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修財劃法…地方補助款 未來額度不能比今年少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部落格  NBA台灣  網站總覽  
聯合電子報
聯合電子報
2025/11/15 第9066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頭條
專題
要聞
焦點新聞
政治新聞
社會新聞
經濟新聞
兩岸新聞
國際新聞
 
今日頭條
藍白修財劃法…地方補助款 未來額度不能比今年少
記者蔡晉宇、李人岳、賴昭穎/台北聯合報

行政院統刪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引發各地跳腳,藍白昨天於立法院再聯手,三讀通過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除了將先前中央砍地方政府的六三六億元補助款全數填上,還明定未來規模只能更高,且地方計畫型補助款比率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平均值。

卓揆批修惡 政院將尋求救濟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批評,再修正的財劃法版本危害政府施政穩定性、破壞財政紀律,使多項福國利民政策無法推動,並削弱中央災害應變能力。而政院版的財劃部份條文修正草案近期也將送立院審議,若立院持續推動在野黨版的「修惡版本」,行政院將依憲政體制尋求救濟。

立法院今年初三讀通過「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總共刪減二○七五億元,其中有六三六億元由政院自行刪減,政院因而將六三六億刪在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上,各縣市刪減幅度達百分之廿五,引發地方強烈反彈。

國民黨團因此再提出財劃法修正案,確保未來中央對地方的補助規模不會再被削減。立院昨天三讀條文明定,中央政府一一四年度補助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金額,不得少於一一三年八月卅日核列一一四年度一般性補助款的金額外;另外,更明定計畫型補助款補助比率,不得低於過去十年同財力級次縣市、同類型計畫的平均值。

在野稱亡羊補牢 錢還地方

三讀條文指出,直轄市、縣市政府除了出現年度總預算、追加預算與特別預算,未依相關法律及行政院訂定的預算籌編原則辦理等情況外,或是有依法得徵收財源而不徵收時,中央政府不得減列或減撥補助款。另外,經中央核定的跨年度及分年度「延續性計畫型補助款」,非經地方政府同意,不得任意終止或變更補助金額。

國民黨團總召傅□萁指出,國民黨、民眾黨去年協力完成財劃法修正,一一五年開始各縣市共增加四一○○億元統籌分配款,但很遣憾民進黨政府大玩文字遊戲,接著又剋扣全國各縣市一般性補助款與計畫型補助款,法律修正是「亡羊補牢」,把錢還給地方政府。

民眾黨立委張□楷表示,民進黨無法無天砍地方補助款,導致很多縣市出現嚴重傷害,例如台北捷運被砍六百多億元、台中捷運補助剩一億多元,「砍到刀刀見骨」,連一般性預算都砍,藍白聯手透過修法把錢救回來。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去年修財劃法時,財政部就提醒公式錯誤,但在野黨不管,發現錯誤才又倉促修法,這次修法後中央將無法把財源挹注給較弱勢的縣市。藍白完全背離財政劃分法的設計邏輯,到時候希望在野黨不要後悔莫及,又要再倉促修法。

政院版最快月底前送立院

先前藍白提案修財劃法,財政部遲未提出版本,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說,政院預計最快十一月底前將草案送交立院審議;政院版草案秉持兩大原則,分別是釋出規模增加、規模只增不減,政府釋出的總規模,也就是統籌分配稅款加一般性、計畫型補助款,一定會比一一四年的財劃法版本增加。

 
TOP
專題
財劃法再修 卓揆:掏空中央 總預算無法依此調整
記者李人岳、賴昭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法院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行政院長卓榮泰批評在野黨再次修惡財劃法,卓揆指出,一一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已送入立法院審查,包括中央、地方的總預算都在審議程序中,修正案卻要求適用明年度總預算,嚴重影響施政穩定性,中央政府總預算無法依此調整,實務上窒礙難行。

卓揆表示,明年度統籌稅款,中央已大幅釋出四一六五億元給地方,修正案要求維持補助規模,以今年補助總額五四五五億計算,中央必須再舉債二六四六億元,將超過公債法舉債上限,破壞財政紀律。

卓揆說,明年度預計推動多項福國利民政策,都會因為財劃法修正案掏空中央政府,難以執行。同時,包括丹娜絲風災、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以及台中非洲豬瘟防疫,都是由中央第一時間協助並且負擔復原重建費用,財劃法再次削弱中央政府財政能力,等同削弱災害應變的能力。

卓榮泰批評,去年底立法院倉促修法,已鑄成法條公式錯誤、城鄉差距加大、錢權分配不合理等諸多問題,如今既有錯誤未解決,卻再次修惡,使中央施政面臨危機、再擴大城鄉不公。

他強調,行政院版本的財劃法已經研議到最後階段將送立法院審議,行政院版是能讓國民生活品質更提升、錢權分配更合理、城鄉分配更公平、地方自治更強化的版本,籲請立法院理性討論,懸崖勒馬。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表示,目前財劃法的垂直和水平分配都有很大問題,「有的多太多,有的分太少」,希望透過政院版導正過來;政院版草案沒有考慮到黨派,而是從財劃法調劑盈虛的精神來做公平合理的設計,也不會衝擊中央施政,創造雙贏。他表示,財劃法影響下一代,希望能長治久安、可長可久,能夠跨世代、跨黨派,大家可以好好談。

 
TOP
新聞眼/財劃法再修…朝野搶錢惡鬥 無限輪迴
本報記者唐筱恬聯合報

中央總預算遭在野黨大刪後,因而自行統刪地方補助款廿五%,讓各縣市急跳腳,如今藍白不等政院版財劃法,直接闖關修正版本「討錢」,除了把原先被剋扣的六三六億元全要回來外,也要求補助款只能給更多不能變少。朝野鬥法互相搶錢,財源究竟如何合理分配、均衡縣市?朝野若不討論,問題恐怕還是無解。

中央每年分配給地方統籌分配稅款約四五○○億元上下,藍營重返國會多數後與民眾黨攜手三讀通過新版「財劃法」,中央必須再釋出四千多億稅款分配給地方,等於約給地方八千多億,以改善財政長久以來「肥中央、瘦地方」現象。

政院以遭受新版財劃法衝擊為由,對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動手腳統,刪廿五%,讓各地方哀鴻遍野。地方補助款用於教育、社會福利上,計畫型補助款則涉及地方捷運等重大建設,中央如此無預警「乾坤大挪移」,政治算計凌駕分配正義,實在難叫在野黨或地方政府服氣。

先前藍白提案修改財劃法,在野黨頻頻要求政院提出財劃法版本理性討論,財政部堅持現有財劃法沒有問題,不提出政院版版本,連民進黨立委都有「異見」,如今政院已預計月底提出版本,財政部強調政院版財劃法釋出規模增加、規模只增不減。但在野黨已失去耐性,直接先闖關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相關規定,關於出包的離島公式條文也打算近期先過,確實也讓行政院措手不及。

閣揆卓榮泰昨要求在野黨「懸崖勒馬」,否則不排除提出憲政救濟,可見又想將財劃法陷入覆議、釋憲等無限輪迴。朝野不心平氣和坐下來好好商討財劃法水平、垂直分配公式,不只傷害國家財政,財劃法恐永遠成政治錢權的角力戰場。

 
TOP
財劃法再修 張麗善:只是恢復原來預算規定
記者陳雅玲、吳傑沐、王昭月、林媛聯合報

立法院昨天三讀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行政院長卓榮泰批在野黨再次修惡財劃法,將危害政府施政穩定性,行政院將尋求憲政救濟。雲林縣長張麗善反問卓揆「有完沒完?這樣下去人民才是真的苦」,她說,拿到權力的人都想把權力握在手上,應站在百姓立場思考才是人民之福。

張麗善說,原本財劃法已規定一般性補助款不得低於前一年,「是中央先不按牌理出牌,亂砍地方補助,如今修法只是恢復原來的法定預算規定。」

張麗善說,財劃法通過是為了給地方更多錢做建設,無論中央或地方都應站在人民的立場思考,將人民基本需求列為首要,讓地方政府在第一時間能夠快速解決問題,中央不該用政治手腕跟地方算計,要給地方充足的預算,做更多基礎建設,而不是要地方「看人臉色」,還要拜託很多人爭取經費。

苗栗縣長鍾東錦說,只要對地方好,他當然贊同,呼籲行政院應該尊重立法院,在暫時無法釋憲下,可以先施行看看,以後再評估是否政黨協商調整,「執政者要看制度的可長可久,而不是短期的黨政利益」,建議中央可保留一些籌碼,也不要過度剋扣地方。

高雄市政府指出,立法院倉促通過財劃法修正案,造成條文公式錯誤,依照新修正條文,統籌增加部分集中在雙北,對中南部縣市不公平,匆促修法,中央財源挹注國家發展支出相對減少,未來事權畫分如何解決?在未經討論之下,未必有利於國家整體發展。

新北市政府發言人李利貞說,財劃法再修法是行政院和立法院都有意推動的方向,行政院更應盡速提出自己的版本,與地方政府溝通並說服國會,九月行政院召集各縣市政府說明將提出院版後,至今仍無明確的進度,且不願向地方說明各項分配指標,若一再重複覆議甚至釋憲的過程,恐只會拖累經費編列和地方建設的進程。

桃園市政府表示,支持立院對財劃法再修改的方向,對地方權益才有所保障,新修法結果能有效推動地方發展,相信桃園各黨派議員都會支持。

 
TOP
要聞
設光電門檻加嚴 環團看法對立
記者楊惠琪、劉明岩、郭韋綺/連線聯合報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等修正草案,明訂水庫等大型水面光電需環評,屋頂型光電等則不需要。對此,環團看法出現對立,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直言,根本是場鬧劇,讓想自建小型光電的農漁民、社區「被判處死刑」;地方環團則認為,近年地面型光電開發爭議四起,一些區域禁建光電設施是有必要的。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畫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六大環團昨發出聯合聲明,批評修法矯枉過正,地質敏感區、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涵蓋的地理範圍過大,土地特性和利用型態複雜,不宜全面禁建。

許博任表示,室內漁電共生就是屋頂型光電,長期被質疑是假漁電、真光電,爭議多、影響大,但此次修法卻完全跳過,形同放任亂象。本次修法「完全是場失敗的修法、一場鬧劇」,無助於能源轉型。

許博任說,未來面積一百平方公尺以下小型自用光電免環評,但換算面積約卅坪,發電量僅廿、卅度,「這種規模頂多充充手機」。他強調,許多農漁民或社區希望建置小型自用光電,未來都會因門檻過嚴而被迫放棄,完全堵死社區型能源的可能。這次修法等於叫一般百姓都不要做了,卡住的都是庶民小百姓,財團光電業者影響不大。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斐悅也批評,修法擋了很多家戶型的發電,整個修法過程幾乎沒有公開的討論,只有朝野的攻防,相關民團、家戶與光電業者等利害關係人難以參與討論。

台灣森林城市協會、苗栗縣環境保護協會、監督施政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等環團則發起連署支持修法,強調近年地面型光電開發爭議四起, 顯見光電發展在法規上缺乏禁限建區域、環評條件過於寬鬆,導致選址不當,讓環境保育與光電發展雙輸。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光電建在水庫上恐排水有害水質飲用安全、設在潮間帶會危及海域生態,因此,一些區域禁建光電設施是有必要的。她認為,光電設施設置的面積愈小愈好,且避免使用農地及魚塭,如果非設不可,應以屋頂列為優先。

高雄市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說,國有造林地未來強制環評,可減少很多毀林種電亂象,不過水面型光電五公頃的標準仍太寬鬆,希望再縮小面積。山坡地只要坡面沒有植被,就容易有危險,水庫涉及飲用水安全,國家公園也有生態保育功能,盼政府全面禁設光電。

 
TOP
光電三法修正!山林設置大型光電 需環評
記者劉懿萱、楊惠琪、簡永祥/連線聯合報

為避免光電破壞環境疑慮,立法院昨日三讀通過修正「環境影響評估法」、「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部分條文,明訂定國家風景區、地質敏感區、野生動物棲息地、重要濕地、山坡地等案場,在設置太陽光電系統前應實施環評,屋頂型或面積一百平方公尺以下的光電不在此限。

環境部環保司長徐淑芷表示,修法通過後,光電業者勢必重新盤點地點,首先避開需要環評的區位;若無法完全避開,可能因此調整開發模式,例如擴大規模以符合成本效益;若規模過小但仍需環評,光電業者恐怕會因成本不符效益而放棄。不過,徐淑芷也強調「環評沒有那麼可怕」。

經濟部表示,對這次修法內容深表遺憾。修法未考量不同光電案場的實務差異,一致性要求進行環評程序,將造成合法光電廠商遭受重擊、偏遠或農漁村自用光電設置受影響、出口廠商取得綠電延宕、國家淨零時程被拖累等四輸局面。呼籲各界以理性、科學方式討論能源政策。

政府近年力推再生能源,衝刺光電板裝置容量,但近期風災導致大量光電板殘片散落農地,台南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板更引發用水疑慮,現行太陽能光電不需經環評即可設置,引發在野黨檢討。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修正環評法部分條文,明訂九種情況設光電設施都要先環評,包括國家風景區、經畫定的地質遺跡地質敏感區、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野生動物保護區或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重要濕地、台灣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計畫核定公告之自然保護區、農業區農業用地、政府核定補助或獎勵實施造林土地。

另外,三讀條文指出,山坡地設置或累積設置裝置容量一萬瓩以上,或面積達五公頃以上;水面型太陽光電系統若容量一萬瓩以上,或面積五公頃以上,或是裝置容量四萬瓩以上,或面積四十公頃以上就必須環評。

為防止山林、國家公園鋪設大量光電板,三讀通過的「發展觀光條例」、「地質法」部分條文明定,國家級風景特定區、地質遺跡敏感區、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不得設置地面型或水面型光電系統。

民進黨立委陳培瑜批評,光電三法修法荒謬,傷害台灣能源轉型與產業發展,草率將子法內容塞進母法,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全國光電審查陷入混亂。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等六大環團昨發出聲明稿,強調修法採取加嚴管制、擴大禁建範圍的修法,恐導致光電發展全面停滯。

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發表聲明,認為本次修法在多方意見未能充分納入的情況下通過,恐導致執行標準不一、行政量能過載,不利於環境保護與能源轉型,RE100企業未來將面臨「買不到綠電、買得更貴」的雙重衝擊。

 
TOP
光電環評修法 業者:台灣能源轉型大挫敗
記者簡永祥/台北報導聯合報

立院昨三讀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法」等修正草案,太陽光電產業七大公協會發表聲明,直指這是台灣能源轉型大挫敗,這項制度變動將波及百分之九十五的守法業者,RE100企業勢必面臨綠電稀缺、成本墊高壓力,可預期綠電價格會更貴,進而衝擊半導體、AI與出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也動搖外資對台灣投資環境的信心。

發出聲明的七大公會包括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太陽光電產業協會、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GESA綠能暨永續發展聯盟─太陽光電委員會、中華民國太陽光電暨儲能品質安全協會及中華民國商業總會能源產業推動委員會。

七大公會表示,修法後,大量案場恐被迫進入漫長程序,綠電新增量勢必放緩,企業買不到綠電,或被迫承擔高成本綠電,造成半導體、AI產業綠電需求難以滿足,出口製造業RE100承諾履行風險升高和外資對台灣能源穩定性的疑慮增加等後遺症。

七大公會表示,台灣多數光電業者皆依法合規推動綠能,卻因少數個案就被要求承擔全面性制度收緊的後果,不但懲罰守法者,也無助改善生態管理。更可能形成「良幣受害、劣幣淘汰」的現象。

一位太陽能業者負責人氣憤說「我們配合政策,難道錯了嗎?」太陽能產業成為政黨惡鬥祭品。

另外一位上市公司決策主管也認為此決議完全不顧台灣產能發展。他強調,能源與綠電,都是AI資料中心迫切需要,台灣要成為全球AI後盾,首要就需解決能源和綠電供給問題。再者,太陽能是最環保,最容易開發的能源,全世界都大力在採用開發,在台灣卻變成政黨鬥爭的籌碼。

 
TOP
焦點新聞
衛福部評估 另訂代理孕母專法
記者林琮恩/台北報導聯合報

國內曾研議開放代理孕母,現正研擬專章,最近兩名男同志赴海外尋求代孕事件引發熱議;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說,正彙集各國情況,完成意見蒐集後舉行專家會議,評估另訂「代理孕母」專法。

近期一對男同志赴墨西哥代孕喜獲「四胞胎」,但疑準備不足遭網友撻伐。另有一位男同志醫師也赴美代孕,並公開孕母「無碼」生產畫面,被批評不尊重女性,把子宮當商品。

代孕議題討論熱度升溫,但國內代孕禁令未解。衛福部去年一度將代理孕母納入「人工生殖法」修法範圍,因反對聲浪大,最終選擇脫鉤處理,人工生殖法草案今年一月送至行政院。

沈靜芬說,人工生殖法修法版本已送交行政院,行政院審議中,修法重點在「強化女性自主權」,放寬單身女性、女同志可接受人工生殖療程,支持女性希望懷孕、養育後代的心願,內容強化人工生殖個案狀態評估,並衡量是否符合子女最佳利益等。

因應各界需求,衛福部將評估另訂「代理孕母」專法。沈靜芬表示,正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並彙整各國實施情形、所遇困難等,待完成意見蒐集,才會舉行專家會議,取得社會共識後,才會形成政策。

她強調,已經聽到社會對代理孕母的需求,但代孕事涉生育利益、婦女權益,也恐衍生「買賣子宮」等疑慮,孩子誕生後,還要考量後續生養問題,為確保是否符合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推動代理孕母一事不可不慎。

近期尋求海外代孕的男同志引發社群討論,沈靜芬說,不評論民眾上網分享資訊,但強調應尊重代理孕母隱私,即使接受委託,應重視代理孕母本身人權,她身為兒科醫師,更希望兒童權益不被忽視,兒童最佳利益應是考量重點。

衛福部長石崇良說,代理孕母議題在國內仍有不同看法,衛福部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在立法推動上也會以尊重為前提持續溝通,至於是否另訂代孕專法,尚需討論凝聚共識,他仍持保留態度。

 
TOP
周末秋高氣爽 吳德榮:下周一冷空氣到低溫探1字頭 先溼後乾這時最冷
記者楊德宜/台北即時報導聯合報
今晨最低溫出現在苗栗公館的16.7度;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今天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專欄表示,今晨輻射冷卻加成,氣溫較昨晨降低,各地區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在17、18度。

周末東北季風減弱,吳德榮表示,今明兩天各地晴朗舒適、秋高氣爽,東北部偶有零星少量降雨的機率;白天舒適微熱、早晚涼。今天北部17至29度、中部18至32度、南部18至33度、東部18至30度。

吳德榮表示,下周一入秋以來最強冷空氣開始南下,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及東部轉有雨,氣溫逐漸下降。下周二、下周三東北季風迎風面水氣偏多,北部、東北部及東部有局部短暫雨,北台灣溼涼微冷,中南部白天舒適、早晚微冷。

至於冷到何時?他說,下周四、下周五迎風面水氣減少,天氣好轉,東北部有零星降雨的機率,各地白天氣溫回升、早晚微冷。

吳德榮表示,由於南下台灣的冷空氣模擬調慢又調弱,下周三、下周四的清晨苗栗以北將出現13度左右的平地最低氣溫,台北氣象站亦降至16度左右,雖未達大陸冷氣團標準,但氣溫比本周低了不少,仍應注意穿著調整。

※以上言論僅供學術討論之用,氣象預報應以中央氣象署為準。

 
TOP
政治新聞
川普第2任首次 宣布對台百億軍售
記者陳熙文、陳湘瑾、周佑政、李人聯合報

美國川普政府上台後,十三日首度宣布對台軍售,隸屬美國國防部的國防合作安全局指出,國務院已經通過三點三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二億元)的對台軍售案,國防合作安全局也已經通知美國國會。

國防合作安全局十三日發出新聞稿指出,我駐美代表處請求購買F-16戰機、C-130運輸機和台灣產製的經國號(IDF)戰機的非標準組件、備用和維修零件、消耗品及配件、維修等相關服務,以及美國政府和承包商的工程、技術和後勤等服務,估計總價為三點三億美元。

國防合作安全局表示,此軍售符合美國法律和政策,同時協助台灣持續現代化軍力,以維持可靠的防衛能力,有利於美國的國家、經濟和安全利益。

國防合作安全局表示,此軍售會改進台灣面對眼下和未來威脅的能力,維持F-16戰機、C-130運輸機和經國號(IDF)戰機的戰備狀態。

國防合作安全局指出,軍售也不會改變地區的基本軍事平衡;國防合作安全局也表示,這些裝備將從美國政府的庫存做轉移,不會對美國的戰備狀態有任何不利的影響。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昨表示,美國政府依據「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的堅定承諾,延續對台軍售常態化政策,進一步強化台美安全合作關係,並支持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與韌性。

郭雅慧說,本次軍售是本屆川普政府首度宣布對台軍售。我國明年度國防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達到GDP百分之三以上,並可望在二○三○年前達到GDP百分之五。我國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展現自我防衛決心,並以實力維護和平。

我國防部表示,美國政府進行知會國會程序,並公布於美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網站,可望於一個月後正式生效。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天就美台軍售回應,這是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並敦促美方停止縱容支持台獨勢力「以武謀獨」。

林劍表示,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違反國際法,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認為,這代表美國持續對台灣的支持並不因為川習會而改變。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認為,這是軍售流程中正常的後勤維護作業,不必賦予太強烈的政治訊號。

 
TOP
張善政表態爭取連任桃園市長 不在意綠營派誰
記者陳俊智/桃園報導聯合報

桃園南門市場日前大火,桃園市長張善政因第一時間未到場,網路再掀「桃園市長住新店」傳言。張善政昨正面回應,強調他上任後多數時間住在官邸,大火當下人也在官邸,未去現場是相信第一線消防專業能力,不想成為現場維安負擔,但「如果我該出現,就會出現」。

張善政昨備詢時也表態將爭取連任,他強調「能做到100分就做到100分」,綠營會派誰不是他在意的事。藍營議員詹江村力挺張,民進黨議員張曉昀也開玩笑說「市長你不要做太好,不然明年我們民進黨籍市長候選人就沒得表現」。綠營人選尚未定案,但多名政治人物如何志偉、王義川、黃世杰、彭啟明等都被點名。

開市一甲子的桃園南門市場大火,張善政未到場引發議論,網路上流傳「市長住新店」的傳聞。張善政昨在議會備詢表示,他知道網路流傳「桃園市長住新店」等訊息,他上任之後,多半住在桃園的官邸,除非隔天一早北部有重要會議行程,或受邀北上參加晚宴及慶祝活動,避免趕行程和體力負荷大,才會回新店休息。

「古代將軍帶兵衝陣奮勇殺敵,現代是在後方帷幄運籌。」張善政強調,南門市場大火當下人在官邸,由於非消防專業,去現場恐造成維安負擔,很多人以他擔任行政院長任內,第一時間赴台南震災會勘相比,當時他是行政院長身分去了解地方需要,這次火災他就是桃園市長,基於信任第一線消防專業,所以選擇不去。

2026桃園市長選戰民進黨人選尚未出爐,已有多人躍躍欲試。總統府祕書長何志偉有桃園信賴之友會支持,他曾說「有機會全力以赴」;立委王義川曾任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與地方有淵源,也被看好。法務部次長黃世杰、環境部長彭啟明也被點名。張善政表示,他自己該做的就是落實政見,其他的不在意。

 
TOP
社會新聞
冷眼集/司法未符合國人期待 誰替5條人命討公道?
本報記者曾健祐聯合報
一家五口深陷詐騙、恐嚇深淵,最後全家尋死以求解脫,連報警自救都不敢,更加凸顯詐騙猖獗,流淌多少人血與人命?但詐騙犯氣焰不減,恐是法律與司法判決難嚇阻,一再引發國人詬病「判太輕」之論,若連社會期待都達不到,遑論能替被害人討公道。

豐原王家以五條人命向社會警告詐騙已成吃人肉、啃人骨之惡害,王家人深陷龐氏騙局難以脫身,還遭李團長一再恐嚇、逼迫,生前留下「無止盡的壓榨、還債」文字,臨終前其絕望無助,旁人難以體會。

不只如此,王家陷入李團長自稱「有黑道背景」的謊言,除忌憚其威脅,除向議員求救,竟完全不敢報警,恐怕更是對國內詐騙橫行,司法難替人民討公道的失望。

國內詐欺案件中,實務上法院量刑多從最輕刑度起跳,而非以中間刑度為基準點,往往流於輕判,與國人期待不符;近年來檢察官對詐騙深惡痛絕,求刑時洋洋灑灑論述,盼懲治惡行以昭天理,但法院重判仍屬罕見。

桃園地院曾有起判決,國小畢業的女子利用親情信任,假借投資詐騙親哥五點四億元,法院依普通詐欺罪「判到滿」五年徒刑;法界直呼正義,因法官已窮盡該條文之刑度,但法界所謂之重,相對騙徒的得利,其犯罪後的代價根本不值一提。

豐原五口命案中,檢方窮究法條,以李團長涉入多罪嫌,以多罪論刑求處十五年徒刑,依法論法,求刑之重堪比殺人、傷害致死等行為,由此可見檢察官認為詐騙奪走五命之惡行,恐不亞於殺人。

立院去年七月三讀通過詐欺危害犯罪條例,以專法對付詐騙集團,該法針對電信、網路詐騙集團,及加重詐欺犯,最重可處十二年以下徒刑,國內幾經修法加重詐團刑責,已代表目前量刑過輕,詐騙集團行惡付出的成本,與低於受害者的財產與生命損失。

當詐騙之惡昭然若揭卻橫行無阻,政府一再重申打詐力道,司法若不能依法重判,法條刑度若無法符合國人期待,要滅掉詐騙囂張氣焰恐無淪空談,誰又能為這五條人命主持正義?

 
TOP
豐原5口遭詐命案 李嫌求刑15年 遭譏人命太廉價
記者曾健祐、黑中亮/台中報導聯合報

台中豐原王家五口陷入黃金投資詐騙,七月初全家集體走上絕路,五條人命震驚社會。檢方追查幕後主嫌「李團長」李姓女子,以龐氏騙局狠詐王家五口與另七名被害人共一五三六萬元,見王家想退出投資,竟以虛構合約逼迫強索五百萬元違約金釀悲劇。檢方昨依詐欺等罪嫌起訴李女,向法院具體求處十五年以上徒刑。

檢察官直言,面對詐騙,量刑不應過輕,否則恐「引惡養亂」難遏止。

全案昨移審法院後,台中地院裁定李女收押。牽線王家長女認識李團長的張姓美容師、四名當舖業者,涉犯詐欺、重利等罪嫌,檢方另案偵辦中。

王家女婿昨透過民代以簡訊表示:「只要她(李女)有得到應有的懲罰就好。」法界多認為檢方對嫌犯起訴求處重刑,但輿論認為,相較五條人命實在太廉價。

王家生前曾求助台中市議員謝志忠,謝昨表示,主嫌以「養套殺」的假投資真詐騙模式,加上高利貸跟暴力討債,希望司法重判,「最好關到死、不要出來危害社會」。

中檢指出,主嫌李女生意失敗欠下巨額債務,二○二四年六月透過張姓美容師牽線認識王家長女,向王女佯稱經營「網路團購」,要投資人先繳五十萬至一百萬元不等會費,加入後每月可獲本金一成利潤,且保證還本。

李女另以「變賣黃金賺取利潤」話術,要投資人刷卡買一兩約十萬元黃金,並將黃金交付給李女,就能獲取四千至一萬元利潤,李女承諾幫付刷卡費;據調查,投資人看似零成本還能獲利,實際上李女一再拖延繳卡費、支付利潤,還將黃金變賣還債。

檢方統計李女用雙重手法詐騙王家五口共七五二萬,連同另七名被害人,共詐得一五三六萬元;王家六月想退出,李以虛構的合約恫嚇其違約,並強索五三○萬元違約金,逼得王父將房子設定抵押借款,所得一七六萬元遭李全部拿走,直到七月二日,王家不堪精神壓力、催債逼迫全家走上絕路。

檢方訊時,李女否認詐欺,辯稱「都是他們主動來找我加入投資」,款項都有拿去經營網購、轉投資,還稱「我這樣的做法沒有錯」。多名被害人說,李女遊說稱不用成本就能等著分潤,但今年起李女一再拖延付利潤,擔心愈陷愈深才退出。

檢方發現,李女近二年幾無申報所得、無實際投資管道,任意挪用被害人資金,支付她應允其他前期投資人保證獲利的金額,根本就是「龐氏騙局」手段,因後金補不上前金才爆發。

檢方認為,李女手段惡劣、惡性重大,以恐嚇、施壓逼迫釀王家五口喪命,嚴重震撼社會,且她犯後否認,甚至試圖影響證人、妨礙偵查,依銀行法非法吸金、詐欺,恐嚇等罪嫌起訴她,求刑十五年以上徒刑。

檢察官揭露王家長女留下「我們笨、被騙」的文字,但認為本案肇因並非被害人的笨,而應歸咎李女之「惡」,李女以深情厚貌之態接近王家,卻用詐騙、恫嚇,終陷王家於絕路。

小檔案/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為非法金融詐騙,國內多稱為老鼠會,源自一九一九年美國的義大利移民查爾斯.龐氏所策畫的投資詐騙案,以高報酬投資商品吸引投資人,其實是吸收新投資人資金,用來支付前期加入投資人的報酬,一旦缺乏新的投資人和資金,或過多人加入,後金補不上前金,騙局就會敗露,投資人也血本無歸。(曾健祐)

 
TOP
經濟新聞
經濟學人:台央行壓低匯率 造成「台灣病」
編譯簡國帆/綜合報導聯合報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ks in Taiwan's boom)」的封面報導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台幣匯率,以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卻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或「福爾摩沙流感」(Formosan flu)。但報導也提到,央行的政策並非純屬魯莽無謀,而是根植於台灣外交處境孤立的脆弱感。

報導指出,央行藉由抑制台幣匯率,維持出口競爭力,卻也造成巨大的扭曲:經常帳順差膨脹、外匯存底增加,且房價飆漲,失衡程度都比其他相似經濟體都更嚴重。這種情況雖不一定致命,但若不治療,無疑不會改善。

「經濟學人」認為,隨著全球對台灣晶片的熱絡需求,將持續推升台灣的貿易順差,加重台幣升值壓力,並提高壽險業者資產與債務錯配的風險,還可能加深美國談判團隊的不滿,台灣抑制匯率的政策過去可能有益,但隨時間過去,看起來愈來愈難維持。

報導指出,「台灣病」最明顯症狀是台幣匯率低迷,因為根據大麥克指數,台灣一個大麥克漢堡價格比美國的便宜百分之五十六,經調整後的台幣匯率被低估了百分之五十五,程度為該雜誌追蹤的五十三種貨幣最高。至於台灣病的另一個症狀是日增的龐大經常帳順差。

「經濟學人」指稱,台灣央行實際上是以犧牲一般民眾的生活水準,換取出口競爭力,且央行為維持匯率低迷印製的台幣,導致現金充斥,推升房價,進一步削弱民眾的購買力。央行已透過定存單從金融體系抽出部分資金,卻只能局部產生影響。而決策當局、甚至選民可能會認為,為了維護出口導向的成長,值得付出這些成本,但經常帳順差膨脹所造成的失衡,也會引發金融風險。

報導指出,央行最近已找到一種更微妙方式,引導資產投資海外:透過壽險業。保險業者將家庭儲蓄投入外國資產,而央行透過干預匯市,為保險業降風險,鼓動這股海外投資熱。

但報導也提到,台灣央行的政策是根植於台灣的脆弱感:台灣外交處境孤立,也不是國際貨幣基金(IMF)成員,陷入匯率危機時沒明顯求助管道,同時台海開戰將造成硬通貨短缺,保持匯率弱勢與累積外匯存底,有助抵禦第一種風險。而民間也以強大力量主張捍衛現狀,出口商自然會強力遊說反對貨幣升值。

此外,央行上繳盈餘國庫,已成為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二○二三年占了政府總收入的百分之六,高於富裕國家的百分之○點四平均值,有時貢獻占比甚至會達到百分之十五。

 
TOP
經濟學人評台灣暗藏「台灣病」 央行五點聲明:比喻很不恰當
記者任珮云、洪安怡/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針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出刊「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指稱台灣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及金融風險累積等問題,中央銀行昨(14)日發布澄清稿逐點回應,並提出五大說明反駁報導內容。

央行理事強調,《經濟學人》將新台幣被低估類比為「荷蘭病」,稱之為「台灣病」,這個比喻也很不恰當。

央行理事昨日表示,「荷蘭病」是荷蘭因天然氣單一產出出口導致貨幣升值、擠壓其他產業。但台灣AI產業(如台積電(2330))不僅出口,還須從荷蘭、日本等大量進口設備與原料,貿易結構遠比天然氣出口複雜,依一般經濟學理論,台灣AI產業帶動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擴大,理應推升新台幣升值。但外資持有大量台灣資產,如台積電市值約1兆美元,外資持股約72%(約7,200億美元),遠高於台灣外匯存底的6,000多億美元;若外資大量匯出,將導致新台幣重貶而非升值。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匯率確實影響經濟,但將台灣目前經濟結構性問題「全都歸因於匯率」過於片面,真正核心應是產業失衡與所得差距擴大。

央行則表示,匯率變動牽涉因素多元,匯價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已經成為新台幣升貶關鍵因素。

央行指出,《經濟學人》過去已坦承「大麥克指數」存在侷限,不適用於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早在2003年,該刊即承認指數有缺陷,2006年更直指其被全球「廣泛引用甚至濫用」。央行強調,僅以單一商品來推論匯率本屬不恰當,其他商品指數也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以2016年野村控股提出的「iPhone指數」為例,美國當時反而被評為最遭低估的貨幣;若以最新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對美元甚至顯示「高估17.1%」,與《經濟學人》大麥克指數顯示的台幣「低估55%」完全相反,凸顯此類單一商品指標並無一致性,也不具科學性。

央行說明,當前外匯市場供需以金融交易為主。2024年台灣外資與本國資金進出規模為商品貿易金額的19.3倍,使以一籃商品與服務計算的購買力平價(PPP)難以有效反映均衡匯率,更遑論僅用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高低,因此不應以大麥克指數推論台幣匯價合理水準。

對於報導指出的匯率低估衍生負面效應,央行嚴正澄清,既無法以大麥克指數推論合理匯率,其結論亦不成立。

 
TOP
台美貿易協議 美官員:已有很多進展
記者陳熙文、李人岳、劉懿萱/連線聯合報
一位美國高官十三日在背景簡報時說,美國持續與貿易夥伴談判,已與台灣取得許多進展,且美國今年底前有望達成更多貿易協議。

該官員十三日被問到美國接下來可能達成的貿易協議時答道,美國和越南、印尼已發布聯合聲明,近期和印度也有許多正面進展。除了台灣,該官員表示,美國與很多國家都有正面進展,可能在年底前達成更多貿易協議,但最終仍由美國總統川普定奪。

對此,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黃國昌質疑,賴政府宣稱的暫時性關稅已過三個月,但台灣為此付出多少代價?關稅能降多少?談到什麼結果?國人全不知道。

黃國昌說,負責任的政府應想辦法將高科技命脈留在台灣,而非將之往外推、掏空台灣。

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日前也質疑,美國並未承諾在台海衝突時出兵協防,我政府應拒絕美國需索。他十四日再質疑,川普規定對美「投資」的項目由他指定,且美國不必出錢;「投資」獲利則對半分,還本後獲利改成美國分九成、出資方只分一成,還規定「投資」金額在他第二任內要全數到位,「這是哪門子投資?」

 
TOP
兩岸新聞
習近平會見泰王 拓展新興領域合作
特派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會見來訪的泰國國王瓦吉拉隆功,他表示願和泰方加強戰略對接,穩步推進中泰鐵路等大項目合作,擴大進口泰國優質農產品,拓展人工智慧、數位經濟、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合作,讓兩國人民從中泰合作獲得更多實利。

中國大陸是泰國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最大投資、旅客來源地,適逢中泰建交五十周年,瓦吉拉隆功創下中共建政後泰王首次訪陸的紀錄,這也是他首個出訪的重要國家,習近平為泰王與王后舉行歡迎儀式並共同檢閱儀仗隊。

接著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瓦吉拉隆功、泰國總理阿努廷,多名內閣成員等人舉行會見。習近平說,瓦吉拉隆功此訪充分體現對中泰關係的高度重視和「中泰一家親」的深厚情誼,願和瓦吉拉隆功引領中泰命運共同體建設在下一個五十年取得更大進展。

習近平表示,中方願和泰方加強戰略對接,穩步推進中泰鐵路等大項目合作,擴大進口泰國優質農產品,拓展人工智慧、數位經濟、航空航天等新興領域合作,讓兩國人民從中泰合作中獲得更多實利。

習近平說,要推動兩國文化交融,促進人文交流,讓兩國民眾越走越親。中方願積極支持泰國王室公益項目,加強減貧經驗交流,助力泰國改善民生。

據中方發布,瓦吉拉隆功表示,泰中合作是兄弟間的合作。泰方願積極學習借鑒中國發展經驗,擴大各領域對華合作,增進人文交流,讓泰中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瓦吉拉隆功昨天也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李強說,願和泰方保持高層交往,深化互利合作,繼續擴大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規模。

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二○一四年啟動以來,一直幾經波折,去年五月,中泰鐵路合作聯合委員會會議召開,今年二月,泰國內閣批准中泰鐵路合作項目二期工程,計畫一、二期項目分別於二○二八年、二○三一年竣工,屆時將形成從大陸雲南昆明經寮國永珍、泰國曼谷,再直達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黃金大通道」。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昨也刊出泰國副總理波汶薩專訪內容,他說,大陸十五五規劃建議,與「泰國四點零」戰略高度契合,期待與中方在可再生能源、數位基礎設施、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深化合作。

 
TOP
張榮恭會宋濤…傳陸委會出手反制 李驍東來台許可恐遭撤
記者謝守真、屈彥辰、陳洛薇、廖士聯合報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與其團隊甫就任,張榮恭昨以國民黨副主席身分前往大陸,與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宋濤會談。張榮恭表示,兩岸和平發展的前提是堅守九二共識,兩岸關係主角是兩岸人民,國民黨將持續推動兩岸和平與交流。

張榮恭大陸行昨天會見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意外衍生風波,昨晚國民黨中央、台北市政府接獲消息,傳出陸委會展開反制行動,擬不核准上海市台辦副主任李驍東來台申請,預定十二月舉辦的雙城論壇再生變數,北市府昨晚獲知消息後內部應變會議討論因應對策,國民黨中央也緊急危機處理。

北市府官員昨晚證實已聽到風聲,但目前尚未收到陸委會的正式書面通知,如果為真,勢必影響雙城論壇,「又要頭痛了!」

北市府官員表示,李驍東的來台申請,陸委會尚未核准,昨晚傳出陸委會可能不放行,北市府也只能等收到通知,再看如何因應。

陸委會表示,對雙城論壇都是站在協助的角度,台北市長蔣萬安要帶隊去上海,目前看來不會有什麼問題。至於李驍東的來台申請是否核准,陸委會並未直接回應。

在辜汪會談地點會面 宋濤:汲取歷史智慧

張榮恭與宋濤昨天傍晚五點半許在上海和平飯店會面,僅開放約十分鐘給在場媒體拍攝,地點經過「精心安排」。和平飯店曾是一九九八年第二次辜汪會談舉行地點,當時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率團訪問大陸,與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會談。

宋濤致詞時祝賀張榮恭就任,並指和平飯店是兩岸關係歷程的見證者,希望此次會面能汲取歷史智慧,共同處理當前台海形勢。他提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十月致電祝賀鄭麗文當選主席,肯定國共兩黨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效。他強調,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台海就能和平穩定,大陸願與國民黨相向而行。

張榮恭在致詞時說,此行是他就任黨務新職之後首次到大陸。他表示,鄭麗文在回覆給習近平的電文中明確地說,一九九二年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達堅守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是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兩岸雖存在政治分歧,但應「求同存異、擱置爭議」,正因如此,才有一九九三年的辜汪新加坡會談,以及一九九八年十月在和平飯店的上海會談。他強調,歷史證明,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

張榮恭強調,在兩岸協商與聯繫機制建立的卅二年來,台灣經歷過幾次政黨輪替,但歷史證明,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反之則否。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不論是先來還是後到都是台灣人。「在台灣每個人都姓中國姓,都講中國話,都過中國節日,都敬中國神明,所以道道地地的台灣人,也應該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兩岸共同的政治互信和民族認同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應該是有希望的。

張榮恭稱,我們追求的是台海和平穩定,近年台海局勢發生變化引起國際人士關注,但要強調兩岸關係主角是兩岸人民,站在民族認同的基礎上,如兩岸人民能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那就不勞國際人士關切,反而會獲得全球的肯定。因此國民黨在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後,將更加堅定原有的兩岸政治基礎,持續推動兩岸和平與交流。

 
TOP
國際新聞
美韓敲定貿易協議!南韓關稅降至15% 半導體關稅條件不輸台灣
編譯簡國帆、茅毅/綜合報導聯合報

美國與南韓已確定敲定雙邊貿易協議並發布細節,美國調降南韓輸美產品關稅至百分之十五,並適用對南韓輸美汽車與汽車零組件、木材等產業關稅。南韓表示,美國已同意在其一九六二年「貿易擴張法」二三二條款下,對南韓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課徵的關稅條件不輸台灣。

自十月廿九日南韓慶州的美韓峰會後,歷時十六天,白宮及南韓總統室終於同步公布美韓關稅及國安的磋商成果文件「聯合情況說明書」。

在攸關二戰後已結盟達七十二年的美韓同盟安全部分,南韓承諾在二○三○年前採購二五○億美元的美製軍備,並盡快將其國防支出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占比調高至百分之三點五;南韓還將提供三三○億美元,作為「全面支持」駐韓美軍的經費,但該說明書並未載明這筆錢的細目;南韓並確認美國同意其建造核動力潛艦,並獲得美方將給予韓方包含「核保護傘」的「延伸嚇阻」再保證,並同意南韓能處理「用過核燃料」(乏燃料)。

南韓總統李在明十四日上午在記者會中提到,該文件詳列南韓以對美的三五○○億美元投資承諾,交換美國調降南韓輸美產品關稅,從百分之廿五降至百分之十五。

美國接下來將對南韓產品課徵百分之十五關稅,對南韓汽車及其零組件、原木、木材與木製品課徵的產業關稅也降至百分之十五。針對適用美韓自貿協定(KORUS)或最惠國待遇的關稅,等於或高於百分之十五的南韓產品,不另加徵產業關稅,適用KORUS或最惠國待遇關稅低於百分之十五的南韓產品,在加徵產業關稅後總和將為百分之十五。

美國也承諾,對南韓輸美藥品課徵的關稅不會高於百分之十五;對南韓輸美半導體課徵的關稅,也不會比未來美國和其他國家協議的條件還差,但前提是美方認定,這些國家的半導體貿易規模大於或等於南韓。

在上述的三五○○億美元投資承諾中,一如此前已知,一五○○億美元將投資美國造船業;兩千億美元將投入美韓戰略投資諒解備忘錄(MOU)中的領域,即造船、核能等能源、關鍵礦物、人工智慧(AI)、半導體、量子運算及醫藥品。該MOU已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特與南韓產業通商部長金正官在線上簽署。

另外,白宮十三日宣布與阿根廷、瓜地馬拉、厄瓜多及薩爾瓦多達成貿易協議,成為川普在回任後發動貿易戰以來,最新達成的協議。一位美國高官同日對法新社說,預期將對物價有些正面效應,像咖啡、可可和香蕉等商品有望受惠。

 
TOP
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延燒…陸日互召見大使 表達強烈抗議
記者陳政錄、記者潘維庭、陳湘瑾、聯合報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是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論述,引發中日關係緊張。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前晚召見日本駐陸大使金杉憲治表達強烈抗議。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船越健裕十四日也召見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表達強烈抗議,要求中方予以適當因應。

據大陸外交部網站,孫衛東召見金杉憲治時表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辯時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暗示可能武力介入台海問題,「性質影響極其惡劣。在中方多次嚴正交涉後,日方仍不思悔改,拒不撤回錯誤言論。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這是大陸連日來對高市早苗的第三次強烈抗議。

孫衛東指,高市的涉台言論極其錯誤、極為危險,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他並以五個「嚴重」形容: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破壞戰後國際秩序,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和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精神,嚴重破壞中日關係政治基礎,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昨天在記者會中說,已向中方說明高市的答辯要點與日方立場,並提出反駁,日本期待台灣相關問題能透過對話和平解決,這是日本政府一貫的立場,日本政府對台的立場是基於一九七二年中日聯合聲明,這點並未改變,他也說,薛劍暗指高市的「斬首論」發文極為不妥,已為此再次向中方強烈抗議,並要求中方適當因應。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十三日上東京放送電視台廣播節目時,談到高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發言時建議,日本歷屆政府在台灣問題上,均避免判定一旦發生某種情況,日本政府就將這麼做。

大陸外交部昨晚表示,近日日本領導人公然發表涉台露骨挑釁言論,嚴重惡化中日人員交流氛圍,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TOP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