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期間…芬普尼毒蛋又流出4萬顆 逾3萬顆已賣給散客、店家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11/16 第906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要聞
焦點新聞
社會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管制期間…芬普尼毒蛋又流出4萬顆 逾3萬顆已賣給散客、店家
記者劉明岩、趙容萱、黑中亮、簡慧聯合報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芬普尼雞蛋又有四萬顆流入市面。台中市食安處十日到台中市龍忠蛋行稽查,發現該場九日又出貨二百籃散蛋至該蛋行,抽驗後前晚確認檢出芬普尼超標。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不可思議」,管制期間出貨已違法,已發文彰化縣政府,要求縣府查明與究責。

彰化縣府表示,該場移動管制後,八日雞蛋、飼料零檢出已解除管制,九日中央下令逐批檢驗後又恢復;該場雞蛋屬預防性下架蛋品,業者私自將六日管制期內產蛋出貨給下游,已移請檢方偵辦。彰化地檢署表示,將與蛋雞被汙染案一併追查。

是否有其他文雅畜牧場雞蛋流出?台中市食安處已通報彰化縣衛生局追蹤。文雅畜牧場昨不回應。龍忠蛋行林姓老闆說,八日接到養雞場通知檢驗合格,九日去載雞蛋,沒有偷偷賣。

台中市食安處表示,七日獲報文雅蛋品檢出禁藥,台中四家進貨業者已下架,十日稽查發現龍忠蛋行九日再向文雅進貨二百籃四萬顆蛋,抽驗後檢出芬普尼代謝物○點○五ppm,為標準值五倍;已下架卅八籃七千六百顆、約七六○台斤,其餘一六二籃、約三點二四萬顆,已賣給散客與卅五家餐飲、麵店與早餐店,均已用罄。

彰化縣府表示,該場五日移動管制之後,八日雞蛋、飼料零檢出,動防所依動物用藥品管理法解除移動管制,但該場雞蛋仍屬預防性下架蛋品,業者私自出貨,已經移請檢方偵辦。

彰化縣動防所表示,中市十日抽檢到的普芬尼蛋,推算為文雅畜牧場六日生產,當時仍屬移動管制期,屬非法流出。外界質疑,縣府八日解除移動管制,才導致芬普尼蛋又流出。縣府三緘其口,僅表示由檢察官偵辦中。

縣府官員質疑,七日通知預防性下架,為何文雅六日生產雞蛋,十日仍可查出?因散蛋蛋身無溯源碼,不排除蛋商保留先前雞蛋未賣出。中市食安處表示,因蛋籃上有溯源標籤,與前次的問題蛋屬不同批。

衛福部食藥署副署長蔡淑貞痛批,文雅畜牧場雞蛋四日被查出芬普尼殘留超標,五日農業部要求移動管制,雞蛋不可出場,八日解除禁令,雞農九日又將蛋雞六日產下的雞蛋賣給龍忠蛋行,因售出的雞蛋是在管制期間產下,仍被認定違規。

蔡淑貞說,衛政單位全力防堵芬普尼蛋,源頭管控卻出問題,「對民眾食品安全不公平」,蛋行於交易過程中恐被畜牧場業者誤導,認為進貨雞蛋並無疑慮,責任仍在源頭控管,「是賣出去的人要負責」。

彰化地檢署昨表示,文雅畜牧場雞蛋、蛋雞羽毛等殘留芬普尼,已分他字案調查,偵訊畜牧場負責人夫妻後無保請回,昨已從食安平台與媒體得知該場雞蛋外流,將一併調查。

 
TOP
專題
再爆問題蛋外流…龍忠蛋行:養雞場說檢驗沒問題
本報記者簡慧珍、許維寧、楊惠琪、聯合報

彰化文雅畜牧場雞蛋被檢出芬普尼超標,昨爆出又有四萬顆流入市面,同樣檢出芬普尼超標。進貨的龍忠蛋行林姓老闆強調,養雞場來電,說檢驗沒問題、長官放行,才去載蛋販售,絕對沒有偷賣,但一下子管制、一下子開放,希望政府查清楚,給大家安全的交代。

不過蛋農質疑,移動管制又不是站衛兵,怎麼可能滴水不漏掌握所有流向,憂心市面上恐怕還有更多黑數。

台中市食安處表示,七日接獲通報文雅畜牧場洗選蛋驗出芬普尼後,台中市有四家業者向文雅進貨,已要求全面下架,十日前往四業者稽查抽檢,僅有龍忠蛋行九日再向文雅進新的籃蛋,該批二百籃、共四萬顆,下架回收卅八籃,其餘一六二籃,約三萬二千多顆蛋全賣光,其餘三業者都未再進貨。

林姓老闆說,五日接獲通知文雅畜牧場要移動管制,且雞蛋要回收,但客人都用光了,回收也很難,接下來該場都不能載蛋,直到八日下午,養雞場來電說「檢驗沒有問題」,他們那邊局處的長官說可以放行,因此九日一大早就趕快去載蛋。

林姓老闆說,十日開始販售,後來又說這批也不能賣,要回收下架,於是就沒再賣文雅的蛋。他強調,沒有偷偷賣,只是食安單位一會移動管制,一會又開放運蛋,希望中央盡速釐清,究竟是哪個機關說可以放行?

由於文雅畜牧場在彰化蛋雞業界聲譽良好,該場雞蛋、蛋雞羽毛反覆被檢出禁藥,讓地方很訝異。雞農表示,若畜牧場被移動管制,通常會停止供應飼料,只提供清水,蛋雞營養不足就會強制換羽,最初五天還會產蛋,第六天就沒力氣生蛋,這段時間若處於禁止移動,也應逐日盤點封存;農政防疫單位應該徹查為何普芬尼蛋流入市面,避免影響多數守法的雞農。

在地雞農說,只要雞蛋被管制封存,農政防疫人員貼封條後都不能移動,雞農要私藏雞蛋不容易,可能是管制封存有疏失,禁令有空窗期或雞蛋沒清點確實。

不過也有蛋農私下指出,移動管制又不是站衛兵,怎麼可能滴水不漏。況且官方掌握的數字,與問題蛋雞場的實際生產數字未必吻合,使用數字有落差,當然可以私下繼續買。部分蛋商為求供貨穩定,長期經營的客戶不跑掉,就算是問題蛋也硬出。

 
TOP
冷眼集/移動管制如虛設 食安又失守
記者林琮恩、邱瓊玉聯合報
文雅畜牧場雞蛋被檢出芬普尼超標,目前仍在移動管制期,卻爆出四萬顆芬普尼蛋流入市面,令人瞠目結舌,更扯的是,在調查報告尚未出爐前,彰化縣府僅因雞蛋、飼料零檢出就解除移動管制,而中央隔日又下令恢復管制措施,導致出現一天空窗期。中央、地方標準不一的監管模式、跨部會溝通斷層,暴露出台灣食安治理的最大破口。

芬普尼蛋事件爆發後,雖已溯源至文雅畜牧場,並確認汙染源是業者違規噴藥除蟲。農業部及地方農業處、動防所,在確認噴藥時間、確定蛋雞將體內芬普尼代謝完畢前,理應全面禁止雞蛋出場,然而目前不僅噴藥時間不明,無從判定場內四萬多隻蛋雞體內是否仍有農藥殘留,移動管制卻在八日解除,讓雞農得以心存僥倖出貨。十日衛福部召開記者會公布疑慮批號時,毒蛋早已流入市面,為時已晚。

此外,農政單位忽視蛋雞每日持續產蛋的生理特性,未派人駐守牧場、未每日查扣新蛋,導致移動管制形同虛設。而這種管理漏洞並非第一次出現,從養豬廚餘烹煮的未落實,到芬普尼雞蛋移動管制失靈,台灣的食安制度長期停留在「出了問題再補破網」的思維,缺乏完整的預防式系統。政府一再承諾「問題蛋一顆也不能流出」,實務上卻常常在漏洞中失守。

文雅畜牧場月產一二○萬顆雞蛋,僅十五萬顆洗選蛋有編碼可追溯,其餘大量雞蛋流向傳統市場後便失去紀錄。衛政單位雖強調,並非過去一個月內所有雞蛋都有問題;但如果牧場真有違規用藥,難道只會精準落在那十五萬顆洗選蛋上嗎?

中央應明確規範解除移動管制的規定是什麼,地方才能避免執法差異。且農業部也應負起責任,做好溯源把關,否則單憑事後稽查,只會害更多民眾吃下毒雞蛋。

 
TOP
要聞
對等關稅退讓 川普調降牛肉、咖啡關稅
編譯俞仲慈、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透過大幅調整對等關稅,一舉調降對外國牛肉、香蕉、番茄及咖啡等輸美農產品與食品徵收的關稅,以減輕美國民眾對生活費攀升的擔憂。

川普十四日簽署行政命令,修改八月對美國貿易夥伴徵收的對等關稅,豁免包括水果、堅果和香料等多種常見的食品。這代表他一月回任後推出的關稅政策,正逐步脫離原本對外國「極限施壓」的路線。

川普今春祭出對等關稅時,白宮經濟團隊宣稱,將不會有任何豁免,但之後逐漸讓步,取消部分非美國生產或其國內供應不足而難以滿足美國消費者需求的商品關稅。

自十四日起的新豁免對象包括許多美國常見食品,例如近幾月來售價飆漲創新高的牛肉。

川普十三日說,美國從拉美國家阿根廷、厄瓜多、瓜地馬拉和薩爾瓦多進口的許多食品,在美國與他們達成雙邊貿易架構協議後將零關稅。然而,十四日行政命令的豁免範圍擴大適用於全部遭對等關稅影響國家的輸美食品,而非只是已與川普政府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雜貨業者對此樂見,並呼籲更進一步減免關稅。

川普此前宣稱,關稅是由外國企業支付,不會轉嫁給美國消費者,但如今改弦易轍。這形同默認,他徵收關稅的確推高美國國內的民生必需品物價。聯邦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民主黨籍議員懷登直言,「在說謊幾個月後」,川普終於承認,其關稅政策迫使百姓為了食品雜貨而支付更多錢,並加劇美國通膨。

在十一月初美國的幾場地方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高舉愈來愈難以負擔生活費的競選策略而橫掃共和黨對手。這反映出選民對當前生活成本節節攀升的不滿。根據美國勞工部資料數據,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漲幅從四月的百分之二點三,至九月的百分之三,可見家庭的生活成本明顯加重。

 
TOP
新聞眼/關稅談判將掀牌 我面臨壓力測試
記者應翠梅聯合報

台美十四日首度共同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有兩個重點:一是台灣不能操縱匯率取得競爭優勢,二是要求中央銀行每季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用白話文來說,美國要台灣央行拿開干預的手,這一紙匯率聯合聲明透露三層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台美關稅談判的結果即將揭曉,台灣眼下要關心的倒還不是新台幣會否立即急升,而是對美投資金額及開放市場的程度,這攸關台灣未來長期的發展。

台美共同聲明出爐代表三層意義,第一是台美關稅談判已接近尾聲。南韓在宣布結果之前,有三部曲:第一是赴美大舉投資,第二個是外匯協議,第三個是進口美國產品,如今台灣也進入第二部曲,台灣能否爭取到「調降百分之廿暫行關稅,且原本關稅不疊加」的條件,很快就會有答案。

第二層意義是,從原本每半年縮短為每季都要公布干預匯市的數字,央行干預匯率的頻率及幅度將會大幅減少,而少掉央行在匯市的調節緩衝,匯市波動將會擴大。

第三層意義,也是市場最關心的,接下來新台幣會大幅升值嗎?貨幣升貶反映的是貿易順差或逆差、兩國利差、資金移動等綜合情況。台美聲明發布後,新台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夜盤行情立即急升,可以看出市場已浮現預期升值心理。

就在台美共同聲明發布前幾小時,英國經濟學人亞太版的封面故事以「台灣榮景潛藏的風險」為題,論述台幣長期偏低的四大失衡,刊登的時機是否代表某種風向引發市場議論。某種程度來說這代表歐美主流的思想,也就是台美高度貿易順差的情況下,新台幣應該反映此一經濟現況走升。但美方尚不急著此時壓迫台幣升值,因近來是美債發行高峰,台幣升值不利美債的市場接受度。

台幣可能在明年會承受較大的升值壓力,因為一旦央行無法自主調節匯市,新台幣的波動勢必擴大,在關稅即將定案的情況下,加上匯率因素,將衝擊出口產業;第二是壽險公司因資產錯配而產生的風險也會跟著上升,影響到金融安定,意指壽險公司以「新台幣」計價的負債(保戶的儲蓄),卻是依賴「美元」計價的資產來支撐。

台灣對美究竟要投資多少,若真如外媒報導「台灣投資介於南韓三千五百億美元與日本五千五百億美元間」,換算成新台幣金額高達十點八兆至十七兆元,這將是台灣經濟史上前所未見的壓力測試。其次是台灣市場對美國門戶洞開要到何種程度,衝擊哪些商品及產業。

接下來的經濟硬仗,不能只是央行,包括金管會、經濟部,都得站到第一線,賴政府須同時穩定匯市、減少對美順差、推動產業轉型,這對台灣經濟韌性將是重大考驗。

 
TOP
焦點新聞
運動部去年調查 全台雲林最胖、高雄變胖
記者陳雅玲、陳雅玲、郭韋綺、宋原聯合報

據中央統計,去年各縣市BMI過高或肥胖人口平均比率逼近4成,雲林全台第1,六都高雄最高,高雄也是縣市中少見比前年「不瘦反胖」。雲縣衛生局分析,縣內勞動人口多,認為「三餐吃飽較重要」,習慣攝取澱粉、高熱量食物而致胖。高雄則與飲食偏甜、愛喝手搖飲、少運動不無關聯,已跨局處成立健康促進推動小組,力甩肥胖城市之名。

據教育部體育署(現為運動部)調查,2024年各縣市民眾BMI過高或肥胖比率, 雲林居冠,其次為屏東、基隆、高雄、花蓮,最低是新竹市;竹縣、高雄、連江比率則比去年上升。衛福部的資料也顯示,南部肥胖率普遍高於北部。

雲縣衛生局分析,雲林因近5成人口從事農業,勞動人口多,外食比率高,習慣攝取澱粉、高熱量食物,且將勞動當成運動,都是肥胖人口比率居高原因;屏東縣情形類似,衛生局並指屏東地形狹長,外出多以車輛代步,熱量消耗少。

營養師孫兆良指出,南部人對運動觀念有落差,以為散步、走走路就是運動,其實強度不足以消耗熱量。尤其南部飲食口味偏甜,小吃、便當或飲料糖分熱量高,加上飲料店盛行,又添加珍珠、椰果、粉條配料,一杯熱量就爆表。

六都肥胖人口最多的是高雄,衛生局指出,南部飲食偏甜、易讓能量攝取超過所需,且高雄幅員遼闊、通勤多靠汽機車,非運動型活動量偏少,也是肥胖率偏高原因之一。外界誤以為南部運動風氣不足,其實體健署調查的「規律運動率」高雄名列前茅,但可能運動強度、頻率或生活作息仍有落差。

市長陳其邁在議會備詢曾說,「高雄身為BMI最高的城市,不是光采的事」,他責成各局擬定促進健康計畫,要求成立「健康促進推動小組」,協助改變市民生活型態。

衛生局強調,無糖飲品與健康飲食一直是宣導重點,已要求飲料業依規定須標示糖量、熱量,提醒民眾減少攝取。

全台肥胖率最高的雲林縣則推「健康地圖」網站供外食族參考,並由營養師輔導餐飲業者減少糖鹽、選用高纖食材,降低油炸比率推出健康餐點,9月更首辦決戰BMI減重比賽。

 
TOP
日月潭淪「棄養池」!外來魚相繼爭霸 對原生種、生態威脅加劇
記者賴香珊、江良誠/南投報導聯合報

外來魚種相繼入侵日月潭,且一種比一種強勢,讓日月潭宛如大型棄養池。除了衝擊本土魚蝦生態,近年傳出部分釣客為了觀賞魚虎掠食,將魚虎帶到北部水域放生,生態專家警告,外來種擴大勢力範圍,原生魚種與水域生態平衡的威脅加劇。

日月潭被放生、棄養的觀賞魚種,從早期的玻璃魚、紅魔鬼,到目前猖獗的魚虎及新興的皇冠三間,相繼爭奪日月潭霸主。縣府坦言,已無法完全移除,只能盡量防治。

日月潭早年是台灣原生魚類的寶庫,奇力魚、曲腰魚等潭魚、沼蝦產量豐富,當地成立漁會,漁家靠捕魚即可維生;後因產業型態轉變,觀光業興起,帶進人潮,也引來不當放生、棄養外來魚種。日月潭區漁會表示,過去有人棄養十多隻魟魚,但因水土不服,一夜之間全死光,不像玻璃魚等強勢外來種,造成潭面下生態失序。

二十年前潭裡先是玻璃魚現蹤,外形小巧可愛,如玻璃般晶瑩剔透,五臟六腑清晰可見,外觀討喜,但繁殖速度驚人,又因背鰭有硬刺,其他魚類不吃,幾無天敵,橫行潭區,更專吃奇力魚卵,導致奇力魚大減。

之後出現紅魔鬼、珍珠石斑及魚虎等,魚虎體型最大、最具攻擊性,另兩種食性同樣會吃掉原生種魚卵和幼魚,堪稱「日月潭三害」;這兩年又有皇冠三間、帝王三間等爭奪日月潭霸主。

部分釣客為觀賞魚虎掠食,將牠們帶至北部放生;近年國內路亞釣魚興起,一些釣具業者為推銷專用釣竿,私下介紹釣客到北部的「獵虎」祕境,助長外來種破壞本土水域生態。

外來魚種威脅日月潭生態,南投縣政府曾和餐廳業者合作,開發外來魚種料理美食,用「吃」消滅這些外來魚種。漁會表示,除了玻璃魚不能吃之外,其餘外來魚種多能食用,近年與縣府加大力道防治,透過捕撈、釣魚等賣給餐廳料理,更設置逾六百五十坪傳統箱網,復育奇力魚、曲腰魚等原生魚種。

餐廳業者說,紅魔鬼魚肉質細緻鮮甜、膠質豐富,適合清蒸或煎烤。魚虎肉質Q彈,適合糖醋或酥炸料理,也可製作砂鍋魚頭。玻璃魚雖然肉質較硬,但經油炸後外酥內嫩,魚刺軟化,食用方便,可作為快炒或油炸小吃的食材。

 
TOP
勞保撥補法制化 拚本會期三讀
記者屈彥辰、蔡晉宇、劉懿萱/台北聯合報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明天排審「勞工保險條例」修正草案,包含撥補勞保法制化,以及讓勞保從現今「撥補制」,改為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朝野立委都有相關主張。國民黨籍召委廖偉翔表示,目標是本會期完成三讀,藍白已達高度共識,勞動部長洪申翰也持開放態度。

廖偉翔及多位國民黨立委共同提案修正勞保條例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九條。提案說明指出,截至今年六月止,勞保潛藏負債為十三兆五六三二億元,行政院於公務預算及 韌性條例特別預算,合計明年將撥補勞保基金一三○○億元;政府七年來各項撥補已挹注勞保基金五一七○億元,但卻無法源依據。因此提案修法,明定勞保基金財源包括之後撥補的金額。

為保障廣大勞工的退休生計,王鴻薇等也提案修法,將現行規定勞保如有虧損,由中央勞保局撥補的「撥補制」,改為明定勞工保險的財務,由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修正條文施行後,中央主管機關應至少每三年檢討勞保財務。

廖偉翔說,目標就是在本會期完成三讀,且國民黨團和民眾黨團已達成高度共識,兩黨都全力支持「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勞保改革已討論多年,勞工的權益應該用法律明文保障,而非以「持續研擬」來無限期拖延。洪申翰對修法方向持開放態度,尊重立院審議結果,承諾政府會負起責任,顯見朝野已有共識。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說,勞保千萬人投保,只靠政府不定期撥補,始終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他主張將勞保固定撥補與政府最終給付責任入法,他已提案修法,盼政院支持。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王美惠也有類似提案,主張政府應將提撥一定比例金額法制化,授權主管機關依財政狀況每年編列預算撥補,確保勞保財務穩健。

 
TOP
公共工程頻流標 地方:應依營造量能 管控建設量
記者鄭朝陽、楊正海/台北報導聯合報

「政府採購法」修正草案擬將首次招標須達三家廠商投標改為一家即可開標,引發是否為特定人開後門的疑慮;熟悉招標制度的地方官員說,不論一家或三家,想作弊的方法多的是,如果不從源頭控管每年公共工程的建設量能,哄抬價格、不斷流標的無限循環難終止;若完成修法,壓力最大的是第一線辦招標案的公務員,忠告是開標前善用廉政平台參與招標,確保公開透明。

北市府官員指出,公共工程流標成常態,修法草案改為一家廠商即可投標,與現行須三家以上才能投標的規定各有利弊,目前缺工缺料、物價波動大,若不必等三家投標,等標時間短,有利於招標效率。但若只有一家來,第一次投標就決標,若讓二、三流廠商標走,工程品質堪憂。

「刑法訂再嚴,還是有人殺人、搶劫。」北部縣市工程首長說,制度不同各有好壞,其實任何工程招標都是存乎一心,想作弊方法就很多,制度防來防去也說不準;好比之前規定審查標案的評審委員名單必須保密,現在又規定必須公開揭露,展現公開透明,但這也給投標廠商私下遊說、甚至暗通款曲的機會,很難評判好壞。

該首長說,公共工程防弊要從源頭量能控管做起,例如之前推出前瞻建設計畫,公共工程建設量大爆發,加上台積電等電子廠回台擴廠,除掀起搶工、營建物料漲價風潮,台灣能做大型公共工程的營造廠就是那幾家,「大家都吃撐了,工程還一大堆等著標,當然陷入一再流標的死循環」。

他表示,行政院要根據國內營造業量能,精準掌控建設量,否則除了重蹈一再流標覆轍,也推高公共工程的採購價格,浪費民脂民膏。

工程會修法打算降首次招標廠商家數門檻,該首長說,關鍵是工程主辦機關能否根據工程特性,善用現有的招標與決標模式,讓工程總價落在合理範圍內,這需要長期訓練和經驗傳承;而第一線承辦公務員的壓力相對大,要有效防弊、減壓,可比照北部縣市作法,在開標前的討論過程就讓廉政平台參與,除能提醒招標陷阱與風險,也有透明監督機制。

 
TOP
光電條款妨礙淨零時程? 學者批牽拖
記者陳儷方/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修法新增光電條款,規定九種情況的案場開發前應實施環評,經濟部表示,憂心綠能供應不足將對經濟發展造成實質衝擊,且拖累國家淨零時程。

學者專家指出,政府推動再生能源進度原本就大幅落後,二○二六年十一月達成占比百分之廿的政策目標,從現有數據推測一定跳票,因此綠能若供應不足,絕非此次修法造成。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今年前三季的火力發電、再生能源電力、四個半月的核電,以及抽蓄水電加總後,全國總發電量為二一六五億度,其中再生能源的發電量為二五九億度,因此今年至九月止,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百分之十二,距離今年底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百分之十五點二的目標遙遠,距離年底僅差三個月,今年再生能源占比一樣無法達標。

至於二○二六年十一月占比達百分之廿的目標,也幾乎確定跳票。葉宗洸認為,若政府將再生能源未達標的責任,歸咎於此次將大面積光電案場納入環評機制的修法,「本來就達不了標,拿這個來牽拖,真是莫名其妙」。

中央大學管理講座教授梁啟源也指出,明年再生能源占比百分之廿的目標,難以達成,此次修法後,進度落後的情況會更加嚴重,但就算太陽光電再多,對夜間供電也沒有幫助,經濟部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中,未來十年電力供給規畫已修改為火力機組電源規畫,已將太陽光電排除在供電預測之外。

此次修法也面臨太陽光電業者的強力反彈,葉宗洸指出,綠能開發若是因為被要求按部就班就跳腳,恐怕真正原因是政府長期以來以貴到不合理的躉購電價吸引開發商投資所導致,他認為政府扶植太陽光電產業已長達十多年,保證高價收購太陽光電的躉購制度,是時候該退場了。

葉宗洸分析,國外太陽光電一度約兩元,但台灣的光電躉購費率四點六元左右,價格是國外的兩倍,也高於台電電價,全力扶植式的躉購制度讓廠商趨之若鶩,現在修法要求大面積開發前要實施環評,影響其開發進度,尤其躉購費率正逐年調降,等於是工程愈晚完成,躉售費率就會愈低,影響光電業者獲利。

高雄大樹區和山村北側就因為缺乏環評機制,導致整座山頭都被剷平,植被幾乎被砍光,用來設置大面積的光電板。葉宗洸說,這足以證明環評程序的重要性,立法院此修法是針對大面積、會直接影響生態的太陽光電開發案場,要求納入環評機制,但屋頂型及小面積、自發自用型光電並不包括在內,「環境保護應比盲目追求綠電達標更重要」,光電開發市場應良性競爭,而非由政府訂高價鼓勵開發。

 
TOP
社會新聞
國道40萬件檢舉 近半是「鬼切車」
記者林昭彰/新北報導聯合報

國道未依規定變換車道違規案件有上升趨勢,警方年均受理四十萬件高速公路交通違規檢舉,近半是未依規變換車道,連續數年蟬聯第一,且與員警主動舉發件數均增加,以「換車道不打方向燈」最多。國道警方表示,違規變換車道易釀重大事故,呼籲國人改善駕駛習慣。

國道公路警察局統計民眾檢舉交通違規,二○二一年受理未依規定變換車道一四萬五九一四件,前年升至二一萬○○三六件,去年仍有一九萬九四一七件,今年至九月已受理一四萬四○五八件,幾乎年年高出第二名的違規使用路肩五倍。

除民眾檢舉,警方加強取締未依規定變換車道,二○二一年主動舉發一萬一二八三件,去年增加到一萬九八二九件,今年至九月舉發一萬五○七七件,逐年成長。

警方分析,國人駕駛習慣不佳,加上行車記錄器普及,未依規定變換車道成舉發違規大宗;進一步分析態樣,不打方向燈或未全程使用方向燈占七成最多,其次依序為未保持安全距離與間隔、在交流道出口插隊、驟然變換車道等。

國道員警說,不少民眾反映高速公路越來越難開,除了車多壅塞,許多人駕駛習慣不佳,欠缺「禮讓」的用路文化,動輒違規變換車道「鬼切」,易造成他車駕駛受驚,甚至失控翻覆、追撞,引發連環車禍。

警方調查,遊覽車司機陳文貴前年十月廿一日駕車載某科技公司員工等四十一人,經國道三號雲林路段,從外側車道往內側偏行,擦撞小客車後撞擊內側護欄,再撞另一輛小客車,導致四人死亡、廿二人受傷。

法官認定,陳超速行駛,任意驟然變換車道,未使用方向燈並保持安全距離,依過失致人於死罪判刑三年六月定讞。

國道警察局交通科長婁自強說,民眾檢舉前五名違規依序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行駛路肩、未依標誌標線號誌指示行車、違規使用燈光、違規超車;未依規變換車道侵犯路權、破壞行車秩序,影響行車體驗與公平性,最令用路人反感,且危險性高,駕駛應養成良好習慣。

隨行車記錄器效能提升,檢舉案件增加,警方呼籲駕駛遵守交通規則避免受罰。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汽車行駛於高速公路未依規定變換車道,處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任意以迫近、驟然變換車道等不當方式迫使他車讓道,處六千元以上三萬六千元以下,當場禁止駕駛。

 
TOP
九份遊覽車燒到剩骨架…11日籍遊客面面相覷 初判引擎不明原因冒火
記者游明煌/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61歲林姓司機今天下午4點多開中型遊覽車,由瑞芳往九份方向上山行駛途中,突然後方車身冒出濃煙及大火,幸好當時導遊已帶11名日籍遊客下車逛老街、逃過一劫,車上全部13人都沒事。遊覽車被燒剩骨架,初判是引擎不明原因起火,確切原因已採證調查釐清。

瑞芳警分局調查,今天下午4時12分,林姓司機開中型遊覽車在瑞芳區102線13.9公里處,地點就在九份派出所下方100公尺的道路右側,發生火燒車,火勢相當猛烈,消防人員到場時,車子已陷入火海,後車冒出熊熊烈火及竄出黑煙。

新北市消防局派遣7車22人前往搶救,大批消防人車趕至灌救及救援,滅火後搜索沒有人受困,事故車輛下午4點50分火勢撲滅。

警方說,事故車輛占據雙向車道,交通中斷,分局於102線與濱二路口、九號停車場前及瑞八公路與明燈路口等處疏導車輛改道通行。今天晚間6點拖吊排除,6點10分將路面油漬及散落物清理完畢,現場解除管制,交通恢復。

警方調查,車內日本遊客5男6女,已先行由導遊帶下車到九份老街逛街,當時只有司機在現場,緊急逃出也沒有受傷,遊客由公司調派另輛車載送下山,大家得知原車被燒毀,個個面面相覷。他向警方表示,不知為何起火。消防局採證後初判引擎不明原因起火後延燒,波及整輛車,燒剩骨架。

 
TOP
兩岸新聞
張榮恭與台商座談 提「和陸興台」
記者屈彥辰/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民黨副主席張榮恭訪陸,前天會見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宋濤後,昨前往江蘇昆山,參訪長三角地區台商、台胞的信仰中心「慧聚天后宮」,與一同前來參拜的台商台胞進行座談。張榮恭提出「和陸興台」概念表示,「和陸才能利民、共榮才能興台」。

國民黨表示,與會的台商台胞,大多來自長三角地區,還有從其他省市特地前來。在座談交流的過程中,主要與會者向張榮恭介紹了台商台胞們在大陸生活和發展的整體情況,反映了目前遇到的各種問題,也提出許多對於兩岸關係和國民黨的建議。大多數與會者固然對現今兩岸情勢感到憂慮,但也對當前國民黨的兩岸立場表示肯定,期許未來能夠有更多積極作為。

張榮恭首先表達對於慧聚天后宮長年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感謝,並表示近幾年台海情勢愈來愈緊張,導致台灣執政當局居然推出要在宮廟囤積彈藥,甚至連警察、學生都要被動員接受軍事訓練,已經到了危及台灣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地步。由此可見,抗中絕對保不了台,只會變成統獨對決,造成兩岸兵凶戰危。

張榮恭認為,「和陸才能利民、共榮才能興台」,因此提出「和陸興台」的概念。他表示,國民黨會持續努力,還給台商台胞一個可以安心從事兩岸交流、台灣人民可以安居樂業、兩岸可以和平發展的環境。

國民黨指出,昨傍晚張榮恭一行已結束訪陸行程,晚間搭機返抵台北。

 
TOP
陸駐美大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中
記者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十月卅日的南韓「川習會」後,大陸推動中美交流工作,大陸駐美大使謝鋒兩周內發表三次談話,力促雙方經貿與人文關係回升,最近一次拋出「中美人員往來遠未恢復元氣」,強調歡迎愈來愈多美國民眾訪問大陸。

據大陸駐美大使館官網,謝鋒十四日在「中美交流對話研討會」上提到,疫情前每年有三百多萬大陸遊客訪美、貢獻三百多億美元消費,但今年前八個月僅為一百一十萬人次。還有統計顯示,大陸留學生一年帶給美國逾一百四十億美元經濟貢獻,但這一群體在美總人數卻從卅七點七萬峰值跌至廿四點五萬,降幅達百分之卅五。

他說,時至今日,受政治氛圍、簽證入境政策和交通運力等制約,「中美人員往來遠未恢復元氣,巨大潛力仍待進一步釋放」。他強調大陸已連續推出過境免簽、線上簽證申辦、入境卡網上填報、移動支付等政策利多,歡迎愈來愈多的美國民眾訪問大陸。

謝鋒並喊話美方「應相向而行,盡快打通航班、簽證、入境等堵點」,停止對大陸赴美人員採取選擇性、歧視性措施,切實為兩國人文交流「大開綠燈」。

此前據大陸方面的通稿,釜山「川習會」時,兩國元首同意加強雙方在經貿、能源等領域合作,促進人文交流。人員往來也是習近平兩年前在舊金山「拜習會」上拋出的「五根支柱」之一。

不過近期大陸仍常抗議美國對大陸民眾入境長時間盤查、滋擾或者遣返作為。此外,「科學」雜誌六日也指,美國國會準備推出「保障美國資金和專業知識免受敵對研究利用法案」,禁止資助美國科學家與大陸的夥伴合作或培訓陸生,多少影響美中之間往來,但該提案引起高達八百位研究人員公開連署反對。

「川習會」後美方公布雙方經貿協議內容,除部分關稅取消外,並附帶大陸採購多項美國農產品、以及芬太尼相關措施,執行狀況受到矚目。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帕特爾上周秘密訪問大陸,返美後在十三日宣布大陸已正式列出並列管用於製造芬太尼的全部十三種前體化學品。另對於大陸是否會按美方公布的數額採購黃豆,大陸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十三日表示,大陸是全球農產品貿易的重要參與者,將與全球交易夥伴持續深化互利合作。

 
TOP
國際新聞
日媒指日相高市早苗 討論修改非核3原則
記者廖士鋒、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日緊張情勢升溫。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七日在日本國會稱「台灣有事」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說,引起中國大陸強烈抗議,官媒稱大陸已做好實質反制,除了大陸外交部已呼籲民眾「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另外,在黃海舉行的實彈演習,也被認為是對日本的警告。

大陸鹽城海事局的演習公告是十二日下午五時,但一直未受到各方關注,昨天中午,大陸各大官媒公布此消息後,才受到重視。此前,鹽城海事局也已在九日宣布於黃海南部實彈射擊延長到十八日,引發各界猜測與中方的反制有關。根據座標範圍,兩場射擊地點都在近岸處,並未深入大海。

日本方面,日媒引述日本執政黨相關人士報導,高市早苗已研究「安保相關三文書」的修改,開始在自民黨和日本維新會組成的執政聯盟內,討論修改日本的「非核三原則」,即日本政府對核武的三大方針「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

若修改將是日本安保政策大轉變

共同社報導說,日本作為人類史上唯一的「戰爭被爆國」,高市此舉可能與日本自二戰以來致力的「無核武世界」背道而馳,勢必招致日本國內外的反彈。產經新聞報導指出,若修改不引進的原則,將成為二戰後日本安保政策的大轉變。

已故日相佐藤榮作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在國會答詢時提出非核三原則,並因此於一九七四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日本政府目前方針是明年底前修改安保相關三文書,自民黨本周展開討論。安保相關三文書即「國家安保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及「防衛力整備計畫」。

上次修改安保相關三文書是二○二二年的前日相岸田文雄,內容是以約十年為期做考量。

右翼的日本維新會曾主張,應重新檢討非核三原則。基於非核三原則,已知駐日美軍基地內與停靠日本港口的美國軍艦上,均未部署和配備核武。共同社報導稱,由於日本已批准核不擴散條約(NPT),因此高市將堅守不擁有與不製造的原則。

高市十一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中,被問到就任首相後,是否將堅持非核三原則時,她未正面答覆,僅說安保相關三文書的修改作業即將開始,「還沒有到由我來說明其具體內容的階段」。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十二日也只說,相關的具體內容將在今後討論,現階段不便做出預判。

高市主張,不引進的概念,可能使美國的核嚇阻力降低;這與她未擔任首相前的立場一致。

針對高市政權就「非核三原則」,以及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十四日在記者會上祭出「三問」:日方是否真的已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日本政府是否真心堅持專守防衛和「非核三原則」?日方是否還會恪守和平發展承諾?

 
TOP
美國智庫:川普對委國動武 機率逾5成
編譯高詣軒、張佑生/綜合報導聯合報
在白宮至少連三天的商討後,美國總統川普十四日說,已「在某種程度上決定」接下來將如何進行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顧問坎西恩認為,川普對委動武的機率已達五至七成。

華盛頓郵報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十四日報導,川普當晚搭空軍一號飛往佛州時語帶含糊,並說無法透露華府對委後續行動為何。

幾位知情人士說,川普十二日的每日情報簡報就論及委內瑞拉,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等人十三日再向川普提供相關簡報。十四日與會的除了川普、凱恩,還有副總統范斯、國防部長赫塞斯、國務卿魯比歐及白宮副幕僚長米勒。

川普曾屢次允諾避免開啟新衝突,並向國會保證未準備這類攻擊,對委境內動武無疑違背承諾,也將使美國與其他拉美國家合作更棘手,並加深外界猜疑川普終究只想推翻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一位美國官員說,馬杜洛非常害怕,也應如此,川普列入考慮的選項對馬杜洛及其非法政權很不利。

一名知情人士說,正在拉美的美軍航艦「福特號」的戰機飛行員,已在研究委內瑞拉防空系統,但不知是否將收到出擊命令。另兩名人士說,美方可能動用負責各類捕捉與殲滅任務的精銳「三角洲部隊」。委國防部則宣布大規模動員近廿萬名官兵。

幾名看過相關文件的人士表示,川普政府對拉美軍事行動的法律論點,是試圖混合套用管轄毒品走私犯罪的法律與武裝衝突法,將毒品與化學武器相提並論,還想以「集體自衛」為由,主張美國是在與哥倫比亞、墨西哥等盟友共同對抗毒梟集團。

幾位國安專家表示,可預見川普很快會行動。美國南方司令部前司令李察遜十三日說,委軍武器和防空系統均較老舊。坎西恩說,一七○枚戰斧飛彈可在數小時內癱瘓其空防。

赫塞斯十三日已宣布展開「南方之矛」行動,以打擊西半球毒品恐怖分子。鄰近委內瑞拉的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十四日則宣布,十六日起與美國展開六天聯演。馬杜洛十四日說,美國在當地「戰爭行為」構成巨大國際挑戰。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