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8天!陸再發布11/26至12/3「黃海南部射擊試驗」公告


讓我們跟著【高雄畫刊】一起閱讀高雄、遊賞風光、聆聽達人說故事,探尋這城市更多的美好!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26 第6042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小語 為期8天!陸再發布11/26至12/3「黃海南部射擊試驗」公告
全球逾千客商 梅州共話產業振興
推進低碳理念 兩岸茶企福安簽約
上海港吞吐量 趨勢向好
平陸運河青年樞紐 迎巨無霸閘門
陸十五五規畫發豪語 要派衛星尋找「地球2.0」
春哥侃陸/3億人一去不回?返鄉潮提前到爆隱形危機
陸救援神舟20號 緊急發射神舟22號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編輯小語
為期8天!陸再發布11/26至12/3「黃海南部射擊試驗」公告
大陸中心/即時報導/聯合報
中日關係緊張持續之際,中共近期於黃海展開各種軍事演練。據中國海事局網站消息,連雲港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11月26日至12月3日每日8時至18時,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射擊試驗,禁止駛入。

據極目新聞,11月26日至12月3日每日8時至18時,在34-52.69N 119-20.31E、34-51.86N 119-23.82E、34-48.53N 119-23.55E、34-45.95N 119-19.73E、34-49.98N 119-18.95E諸點連線範圍內進行射擊試驗。禁止駛入。

先前威海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11月26日4時至8時,黃海部分海域執行軍事任務,禁止駛入;17日深夜,連雲港海事局發布航行警告,指11月18日至25日一連8天在黃海南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

另外,11月23日、11月12日,分別由大連海事局與鹽城海事局也發布航行警告。前者地點於渤海海峽黃海北部,自11月23日16時至12月7日16時;後者時間為11月17日至19日,每日0時到24時,黃海中部部分海域進行實彈射擊,禁止駛入。

 
全球逾千客商 梅州共話產業振興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聚全球客商助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世界客商大會24日在廣東省梅州市舉行,來自全球各地的著名僑領、知名客商、客籍兩院院士、客籍大學校長等共計1200餘人參加。

新華社報導,大會現場舉行了廣東省客屬地區(韶關、河源、惠州、清遠、梅州)招商推介活動和廣東省客屬地區重大項目動工、投產儀式。據統計,大會集中展示了廣東客屬地區100個重大動工、投產項目。

本屆大會還舉辦了全球客商與人力資源產業融合發展交流會、「柚」見梅州—百家旅行社梅州旅遊推介會等活動,進一步加強海內外客商及商會之間聯繫、交流與合作,全面介紹梅州「蘇區+灣區」政策和營商環境,為梅州蘇區加快振興、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澳門梅州商會會長梁鋼表示,澳門有約10萬的客家鄉親,其所在的商會經常舉辦活動,邀請澳門企業家來到梅州考察,希望未來將更多梅州的產品通過澳門跨境出海到葡語系國家,也希望澳門產品通過多種渠道進入梅州,推動梅州高質量發展。

 
推進低碳理念 兩岸茶企福安簽約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2025年兩岸(福安)紅茶交流活動25日在福建省寧德福安市舉行,兩岸茶人共敘茶緣,共拓茶業市場。

中新社報導,福安市有「中國紅茶之都」美譽,種茶、製茶、產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隋朝,是久負盛名的「閩紅三大工夫」之首、「坦洋工夫」的發祥地。

活動中,8家台企、協會分別與福安當地企業、協會等簽約。作為簽約企業之一,華文道創(寧德)設計有限公司將攜手台灣永續價值共創協會共同推進農業碳匯標準研究、碳匯茶園輔導、茶品牌推廣、碳匯茶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等。上述公司董事長、台胞林亦奇表示,此次希望將低碳、永續等理念融入產業發展,兩岸攜手共創更清醇茶香。

近年來福安與台灣茶事合作交流頻繁,推出「東方美人」、「兩岸紅」等系列產品獲市場好評。台灣茶葉學會理事長陳右人認為,通過兩岸的交流,可以喚起產、學、研等各界的重視。

 
上海港吞吐量 趨勢向好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上海港和洋山港統計,今年前十個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超460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6.5%。其中,洋山港集裝箱吞吐量達2384.2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9%,海運「新三樣」貨物(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量不斷攀升。   

中新社報導,去年上海港成為全球首個年吞吐量超5000萬標準箱的世界大港。對此,有業內人士曾擔心,該港年吞吐量已達高位,後續增長壓力較大。但當前數據顯示,上海港每月集裝箱吞吐量和貨物吞吐量無大幅波動,總體保持增長趨勢。

上海社科院應用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湯蘊懿表示,各項數據向好增長體現了上海港綜合實力增強。除了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等硬件設備持續發力,吸引更多物流流量,一批「航運軟件」創新也為港口功能升級注入動力。

今年9月底上海試點運行了全國海事首個基於區塊鏈底座技術的海運「新三樣」危險貨物申報自動化審批系統,藉助區塊鏈不可篡改、數據透明可追溯等技術特點,為海運危險貨物運輸監管及便利化通關提供新可能。

 
平陸運河青年樞紐 迎巨無霸閘門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在四川省德陽市,一輛載著長達35公尺、單扇重近千噸的「巨無霸」船閘檢修閘門的超長貨車,緩緩駛出東方水利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水利)基地,駛往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青年樞紐的工地。

平陸運河是大陸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起於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過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里,可通航5000噸級船舶。

專案於2022年8月開工建設,計畫明年底主體建成。此次發運的是平陸運河青年樞紐船閘上下閘首檢修閘門各1扇,均為結構龐大的「巨無霸」級裝備。

其中,上閘首檢修閘門由5節疊梁門組成,孔口寬34公尺、高10公尺,設計水頭8.70公尺,整扇門體重達396.72噸;下閘首檢修閘門由13節疊梁門構成,孔口寬34公尺、高22公尺,設計水頭20.77公尺,總重量高達974.39噸。千噸級的體量與複雜的結構設計,使其成為大陸水利航運領域的標誌性裝備。

去年8月,東方水利承擔起該閘門的研製重任,組建專項攻堅團隊,創新研發移動式步進加工機器人等專用設備,率先應用重型裝備數位化3D裝配技術,以科技賦能破解超大型構件製造難題,展現了「德陽智造」的實力。

 
陸十五五規畫發豪語 要派衛星尋找「地球2.0」
記者陳湘瑾/綜合報導/聯合報
大陸積極探索太空,央視報導,大陸「十五五」期間(二○二六至二○三○年)太空探源科學衛星計畫,擬發射四顆衛星,任務分別為探測宇宙黑暗時代與黎明的「鴻蒙計畫」、首次直接成像探測太陽極區的「夸父二號」、探尋「地球二點○」的系外地球巡天任務,及探測宇宙極端條件下物理新規律的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空間(太空)天文台。

央視指出,透過這些空間科學(太空科學)衛星任務,大陸將在更多方向上實現跨越,持續產出更多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成果,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實現太空科學、太空技術、太空應用全面發展。

鴻蒙計畫是由十顆衛星組成的低頻射電望遠鏡陣列,將會集體飛往月球背面,此處能屏蔽所有地球和太陽噪音,能捕捉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信號。以此揭開宇宙大爆炸後,第一顆恆星出現前,持續幾億年的混沌時光。

夸父二號將在國際上首次繞行到太陽的極區上空,解讀太陽磁場活動。以此更早預知太陽風暴的來襲,更懂人類生存的地球與太陽的關係。

系外地球巡天衛星將巡視星河,專門尋找和地球差不多大小、處在宜居帶的「地球二點○」。

新京報報導,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表示,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上的智慧生命,是否還有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有待探索。而在太陽系外,科學家也希望能夠找到像地球這樣的行星。國際上已有各種系外行星(指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探測任務,其中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是目前發現系外行星最多的任務,已發現超過六千顆系外行星。

王赤說,目前發現的系外行星大多是幾倍地球大小的「超級地球」,比較容易發現,國際上尚未發現既在宜居帶,又是地球大小的岩質行星。未來五年大陸的系外地球巡天任務將去找「地球二點○」。

至於飛行在地球大氣層外的空間天文台(eXTP),用來觀測宇宙中的禁區,如黑洞的視界邊緣、中子星的熾熱表面等。

 
春哥侃陸/3億人一去不回?返鄉潮提前到爆隱形危機
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報數位版
 
陸救援神舟20號 緊急發射神舟22號
特派記者陳政錄/北京報導/聯合報

為善後神舟廿號太空船窗戶裂紋問題,大陸昨進行載人航天首次緊急發射任務,神舟廿二號飛船(太空船)以無人狀態升空,成功與長征火箭分離並進入預定軌道。接著神舟廿二號將與空間站(太空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為大陸太空人送上航空食品、藥品、果蔬、所需備品,以及針對神舟廿號舷窗裂紋的處置裝置。

新華社報導,昨日午間十二時十一分,大陸成功發射神舟廿二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首次緊急發射任務成功。

神舟廿二號飛船為無人狀態,裝載航空食品、藥品、新鮮果蔬、針對神舟廿號飛船舷窗裂紋的處置裝置等,後續將作為神舟廿一號大陸太空人乘組的返回飛船。

本月五日,神舟廿號載人飛船因疑似遭太空微小碎片撞擊推遲返回,在舷窗裂紋下,使得原定返回的神舟廿號三名太空人先「借用」神舟廿一號返回艙返回地球,這是大陸首次太空人乘組「換船」返航,時間也推遲了九天,至本月十四日才在大陸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也使神舟廿號乘組在軌駐留二○四天創下新高。

針對此次緊急發射神舟廿二號飛船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劉烽說,這次火箭系統有三個不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不變,火箭基本技術狀態不變,火箭飛行總體方案不變,但為爭取時間,本次任務對發射場流程項目進行調整。

大陸從神舟十二號任務開始,載人飛船發射採「發一備一」模式。一旦出現突發狀況,備分的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可迅速從待命狀態轉入發射狀態,執行空間站應急救援任務。

此次神舟廿二號發射,是大陸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卅八次發射任務,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一○次飛行,也是首次緊急發射任務。

 
多工的AI Agent 幫助製造業邁向數位轉型全新境界
AI Agent(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是一種能夠自主理解任務、規劃執行步驟、調用外部工具與模型,並根據上下文持續調整行為的智能代理。其本質是「任務導向」+「工具驅動」的智能體系,不僅能回應查詢,還能「主動完成任務」。

活跳數百年的庶民美食 體驗腎上腺素飆升的虱目魚上岸
秋天是虱目魚上岸的季節。這個已經在台灣活跳了300多年的國民魚種,雖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每天都有魚池會捕撈,但因為它怕冷,如果冬季寒流太強,仍免不了意外涷斃或成長緩慢耗費飼料,因此多數漁民都選擇深秋之前就請虱目魚上岸,而看虱目魚上岸,是種腎上腺素會跟著飆升的體驗。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