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音樂工具之技術觀測-以Udio運用技巧為例


【常春藤e起學英語】精選最精采的文章,時而新奇有趣,時而發人深省,透過閱讀喜歡的事物學習英語。 【行遍天下旅遊電子報】每月企劃精采的旅遊專題,讓你感受美景與多樣風情,創造屬於個人的旅遊哲學。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27 第85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科技新知 AI生成音樂工具之技術觀測-以Udio運用技巧為例
醫護告急,AI如何點亮希望?
靜岡綠茶包暢銷的祕密武器!栗田公司因應茶葉消費轉型下的挑戰與解方
GitHub 信任危機與企業應對策略

AI生成音樂工具之技術觀測-以Udio運用技巧為例
FIND研究員:謝淳羽

提到自己創作音樂、填詞作曲這種事,放在前幾年還算是小有難度,但隨著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AI工具誕生,音樂創作的門檻也越來越低,甚至各家AI工具還發展出專門領域,比方專門生產背景音樂的Soundraw、可以細部控制曲調和弦聲部,整體走向更適合製作古典樂的AIVA,標榜新手都能生出音樂的Suno等等,但要完全發揮出這些AI生成工具的實力,勢必是建立在付費上,假若今天只是臨時接到指示要幫簡報加個背景音樂,或是專案開發剛好需要一段不常見的效果音,甚至是需要人聲來幫你唱出某段內容,這種時候,身為非付費用戶友善代表的Udio會是不錯的選擇。

Udio、Suno、Soundraw都是目前最熱門的AI音樂生成工具之一,使用並分析三款AI工具之後,對於新手來說,Udio比較能貼近使用需求,Soundraw的編曲實力優秀,並且將每一首生成的音樂分成六個段落、四層旋律,在混音和調整聲音配置上的自由度是三款工具中最高的,但Soundraw不是使用prompt作為音樂生成的來源,而是其內建的風格標籤,與其說是生成,更像是直接從Soundraw龐大音樂圖書館的指定曲風書櫃中抽出四段(此處指的是四層旋律)出來排列組合,所以假設我們今天需要一首有次中音薩克斯風聲音的爵士樂,我們就只能在Soundraw生給你的音樂裡面盲選,無法針對指定項目進行設定,比較可惜的是Soundraw不支援人聲,若是剛好需要唱歌詞,那Soundraw就會幫不上忙。

圖1: Soundraw的混音器介面

資料來源:Soundraw官網

Suno和Udio很類似,不只功能、界面,就連每天可以提供的免費生成音樂數量都很類似,但在prompt回饋精準度上Suno略弱些,也提高取得心儀音樂的成本,Suno也沒有混音和延長生成的功能,更沒有Soundraw的音樂分層,所以Suno最常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音樂完成度很高,但不是我需要的那種音樂」,不過Suno是三個工具中唯一一個有Radio和白噪音功能的工具。

而Udio則是最親人也最適合新手的選擇,新手友善的部分不單指對於詠唱新手,更包含對於樂理新手,搭配易上手的UI/UX的介面,符合邏輯的可控功能,只需要注意幾個地方,就算不常進行Prompt詠唱的人也能輕鬆做出符合需求的音樂,下段會針對Udio控制面板的幾個主要項目與技巧進行說明:

1.詠唱,或是某某同款

有詠唱經驗的人,詠唱內容建議包含幾個重點:

曲風:例如R&B、Jazz、Kpop等,把周杰倫當作曲風其實也可以,將Jay Chou寫成Prompt餵給Udio,有很高機率會得到兩首4536251(周杰倫的慣用和弦)的流行音樂。

指定樂器:就是你希望一定要出現在樂曲裡的聲音元素,例如爵士鼓、效果器、電子合成器、電鋼琴等等,詠唱上述樂器再加上曲風關鍵字J Pop並指定女聲演唱,就可以生成Yoasobi風格的音樂,目前測試下來,Udio在判讀國樂器的能力比較薄弱,例如Udio不知道嗩吶是何物,即便在詠唱詞裡面註明Suona (Chinese oboe)還是無法正確反應,如果要生成絲竹古韻可能要有Udio聽不懂需求的心理準備。

人聲的有無和語系:用詠唱詞可以要求Udio生成指定的仿人類聲線去唱你創作的歌曲,除了常見的男女聲,Udio甚至支援生成黑人女高音來唱你指定的Smooth Jazz(柔和爵士),語言方面,可以準確唱出英文、日文、普通話和粵語,但是Udio唱的台語歌,聽起來更像是粵語混搭潮州話,台味偏弱。

圖2: Udio的詠唱介面

資料來源:Udio官網

更簡單的方法是把喜歡的音樂直接餵給Udio,他會分析並模仿這首音樂的編成與風格,並生成相似風格或編曲的音樂。

2.有歌詞還是純音樂

Udio和Suno都支援代入指定歌詞的功能,就算不給歌詞,Udio也能自己生成一些詞語來豐富歌曲,較為特別的地方是Udio有歌詞版權審核機制,如果是直接複製貼上歌手的歌詞下去生成,Udio會拒絕生成,但因為語系問題,現階段英文歌詞被查到的機率遠高於中文。

圖3: Udio的歌詞控制介面

資料來源:Udio官網

3.參數影響

Udio能夠調整音樂受到其他因素影響的程度,分別是樂器分離度、風格強度和詠唱詞強度,其中樂器分離度數值越高,聽起來會 越清晰,但可能會導致音樂聽起來不自然。

圖4 Udio的參數調整介面

資料來源:Udio官網

4.生成音樂長度

Udio預設兩種音樂長度,分別對應不同的點數,生成兩段32秒的音樂是2點,生成130秒是4點,每天固定會有免費的10點可以用,等於同於四首130秒或是八首32秒的歌曲,如果遇上音樂長度不夠,Udio還有內建混音或是延續生成的功能,可以將喜歡的歌曲繼續生成下去,或是和其他歌曲進行混音。

最後特別提醒,如果你和我一樣還是非付費用戶,使用Udio生成的音樂時還是建議在說明欄或是空白處標註「Created with Udio」以保護自己。若是使用付費方案,只要確認自己的Prompt是原創,並且沒有引用任何第三方版權文字或音樂片段就能放心使用,不過有鑑於前陣子Udio被Sony、華納等大型唱片公司提告,控訴Udio在訓練模型時使用未經授權並受版權保護的音樂素材有侵權之虞,雖然這不會直接影響生成內容的商用合理性,但在AI生成相關的法律規定尚未成形與Udio的官司問題尚未釐清之前,仍是建議關注相關法律變化及 Udio的平台條款更新,以降低潛在風險。

參考資料來源:

1.Udio官網: https://www.udio.com/home

2.Suno官網: https://suno.com/

3.Soundraw官網: https://soundraw.io/

 
醫護告急,AI如何點亮希望?
FIND研究員:金繼昭

全球健康照護系統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捩點,面臨人口老化、成本飆升以及勞動力短缺等多重挑戰。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到2030年,全球將面臨1,100萬個醫護工作者的短缺,這不僅是人數不足,更反映出對教育和培訓的長期投資不足、人才分配不均,以及醫護人員普遍面臨的職業倦怠等問題。

AI驅動醫療效率與照護革新

在醫療系統面臨重壓之際,人工智慧正迅速成為希望之光。AI演算法已能協助醫護人員偵測難以察覺的異常、自動化行政職能、加速藥物開發,並提升患者互動體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AI醫療設備的批准數量顯著增長,企業對AI的投資也達紀錄水平,顯示其巨大潛力。研究一致表明,AI能顯著提高生產力,並在許多情況下縮小勞動力技能差距。它透過減少行政負擔來提高效率,改善患者結果,並創建更多醫療系統串接來增強患者體驗。例如,AI輔助的乳腺癌診斷敏感度高達90%,優於放射科醫師的78%。AI不僅是效率工具,更是重新定義醫療服務交付方式的關鍵驅動力,將醫療照護模式從被動轉變為主動和個人化。

AI能大幅提高醫療領域的效率與生產力。在美國,AI每年有望節省高達3,600億美元。其中,45%的行政任務可透過AI自動化處理,每年可節省1,500億美元。而且AI輔助診斷已展現卓越能力,例如在乳腺癌檢測中,其敏感度可達90%,優於放射科醫師的78%。此外,AI虛擬抄寫員能精準轉錄患者就診記錄,顯著減少醫護人員的文件負擔。AI的核心價值在於透過自動化耗時任務,釋放醫護人員寶貴時間,使其能更專注於複雜決策、富有同理心的患者互動和策略性照護,從而增強醫護人員專業能力。

AI賦能解放醫護潛力

AI主要透過增強現有醫護人員的能力來彌補勞動力缺口,例如AI虛擬抄寫員能將醫師文件處理時間減少40%。這讓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專注於直接患者照護、複雜問題解決及富有同理心的互動,從而減輕職業倦怠並提升工作滿意度。在臨床上,AI能協助診斷(如解釋腦部掃描、識別骨折)、預測感染風險,並透過預測分析識別高風險患者,實現主動干預。AI還能提供遠端監測、機器人輔助患者搬運及藥物管理等,擴大護理人員的服務範圍,尤其在服務不足地區,使得稀缺的人力資源能服務更廣泛的人群。這代表著醫療照護領域的「能力」不再僅限於員工人數,而是透過技術槓桿強化醫護人員潛力。

圖 1:AI賦能提升照護品質並彌補勞動力缺口

圖片來源:本文作者以 AI 生成

醫療專業人員缺乏AI專業知識是阻礙AI有效採用的重要痛點。因此,提升AI素養至關重要,全球已有醫療機構已成功整合AI技術並提升員工能力。以下是代表性案例:

HelloCareAI:2025年4月獲得4,700萬美元資金,用於擴展AI驅動的虛擬護理平台,專注於AI輔助護理、遠程監測和高效工作流程管理。

Innovaccer:2025年2月推出「Agents of Care」,一種AI驅動的助手,透過自動化行政任務減輕醫療專業人員的職業負擔。

案例顯示透過有效整合AI技術並提供相應培訓,醫療機構不僅提升了服務品質,也增強了員工的AI相關能力。

多方協作共築智慧醫療大未來

為應對AI帶來的變革,國家和國際政策協作不可或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世界衛生組織(WHO)都強調負責任AI、能力建設和倫理標準的重要性,並推動全球合作。美國聯邦政府也頒布多項行政命令和備忘錄,旨在加速AI使用並制定標準。此外:公私合作夥伴關係(鼓勵政府、學術界、產業和醫療照護提供者之間的多方協作,以匯集資源、共享專業知識並加速負責任AI解決方案的開發與部署),以及數據治理與基礎設施(建立高品質、安全、可互操作的數據生態系統,並實施嚴格的網路安全措施,以保護敏感的患者資訊)。透過這些策略性行動,醫療照護部門可以將AI轉變為應對當前勞動力挑戰的強大盟友,共同實現一個更有效率、更公平、更以人為本的未來。

參考資料來源:

1.世界衛生組織 (WHO) - 全球醫療人力現況與挑戰: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health-workforce

2.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 AI對醫療勞動力的影響評估及政策建議:https://www.oecd.org/content/dam/oecd/en/publications/reports/2024/11/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the-health-workforce_c8e4433d/9a31d8af-en.pdf

3.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 AI在醫療領域的關鍵變革: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25/03/ai-transforming-global-health/

4.麥肯錫 (McKinsey) - 醫療照護領域生成式AI當前趨勢與未來展望: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healthcare/our-insights/generative-ai-in-healthcare-current-trends-and-future-outlook

 
靜岡綠茶包暢銷的祕密武器!栗田公司因應茶葉消費轉型下的挑戰與解方
FIND研究員:薛惠文 日本靜岡縣的綠茶遠近馳名,然而,隨著高齡化人口增加,人力不足及講究便利性,使用茶包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靜岡綠茶銷售量一年不如一年。為解決此一問題,靜岡縣有限會社栗田導入了「散葉茶粉碎原料生產線」 ...
 
GitHub 信任危機與企業應對策略
FIND研究員:董定融 大綱 事件背景:一場信任的風暴 社群脈動:從 Reddit 熱議看見的警訊 核心問題剖析:產品劣化與數據主權危機 ...
 
「It's my duty.」你以為很禮貌,老外聽起來卻很刺耳的英文
Maggie在商展上遇到的一家海外廠商向她要公司的產品項目。Maggie熱心、迅速地整理了資料給他。對方感激回應:"The information you sent was useful.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organize it.�胊y用她一向的禮貌,謙虛地回答:�羑ot at all, it's my duty. �苳ㄚ�氣,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本來就是我該做的)。不料這話一回答,氣氛卻有些僵。

科學家突破!老鼠注入年輕免疫細胞 竟能回春又變聰明
Forever young有希望!美國西達斯西奈醫學中心(Cedars-Sinai)的研究團隊在最新研究中,成功讓老鼠「回春」!不僅大腦老化跡象逆轉,記憶力也明顯提升,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被譽為抗老化與阿茲海默症治療的重大突破。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