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落幕 歐盟讓步油國勝利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24 第603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氣候峰會落幕 歐盟讓步油國勝利
陸回應高市升高層級 王毅再嗆「越了不應碰的紅線」
陸稱對日有自衛權 我譴責「扭曲史實」
中日關係惡化 學者:高市任內難緩解
台灣有事說 中日對立升溫
28點俄烏停戰計畫 川普:非最終提議
美烏稱和平計畫磋商進展良好 盧比歐:迄今最順利
準備推翻馬杜洛? 美傳對委內瑞拉有新行動
美FAA示警 6航空暫停委航班

焦點新聞
氣候峰會落幕 歐盟讓步油國勝利
特派記者林奐成、洪欣慈/貝倫報導/聯合報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卅次會議(COP30)延會談判,在巴西時間廿二日展開全體大會,一九四個締約國通過最終協定,呼籲努力在十年內,將氣候調適融資增至現在的三倍,刪除了任何關於「化石燃料」的字眼,堪稱是一個「妥協下的氣候協定」,凸顯全球減碳行動仍是牛步前進。

在溫室氣體排放第二高國家美國缺席的情況下,本屆峰會在巴西環境部長席瓦致詞,各國代表起立鼓掌後落幕。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各國談判代表露出如釋重負表情,互相擁抱慶祝,大會主席柯利亞離開會場時對記者表示:「非常開心!現在好想睡個覺!」

會議發生小插曲,哥倫比亞談判代表梅吉亞,對協定的減排計畫表達「反對」,要求文本納入「轉型脫離化石燃料,讓攝氏一點五度控制升溫目標維持可行」,這迫使主席宣布會議暫停一小時,私下協商成功後才重開。

峰會加班談判十二小時,歐盟之前力推的「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未能寫入協定,中東等產油國取得暫時勝利,歐盟讓步妥協。歐盟氣候、淨零和潔淨成長執委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受訪時表達失望,「我們希望做得更多,(減碳)更有企圖心,但這個世界和締約方會議就是如此運作」。

前年杜拜峰會協定寫入「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今年峰會一度將「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寫入文本,但最後遭刪除,在此議題上不進反退。

雖然化石燃料未寫入文本,主席柯利亞公開在閉幕會議提出兩種「路線圖」:一是減少森林砍伐,二是公正有序地脫離化石燃料,引起談判代表鼓掌叫好。巴西也支持這項聯合國體系外的倡議,將與九十國建立化石燃料退場計畫。

針對「氣候調適融資」,協定呼籲在二○三五年前增加到當前水準的三倍,也就是增至每年一千兩百億美元(三點七兆台幣)。此外,締約國決定發起「全球實踐加速器」和「貝倫達成一點五度任務」,以加強國家自訂貢獻的減碳行動,以達成巴黎協定控制升溫低於攝氏一點五度的目標。

這次也通過「全球調適目標」,列出關於氣候調適五十九項指標,提供各國作為調適行動的指引,但非強制性質。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分析,協定文字成功地整合了氣候行動的兩個核心支柱:減緩和調適,將過去長期被低估的調適行動和削減排放重新連結,關注氣候韌性的發展路徑是未來的趨勢。

   
陸回應高市升高層級 王毅再嗆「越了不應碰的紅線」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七日在國會提出「台灣有事」論引發北京強烈反彈,日方迄今未撤回,中方則升高回應層級,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出面回應。王毅直言,日本現任領導人(指高市早苗)竟公開發出試圖武力介入台灣問題的錯誤信號,「講了不該講的話,越了不應碰的紅線」,中方敦促日本早日反思改錯,不要執迷不悟。

王毅上周應邀赴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舉行外長戰略對話,並與三國總統會見。大陸與三國發表的政治文件皆提及台灣問題,中亞三國均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在中日緊張之際,北京強化「國際一中」意味濃厚。

針對高市涉台言論,此前北京多由外交部和國台辦發言人回應,據大陸外交部昨日發布,王毅在結束對中亞三國訪問後接受陸媒採訪,也回應了高市說法,提高了中方回應的層級。

據中方發布,王毅向三國外長介紹中方在台灣問題原則立場,「揭露了日本現任領導人公然侵害中國核心利益、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錯誤言行」。他並稱,三國公開強調一中原則,「這一集體發聲正當其時」,既支持中方在台灣問題的正當立場,且再次清晰表明一中原則是國際社會不可動搖的普遍共識。

王毅指出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日本最應該做的是深刻反省當年侵略殖民台灣的歷史,深刻反省軍國主義犯下的戰爭罪行,「但令人震驚的是,日本現職(現任)領導人竟然公開發出試圖武力介入台灣問題的錯誤信號,講了不該講的話,越了不應碰的紅線」,中方必須予以堅決回擊。

就中日關係,王毅強調,日本政府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中已就台灣問題作出鄭重承諾,具有國際法效力,沒有任何模糊、曲解的空間。他警告,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一錯再錯,「一切主張正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有權利對日本的歷史罪行進行再清算,都有責任堅決阻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王毅廿二日與塔吉克外長舉行戰略對話時提出三個「絕不允許」,包含中方絕不允許日本右翼勢力開歷史倒車;絕不允許外部勢力染指台灣,以及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

   
陸稱對日有自衛權 我譴責「扭曲史實」
編譯茅毅、記者張文馨/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中緊張升高,中國大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警告稱如日方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北京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賦予的自衛權。我外交部透過聲明譴責傅聰惡意扭曲史實,違反聯合國憲章在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的規定。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七日的「台灣有事」相關發言引發中日緊張升高,中國大陸駐日大使館廿一日的社媒發文暗示,根據聯合國憲章中的「敵國條款」,有權直接對日動武。

日本外務省廿三日也透過社媒發文回應。該發文寫道,對該憲章中的敵國條款,一九九五年聯合國大會第五十/五十二決議提到,相關規定已「過時」,且聯大當年表決時獲壓倒性通過。不過,該發文沒講的是,該決議僅具建議性質,並無拘束力,因此該憲章至今仍保留相關條款。

此外,民進黨指出,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廿二日於荷蘭海牙第二○九屆執委會議中無異議通過兩項挺台決議,強烈譴責中國對台灣人民的跨境鎮壓,並明確支持台灣民主韌性、國際參與,民進黨表示高度歡迎與感謝。

   
中日關係惡化 學者:高市任內難緩解
記者張文馨/台北報導/聯合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導致中日摩擦升溫。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何思慎提醒,中日關係惡化對台海穩定沒好處,若中日衝突,台灣絕對在暴風圈中,例如近代日俄戰爭發生在遼東,不論最後結果,台灣是必然的輸家。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郭育仁說,高市政權面對日本安全局勢惡化,想提前發動修改「安保三文件」,這將是台日實質安全合作的重要起點,台灣可望成為重要的利害關係人。

何思慎說,現在只是中日關係惡化的開始,高市已賠上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戰略互惠關係」成果。中共已對高市定調,中日關係緩和只能待高市下台,或美國總統川普有出人意表的政策,促動中日雙方關係改善的需要;若「台灣有事」,日本能做什麼,取決美國的態度,川普對台戰略模糊,高市難以「尾巴搖狗」。

郭育仁指出,日本輸出中國的大宗產品包含工具機、化學材料和消費性電子產品,北京加壓會逐步加溫,但不會一下子撕破臉,要看日本的反應;對北京來說,高市的台灣有事說比二○一二年日本宣布「釣魚台國有化」更嚴重,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反應還算輕微,雙方都有克制。

至於未來如何結束衝突?郭育仁說,上次釣魚台事件中,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際場合希望透過元首外交來破冰,直到二○一七年才有效果;也許高市在南非的G20也會想主動出擊。另一種可能性是日方也不積極緩和對中關係,北京就是等到高市任期屆滿,這段期間雙邊關係就是僵持,類似二○一三年到二○一六年期間。

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楊永明指出,只要高市還在任,中國對日本的抵制就會長期發展;到目前為止,中國施壓並未到高市的臨界點,她也沒有急迫壓力要緩和對中的緊張關係。

   
台灣有事說 中日對立升溫
國際中心、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廿三日赴沖繩與那國島,視察陸上自衛隊在該島的營區。該島是日本國境之西,距台灣僅一一一公里。日媒報導說,在七日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答詢內容引發中日對立升高後,小泉此行更具象徵意義。

日防相小泉昨視察與那國島

小泉廿三日視察時表明,必須守護日本國民的生命與和平生活、領土、領海與領空。他此行也和與那國町町長上地常夫會面,可能旨在讓防衛省能在島上部署地對空飛彈部隊而尋求島民的理解。小泉強調,飛彈部隊能降低日本受到武力攻擊的可能性,並不存在將升高區域緊張的問題。

小泉提到,鑒於日本正面臨自二戰以來最嚴峻的安保環境,因此加強自衛隊的能力至關重要;中央與地方的合作也不可或缺。

日本近年加速強化自衛隊在其西南地區的部署,陸自二○一六年在與那國島開設營區、二○一九年在奄美大島與宮古島設置基地,前年則在石垣島開設營區。今後與那國島將部署飛彈部隊,配備可攔截敵機與巡弋飛彈的「03式中距離地對空誘導彈」。

共軍今劉公島實彈射擊

中日矛盾未解,大陸自昨日起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水域範圍內,執行長達兩周的軍事任務。過去兩周大陸在黃海的軍事行動已從中部、南部擴及至北部。此外,大陸今日還將在甲午戰爭日軍大敗清朝北洋艦隊的黃海劉公島東部海域上,進行實彈射擊。

大連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自十一月廿三日下午四時至十二月七日下午四時,一連兩周在渤海海峽黃海北部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各點連線範圍內禁止駛入。據公告,具體位置落在遼寧半島與山東半島中間的近岸海域。

解放軍十七日至十九日才剛在「黃海中部」部分海域進行連續三日的實彈射擊,十八日至廿五日又在「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一連八天的實彈射擊,昨日又在「黃海北部」部分海域展開最新一波軍事任務,大陸相繼在黃海中、南、北區塊展開軍事行動,且時間點相互重疊。

自中日對立升溫以來,不僅黃海,渤海海域也成為大陸執行軍事任務的熱區,且地點廣泛,既包含近岸海域,也有位於渤海中心或者與黃海交界的渤海海峽,時間點亦相互接續或重疊。自十八日以來,已累計來自大連、葫蘆島、秦皇島海事局等至少七則的航行警告。

此外,威海海事局昨日發布航行警告,自廿四日上午六時至下午五時,將在劉公島東部方圓一海里海域內開展實彈射擊,禁止駛入。具體位置在山東半島東北方,鄰黃海北部近岸海域。

劉公島在中日關係中具有特殊意義。甲午戰爭後期的一八九五年二月,日軍在威海衛之戰殲滅了清朝北洋艦隊,完全控制了渤海灣,並登上了劉公島,接收了島上的軍事設施與軍備物資。

中共火箭軍昨日還發布影片「假如戰爭今天爆發,這就是我的回答」,以軍歌形式展現部隊全時待戰的戰備狀態,東風-61和東風-5C等洲際彈道導彈均在片中亮相。

   
28點俄烏停戰計畫 川普:非最終提議
編譯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對川普政府日前向烏克蘭提交的廿八點俄烏停戰計畫,是否就是華府對烏克蘭的最終提議,美國總統川普廿二日指稱,「不是」,並強調自己想得到和平。

川普強調,「俄烏和平本該在很久之前就發生;我們正試圖讓它(俄烏戰爭)結束,無論如何我們必須讓它結束」。

廿二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年度廿國集團(G20)峰會場邊,逾十二位與會的歐洲領袖,草擬一項對川普政府停戰計畫的「反提案」,並稱川普的計畫是「一個基礎,將需要進一步研議」。彭博廿三日報導,反提案是類北約(NATO)盟約第五條集體防禦的條款。

魯比歐、美國中東特使威科夫及美國陸軍部長德里斯科等美烏高官,和歐洲三個主要國家法、英、德(E3)國安顧問廿三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談,以討論川普的計畫。歐盟、NATO、義大利及加拿大也派員出席。華盛頓郵報廿二日報導,戰後對烏軍將不會加諸限制、烏克蘭將收回札波羅熱核電廠及卡科夫卡水壩、將享有在第聶伯羅河上不受限制的通行權,並控制「金伯恩沙嘴」。

路透廿三日引述一位德國政府消息人士報導,歐洲草擬的停戰計畫,是基於川普的計畫,已分送基輔及華府。該報導提到,一位美國官員說「我們希望釐清計畫最終細節」,起草一項對烏有利的協議,留待美烏總統下次會面時拍板。

當天會談前,法國國防部「部長級代表」魯福對法國新聞電台說,該會談的主要重點,是包括戰後對烏軍的限制,而這形同使烏克蘭的主權受限,「烏克蘭必須有能力自衛」。

烏克蘭總統幕僚長葉爾馬克同日在X寫道,該國代表團已開始在日內瓦的工作,以討論該計畫,且當天的一連串會議打算以各種形式進行,「我們會持續(與其他與會國)合作,為烏克蘭實現永續又有正義的和平」。

共和黨籍的朗茲、民主黨籍的夏亨與無黨籍的金恩等幾位跨黨派美國聯邦參議員同日聲稱,美國國務卿魯比歐私下對他們說,川普正促使基輔接受的計畫,是「俄羅斯人夢想的願望清單,而非美國真正的計畫」。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皮戈特則在社媒X發文駁斥上述說法,稱之為「公然造假」。魯比歐本人也在X發文反駁道,該計畫是美方起草,當作這場戰爭持續談判的有力架構,儘管有根據俄方提供的意見,但也納入烏方至今的想法。

   
美烏稱和平計畫磋商進展良好 盧比歐:迄今最順利
日內瓦23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央社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今天表示,他與烏克蘭代表團在瑞士日內瓦會面,磋商美方提出的終結俄烏戰爭和平計畫草案,會談目前取得良好進展;烏方談判代表同樣表達了樂觀態度。

路透社報導,盧比歐(Marco Rubio)告訴記者:「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有意義的會晤,我會說,這可能是自我們(今年)1月就任以來,在整個(協商)過程中所經歷最好的一次會面,也是最順利的一天。」

美國與烏克蘭官員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談仍持續進行,第2輪會議即將召開。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的幕僚長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指出,與美國代表團進行的「第1輪會談非常富有成效」。

葉爾馬克用英文在社群媒體X平台上發文說道,第2輪會談「今天稍後很快」就會召開,以繼續推進歐洲夥伴也參與其中的共同提案工作。

葉爾馬克並感謝美國及其總統川普(DonaldTrump)「致力推動和平」。

澤倫斯基稍早也向川普表達感激之意,感謝美國為協助烏克蘭所做出的努力。川普先前才在社群媒體寫道:「烏克蘭『領導層』對我們的付出毫不感恩。」

   
準備推翻馬杜洛? 美傳對委內瑞拉有新行動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隨著川普政府加大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政府的施壓力道,路透廿二日引述四位美國官員報導,美國準備好在接下來幾天對委發動新一階段行動。一位美國高官說,未排除任何手段的可能性;另兩位官員說,考慮中選項包括試圖推翻馬杜洛。

路透無法確定新行動的確切時間或範圍,也無法得知美國總統川普是否已做出動手的最後決定。五角大廈將路透相關提問轉交白宮,美國中情局(CIA)則婉拒置評;委內瑞拉通訊部未立即回覆置評請求。

法新社廿三日報導引述法國等國官員和消息人士報導,法國、荷蘭和英國已開始限制與華府分享加勒比海地區相關情資,因為擔心可能被用於在自己國家認定為違法的打擊行動。

美軍自九月以來多次在拉美打擊疑似運毒船,川普十七日也拒絕排除對委派出地面部隊的可能性。

另據華盛頓郵報廿二日報導,幾位知情人士透露,白宮最近提出一項構想,要派美國軍機在委內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空投傳單從事心理戰,以進一步施壓馬杜洛並慫恿他流亡,可能最快當地時間廿三日行動,即馬杜洛六十三歲生日。但該行動還未獲得授權。

上述傳單預料包含美國對馬杜洛五千萬美元懸賞金的資訊。華郵說,其意在加劇馬杜洛下台壓力或為委內瑞拉反對派壯膽,而不直接攻擊該國。在潛在軍事行動前投放傳單是標準心理戰戰術,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前也曾在該國空投傳單。

一位川普政府高官向路透說,川普已準備動用美國一切力量,阻止毒品流入美國並將犯嫌繩之以法。美國官員透露,美方計畫廿四日以涉嫌輸入非法毒品到美國為由,將「太陽集團」列為外國恐怖組織(FTO)。川普政府指控馬杜洛領導該集團,但馬杜洛否認。

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本月稍早說,太陽集團列為FTO「為美國帶來許多新選項」。川普曾說,這將允許美國打擊在委內瑞拉的馬杜洛資產和基礎設施,但表態可能願意尋求會談來找到外交解決方案。

馬杜洛上周稍早說,兩國分歧應透過外交解決,願意與有興趣者會對面會談。

兩位美國官員透露美委間有對話。目前不清楚這是否影響美國軍事行動的時程或規模。

路透指,美軍規模遠超委軍。鑒於當前現實,馬杜洛政府正考慮幾個替代策略以防美國入侵,包括可能採取遊擊隊式回應。

   
美FAA示警 6航空暫停委航班
編譯高詣軒/綜合報導/聯合報
法新社廿二日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廿一日對主要航空公司示警,飛越委內瑞拉面臨「潛在的危險情況」後,六家國際航空公司廿二日取消往返委內瑞拉的航班。

委內瑞拉航空公司協會(ALAV)主席德羅多沙說,上述六家是巴西的高爾航空(Gol)、哥倫比亞的哥倫比亞航空、「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的加勒比海航空、智利的南美航空(LATAM)、西班牙的伊比利亞航空及葡萄牙的TAP葡萄牙航空。她未具體說明將停飛多久。

美國「福特號」航艦打擊群十六日已抵達加勒比海,與至少七艘其他軍艦、一艘核潛艦及F-35戰機會合。FAA廿一日警告在委內瑞拉領空飛行的民用飛機,由於美國在該區域大規模集結兵力,當地存在「軍事活動升高」危險性。

FAA表示,委內瑞拉境內或周邊安全情勢惡化及軍事活動升高,此區飛機應提高警覺,「這些威脅可能會對所有高度的飛機構成潛在風險,包括在飛越期間、航班的到場與離場階段,機場與地面上飛機也可能受波及」。

TAP葡萄牙航空已向路透證實,取消表定廿二和廿五日從委內瑞拉卡拉卡斯起飛的航班,該決定是依照美國航空主管機構發布的資訊,即並不保證委內瑞拉空域安全條件。伊比利亞航空說,廿四日起將取消飛往卡拉卡斯的航班直到另行通知,會評估情況來決定何時復飛。

哥倫比亞民航局聲明,卡拉卡斯附近邁格狄亞機場所在地區由於安全條件惡化和區域軍事活動增加,飛航存在潛在風險。巴拿馬航空、西班牙歐羅巴航空和Plus Ultra航空、 土耳其航空、委內瑞拉萊索托航空仍維持營運。此外,根據航班追蹤網站「Flightradar24」,南美航空原定廿三日飛往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航班也取消。

   
職涯規劃要趁早
我常提醒年輕人,大學階段就該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發現科系不合適,應該勇敢轉系或轉校,不要等畢業後才後悔。踏入職場後,也別急著跳槽或轉行,先在相關產業踏實工作兩年,去印證理想與現實的距離。唯有經過時間的打磨,才能確定自己是否真正適合那條路。

從《2025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看研發趨勢及能量
今年創博會以「AI跨域創新,智慧驅動未來」為主軸,設置「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智慧永續館」及「發明競賽區」三館一區,展出超過1,100件創新技術,完整呈現台灣在半導體、資通訊、綠色永續、國家安全與醫療等關鍵產業中的AI佈局與技術深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