆帳損失應留意證明文件。

 
亞泥循環經濟 淨零成果豐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亞洲水泥(1102)花蓮廠昨(24)日再度獲得經濟部「產業溫室氣體減量績優廠商」肯定,累計已11度獲獎,保持全國單一工廠獲獎次數最多紀錄,展現亞泥在水泥業淨零轉型中的指標地位。

代表領獎的亞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表示,亞泥的循環經濟係由兼具傳統材料生產的「動脈產業」角色,以及使用廢棄物與副產物作為替代原料與燃料的「靜脈產業」功能,使原本線性的「搖籃到墳墓」廢棄物管理模式,轉變為更具循環性的「搖籃到搖籃」資源利用體系,實現環境永續、資源利用與經濟價值的三重效益。

水泥產業排放來源中,石灰石□燒約占60%、燃料燃燒35%、電力使用5%。亞泥聚焦推動「替代原料、替代燃料、替代熟料」三大策略,是目前水泥業最具成效的減碳路徑。

替代原料方面,亞泥以非碳酸鹽類含鈣副產品如煉鋼渣取代部分石灰石,因在□燒過程中不釋放CO□,可從源頭減少製程排放。替代燃料方面,開發協同處理技術,利用水泥窯高溫、長停留及強擾流的「3T特性」,能安全處理各類廢棄物,既可回收熱能降低煤炭使用,殘餘灰分可完全化合成為熟料成分,無需二次處理,兼具減廢與減碳雙效益。

亞泥亦建置廢棄風機葉片及冷媒回收再利用技術,提升高碳排風險廢棄物處理能力,擴大循環材料於水泥製程中的使用量。

在產品端,2024年花蓮廠於水泥中添加逾7.2萬噸礦物摻料取代熟料,相較前一年減碳約6萬4,856噸CO□e,顯著降低水泥中熟料使用量。亞泥亦推動CNS低碳水泥國家標準修訂,使低碳水泥正式量產。目前全產品已完成ISO 14067碳足跡查證並取得環境部碳足跡標籤,其中市售唯一泥作特用低碳「墁砌水泥」創下國內水泥產品最低碳排紀錄。

陳志賢表示,亞泥以國際最高標準自我要求,各項減碳目標已通過SBTi審查並連年達標,將持續在循環經濟、再生能源、固碳技術與低碳產品上加速布局,為我國邁向淨零帶來更深遠且正向的影響。

 
三大需求帶動 數位帳戶熱度不墜 第2季台新銀以448萬戶居冠
記者黃于庭/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國內銀行數位帳戶競爭持續升溫,截至第2季台新銀以448萬戶居冠,國泰世華、連線及永豐分別緊追,其餘如中信銀、北富銀第3季最高仍有季增逾8%,銀行觀察發現,用戶以25歲至39歲為主,使用行為從轉帳、信用卡費自動扣繳延伸至換匯、外幣定存與投資配置,帶動App實動率逾七成。

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截至第2季底,台新銀行的數位帳戶總戶數約448萬戶位居第一,國泰世華銀行也有305萬戶排名第二,永豐銀的DAWHO數位帳戶逾206萬戶,各銀行表示用戶數穩健成長中。中國信託銀行表示,截至今年9月,數位帳戶累計開戶數已突破135萬戶,較今年第2季增加至少2萬戶;台北富邦銀行的數位帳戶累計至9月底,共計近120萬戶,較第2季底的111萬戶成長8%,顯示數存戶需求未減。

從數位帳戶的用戶樣態與使用情形觀察,台新銀表示,Richart用戶年齡以35歲以下年輕客群為最大宗,男女比相當,使用率最高的功能依序為轉帳、台外幣儲蓄,以及為享有信用卡加碼回饋而綁定帳戶自動扣繳卡費,使用率顯著提升的功能則為換匯、外幣定存和申購美股,帶動整體Richart App使用率達九成。

 
台幣連十黑 貶向31.5元…台美聯合聲明發布後不升反跌
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新台幣匯率昨(24)日先升後貶,雖外資雙向操作,整體仍匯出約10億美元,收31.447元,貶值1.7分,出現23.08億美元大量。總計新台幣已連十貶,逼近31.5元關卡,11月以來貶值近7角,達6.98角。

匯銀業者昨日表示,央行於11月14日晚間發布台美聯合聲明以來,新台幣匯價未如部分市場預期走升,反而呈現緩貶走勢。近期匯市受到政策與外資動向影響之際,國際輿論也聚焦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昨日新台幣匯價早盤以31.41元開出,小升2分,但隨後因外資持續買匯、匯出部位,新台幣一度貶至31.48元,續探近七月個低點。外資昨日再度自台股提款299.5億元,11月以來累計賣超已達3,876億元。新台幣匯價連十日走貶,累計貶值4.39角、貶幅約1.39%,11月以來大貶6.98角,貶幅達2.21%。

央行統計顯示,美元指數昨升0.1%,亞幣則是漲跌互見,日圓、韓元則分別貶值0.08%、0.06%,新台幣小貶0.05%;星元及人民幣分別升值0.15%及0.05%;歐元則是貶值0.25%。累計今年以來,新台幣兌美元升幅已收斂至4.24%。

展望國際金融情勢,匯銀指出,市場對Fed第4季降息的預期仍持續拉鋸。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斯近日表示,在勞動市場可能走弱的背景下,Fed「近期」仍具降息空間。 然而,達拉斯聯準銀行總裁蘿根則持相對鷹派立場,呼籲放慢降息步調,並指出Fed在12月會議上「很可能按兵不動」。

匯銀認為,在外資持續調節台股、美元保持相對強勢、新台幣偏貶態勢未變下,短線匯價看31.5元能否有守,市場將持續關注Fed 12月會議及外資年底部位調整方向。

 
信驊超旺 二度上修第4季展望…AI市況比預期更強
記者李孟珊/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股王信驊(5274)董事長林鴻明昨(24)日表示,受惠供應鏈轉順,現階段出貨優於預期,二度上修本季營運展望,預料將攀上2025全年高峰,且訂單能見度直達明年第2季,看好2026年業績持續向上。

信驊是全球最大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BMC)製造商,產品廣泛用於AI伺服器與一般伺服器。信驊昨天參加櫃買中心舉行的業績發表會,林鴻明釋出以上訊息。隨著信驊二度上修本季展望,意味AI市況比外界預期更強。

信驊10月首度上修本季展望,當時將單季營收目標由原預期17.5億元至18.5億元,調高為20億元至21億元。林鴻明昨天二度上調本季展望,強調在主要載板供應商大力支援下,出貨比預期好,毛利率同步向上,全年營運逐季成長,惟並未透露本季二度上調後營收目標。

展望2026年,由於訂單能見度已看到第2季,下半年又有通用伺服器與AI伺服器新平台上市,預計整體需求維持強勁,法人推測,信驊明年首季營收約26億元至27億元,續寫新猷,毛利率落在66.5%至67.5%,維持高檔水準。

法人關注信驊新一代BMC晶片「AST2700」進度,林鴻明透露,「AST2700」已於今年送樣,明年首季量產,由於採用DDR5,效能優於前一代「AST2600」,並獲得多家伺服器客戶積極驗證,評估2026年營收比重可達10%至15%,成為信驊跨入新平台循環的重要動能。

同時,隨著資安規範日趨嚴格,BMC平台更新周期已由過去三年縮短至一年半,帶來更頻繁的換機需求,信驊同步大幅上調BMC潛在市場規模(TAM),估計2030年將達4,650萬顆。

林鴻明強調,不論是AI伺服器或一般伺服器,2026年均預期能維持雙位數成長,特別是AI推論逐漸走向「CPU化」,許多推論工作負載不需GPU或ASIC即可執行,提升一般伺服器採購量,而一般伺服器的資本效益較高,等於使用相同預算能購買更多台伺服器,帶來更多BMC需求,為信驊提供長期動能。

信驊昨天盤中一度攻上6,600元,蓄勢挑戰歷史天價6,690元,終場收6,405元,上漲330元、漲幅5.43%。

 
訊息公告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