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電信 擬剔除華為中興設備


【udn保險週報】透過新聞與保險個案,瞭解人生存在風險,與面對風險下,個人如何從保險中得到適切保障。 網路時代,部落格是最佳發聲的平台。從【部落格名嘴】電子報非大眾媒體的角度,看個人媒體如何發揮影響力!
★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11/12 第621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兩岸新聞 歐盟電信 擬剔除華為中興設備
追劇追不停…大陸微短劇用戶日均觀看2小時 超過長影音
陸抗議「台灣有事論」 日官房長官:對台立場沒變
日學者:高市對台說法僅個人信念 美方態度才曖昧
何立峰:大國博弈是生產力競爭
西班牙國王首訪陸 12日會習近平
紫禁城最豪華花園 乾隆花園開放前兩進院
羅江詩歌節 AI詩畫詠千年詩脈

兩岸新聞
歐盟電信 擬剔除華為中興設備
記者廖士鋒/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傳歐盟執委會打算強制要求歐盟成員國,逐步在電信網路中剔除華為和中興通訊設備,大陸外交部昨日回應表示,這嚴重違反了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規則,敦促歐盟為大陸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避免損害企業赴歐投資的信心。

彭博昨引述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執委會擬強制成員在其行動網路設備中,逐步移除華為與中興通訊產品。消息人士稱,歐盟執委會副主席維爾庫南希望能將二○二○年關於停止在行動網路使用高風險供應商的建議,轉化成具法律約束力的要求,維爾庫南將提案要求歐盟成員遵循執委會所擬的安全指導方針。

二○二○年初歐盟曾發布5G資訊安全工具箱指令,要求將華為等設備供應商排除在歐盟地區5G網路建設的供應鏈之外。二○二三年六月歐盟執委會也曾表示,華為和中興對歐盟安全構成風險。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回應稱,大陸企業長期在歐洲依法合規經營,為歐方的民眾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也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作出積極貢獻。在沒有法律依據和事實證據的情況下,以行政手段強行限制甚至禁止企業參與市場,嚴重違反市場原則和公平競爭規則。

林劍並指,事實證明,個別國家強行移除大陸電信企業的優質安全的設備,不僅遲滯了自身技術發展的進程,還造成了巨額的經濟損失,將經貿問題泛安全化、政治化將阻礙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損人不利己。敦促歐盟為大陸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避免損害企業赴歐投資的信心。

今年初,俄通社曾援引Euractiv門戶網站掌握的一分歐洲議會文件報導稱,至少十四個歐盟國家不想在5G網路方面減少對華為和中興設備的依賴。丹麥諮詢公司Strand Consult資料顯示,十七個歐盟國家未完全遵守歐盟執委會建議,包含德國、愛爾蘭、義大利、荷蘭、芬蘭和法國等六國採取部分遵守降低網路安全風險的措施。

   
追劇追不停…大陸微短劇用戶日均觀看2小時 超過長影音
上海11日電/中央社
中國網絡視聽協會今天發布白皮書顯示,今年1至8月,微短劇App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間已達到120.5分鐘,超過了看長影音的時間。

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官網,「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5)」11日在杭州微短劇大會上發布,提到上述內容。

分析指出,中國微短劇的發展和多地政府的扶持政策有關,包括資金激勵、資源整合、人才培育、技術賦能等方式。2025年1至8月,愛奇藝、騰訊視頻等綜合性影音平台已上線325部橫屏(橫式螢幕)微短劇,年增24.52%。而在短影音平台和微短劇應用程式上,預計今年全年獨立完整製作並上線的直式短劇數量則為約4萬部。

2025年1-8月,微短劇App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到120.5分鐘,較1月增幅達25.9%。調研中,近8成受訪用戶表示,觀看微短劇的頻率較去年有進一步提升。

財新網報導,這一時長數據已超越去年年底長影音應用軟體的人均使用時長110分鐘。中國網絡視聽協會副秘書長周結說,每個用戶每天看超過2個小時的微短劇,這意味著微短劇不再只是打發時間的「零食」,而是正成為越來越多用戶日常娛樂的主流選擇。

目前,中國微短劇用戶整體規模為6.96億人,與微短劇相關的企業已突破10萬家。

報導說,在已經形成產業集群的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浙江橫店等地,微短劇像是流水線上的產品,夜以繼日地量產。

在西安,有的短劇可以在5天內拍完60集,然後一天剪完、次日上線。據西安市政府測算,當地200多家短劇公司每年產出全國40%至60%的劇目;鄭州市政府則披露,該市今年前3季上線3860部微短劇,逾800家微短劇製作企業和近4萬名從業者,支撐著每月400部新劇的產能。

   
陸抗議「台灣有事論」 日官房長官:對台立場沒變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共同社報導,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木原稔十一日重申台海和平重要性,並表示日本對台灣立場沒有任何變化。

木原說,對於中國大陸所提出的抗議,已經向對方說明答詢的主旨,以及日本政府立場。木原表示,「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對於日本安全保障及國際社會安定都至關重要。期待以對話方式和平解決問題,是政府的一貫立場。」

木原提到十月日中領導人會談,日中確認推動「戰略互惠關係」。共同社報導,木原提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一九七二年「日中聯合聲明」,強調日本政府關於台灣的立場沒有變化。他表示:「將進一步在廣泛領域加強與中國溝通,通過雙方努力減少難題和懸案,增進理解與合作。」

此事源於七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立憲民主黨前外相岡田克也質詢高市早苗,「台灣有事」是否符合安全保障法制中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

高市當時答詢表示,「如果是動用戰艦,伴隨使用武力的情況,我認為有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她接著表示,「要看實際情況發生時的個別具體情況,由政府綜合考量所有資訊來判斷。如果出現武力攻擊,那麼被認定為存亡危機事態的可能性很高。」

高市十日在眾院接受質詢時再次表示,她七日針對「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亡危機事態」的相關發言是依照政府的既有見解,「沒有撤回或取消的打算」,但她今後將避免在答詢時針對假設的特定情況明確陳述,先前答詢內容也不會作為日本政府的統一見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十日聲稱,「日本領導人」發表「涉台錯誤言論」,「性質和影響極其惡劣」,中方強烈不滿、堅決反對,並敦促日方立即「停止挑釁越線」。

   
日學者:高市對台說法僅個人信念 美方態度才曖昧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報導/聯合報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佐橋亮十日表示,他認為日本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但美國川普政府對台政策透露出混合信號,日方對美國的對台立場感到困惑。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十日舉行線上座談會,以「台灣的狀況:川習會之後的下一步」為題,邀請學者專家討論、發表意見。

佐橋亮表示,日本多數政策制定者和顧問都不清楚川普的對台政策,也從美國收到混合的訊息,有部分人說台灣很重要,是美國重要盟友,也有人給出不同訊息,川普政府想怎麼處理台灣議題,讓日本非常困惑。

佐橋亮指出,日美關係很好,但對美國與其他盟友的狀態、美國對台政策,以及美中關係會如何變化感到憂心,尤其川普稱美中為「G2」,若美中形成兩國集團,雙方有可能達成「大交易」。

至於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提到「台灣有事」可能成為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並暗示在日本現行安保法制下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佐橋亮指出,這確實是新說法,且在政策上是很大轉變,高市後來雖然沒有收回,但也表明不會再提出這樣的說法。

佐橋亮說,他認為日本對台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高市的說法只是她多年來作為國會議員時所堅持的個人信念,但沒有獲得日本政府支持。

佐橋亮也點出,東京方面過去十年來在日台關係上都仰賴與民進黨互動,缺乏與國民黨建立關係;現在高市執政,內閣有很多知台派,但與民進黨聯繫居多。

日本政府應該找到新的平衡,否則日台之間未來可能無法建立可靠聯繫。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賴怡忠則說,與其專注在川習會以及美中領袖互動,台灣現在更注重提升與川普政府之間的關係。

   
何立峰:大國博弈是生產力競爭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昨日刊登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的署名文章,論述新質生產力。他表示,大國博弈說到底是生產力競爭,焦點是發展新質生產力,以贏得戰略主動,強調須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實施「人工智慧+」(AI+),全方位賦能千行百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何立峰提到,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十五五規畫建議,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重要部署。他說,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贏得大國博弈戰略主動的內在要求。要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打造自主可控、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他指出,必須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比重,實現更多「從零到一」顛覆性突破;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善新型舉國體制,採取超常規措施,全鏈條推動重點領域取得決定性突破;並要加快建設以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具體作為上,何立峰稱,建設強大國內市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雄厚基礎,要大力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引導資金更多投向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以及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加強財政、貨幣政策協同,促進形成更多由內需主導、消費拉動、內生增長的經濟發展模式。並稱,要全面把握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要求,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大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防止一哄而上、重複建設,堅決反對「內捲式」競爭。

   
西班牙國王首訪陸 12日會習近平
記者陳宥菘/綜合報導/聯合報

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十日開啟對中國大陸的國是訪問,預計今日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晤。這是西班牙國王十八年來首次訪陸,值此西班牙與美國關係緊張之際,深化與北京的政治與經貿聯繫用意明顯。

這是菲利佩六世登基以來首度訪陸,恰逢中西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建立廿周年。隨行包括西班牙王后雷蒂西亞、外交大臣阿爾瓦雷斯與經濟、貿易和企業大臣奎爾波及商界代表。

為期四天訪問,首站在四川成都出席中西經貿論壇後,十二日將在北京會見習近平、大陸總理李強等高層。雙方將簽署一系列政治與經濟協議。

環球網援引西媒指出,雙方將簽署協議涉及農產品與文化領域,如推動西班牙語教學、電影合拍、海洋科學合作,以及豬肉、橄欖油、魚粉等農產品。值得注意的是,後者是受美國關稅影響最巨產業。

路透指出,在歐洲其他國家因貿易失衡、中俄關係及關鍵礦產供應依賴等問題而謹慎之際,西班牙與大陸的關係正迅速升溫,儘管西班牙同樣面臨對中貿易失衡。據西班牙對外貿易局數據,西國去年從大陸進口貨物達四五□億歐元,而對大陸出口僅為七十五億歐元。

西班牙世界報指,此訪凸顯西國希望進一步深化兩國關係,調整貿易失衡。西豬肉出口商認為更緊密的西中關係有助於增加銷售。同時寧德時代、遠景和奇瑞等陸企正在西班牙投資電動車電池工廠和汽車生產線。

歐洲智庫布魯蓋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艾莉西亞分析,西班牙左翼政府加強與北京關係,是為對沖與美國關係惡化的戰術選擇。西班牙因未達北約軍費目標,曾被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制裁。

   
紫禁城最豪華花園 乾隆花園開放前兩進院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北京故宮博物院甯壽宮花園日前開放前兩進院。這座紫禁城裡最豪華的花園,更常被稱為乾隆花園,是乾隆為晚年生活構建的理想居所。花園面積雖小,卻獨具匠心。遊歷其間,能切身感受中國古典園林「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意境,領略18世紀中國建築、園林、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

從衍祺門進入乾隆花園,迎面是青黃兩色搭配的太湖石障景。假山不僅是景,還有功能,乾隆花園雖處重重殿宇間,但走入其間,卻有空靈豁達感,仿佛已脫離紅牆金瓦的包圍。原因就是布置得當的太湖石。

「太湖石造的山景,遮住了八、九米高的宮牆,營造出山林園囿的氛圍。」故宮博物院古建部負責人趙鵬說,「匠人在一進院營造出山潤景朗的和諧景致。但當觀眾透過二進院展廳窗戶,看三進院的假山時,會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匠人利用逼仄環境,營造出山的壓迫和巍峨感。這是非常高超的造園藝術。」

乾隆花園自南向北分四進院落,共27座風格各異的建築。新開放區域的建築,個性鮮明,包括典出蘭亭雅集的禊賞亭,聳立山頂的承露臺,寓意深遠的遂初堂等。

南技北引,內裝改外裝等「反常做法」在這座花園是常態。以古華軒為例,典型的北方宮廷建築,紅柱、高臺明,但卻有罕見的黑漆描金落地罩,添了一份江南書房雅韻。這種大漆工藝,多用在南方、室內。經科學手段分析,它至少經歷過7次修繕,以應對北京的氣候。

「天工匠心—甯壽宮花園的歷史與守護」主題展覽在花園二進院的遂初堂及東西配殿同步展出,揭秘已經進行了25年的花園修繕幕後。展覽按「倦勤隱趣:乾隆花園的設計與營建」「故苑新生:乾隆花園的保護與修復」兩個單元,分別通過動畫長卷、營建檔案等,呈現這座花園從構思到落成的歷史脈絡;借助實物和影片,揭秘修復花園所使用的技術、方法和鮮為人知的故事。

   
羅江詩歌節 AI詩畫詠千年詩脈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聯合報
近日,2025羅江詩歌節在四川德陽羅江區開幕。本屆詩歌節以「千年詩脈潤羅江,文旅融合譜新篇」為主題,旨在通過「文化解碼+科技賦能+文旅轉化」的創新模式,讓千年詩脈在當代文旅融合中綻放新的光彩。

開幕式上,主題宣傳片AI詩畫秀《羅江千年詩路》驚豔亮相,以虛實相融的視聽語言,展現羅江文脈的綿延不絕,並以更開放的姿態廣邀四海朋友。主旨演講環節,評論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等嘉賓,分別從不同維度闡釋羅江詩歌的文化基因與時代價值。龍敦仁、楊俊富、魯小月等3位本地農民詩人也登台朗誦,以詩句講述腳下土地的故事。情景劇《詩與人間煙火》則將《函海》《醒園錄》意象與川劇聲腔融為一體,串聯起文脈詩心與人間煙火。

德陽羅江是大陸著名詩歌之城,也是清代文學家、詩人、「川菜川劇之父」李調元的故鄉。今年已經是羅江詩歌節創辦二十周年,當地通過開展調元文化圓桌論壇、詩人采風、詩歌創作交流等系列活動,共同構建起「可參與、可體驗、可轉化」的開放式詩旅空間,吸引八方來客共赴這場詩意之約。

   
生物科技的AI機會:人工智慧正在改變生技產業生態
在生物製藥產業中,企業正積極透過策略夥伴關係來獲取AI能力。根據安永資訊長意見調查(CIO Sentiment Survey),高達90%的生命科學產業資訊長表示,他們是透過合作夥伴取得運用AI的能力,由科技企業組成的新興生態系統已在生物製藥領域逐漸成形。

「恕我拒絕」英文怎麼說?
你知道要怎麼用英文拒絕別人嗎?每種說法有不同「禮貌等級」一起來看看我們整理的「拒絕工具箱」,涵蓋了委婉延遲、強烈拒絕以及更多種情境下最適合的拒絕說法!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